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2022-01-01 03:48代艳丽解语华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界学者内涵

代艳丽,张 涵,解语华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2011年7月,《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这是“新型举国体制”这一词汇首次在规划文件中被正式使用。之后在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均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这一思想。由此,新型举国体制迅速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法学、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等领域学者围绕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要义、特征优势、实践应用及构建路径等众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新型举国体制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还有一些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未来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展望,以期能为进一步开展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举国体制与新型举国体制

新型举国体制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强盛的重大制度安排。[1]新型举国体制之于传统举国体制而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多数学者在对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中也回溯了举国体制的产生及应用。以黄瑶、王铭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举国体制”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被用于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2]谢富胜、潘忆眉指出“举国体制”最早被用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随后又拓展至科技攻关、紧急救灾、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3]而关于体育举国体制的产生时间,郝勤认为我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4]鲍明晓认为我国体育领域的“举国体制”于20世纪80年代洛杉矶奥运会之后,一些体育界的前辈在分析我国体育优势项目快速崛起的原因时被首次提出。[5]总体来说,学界在关于举国体制的产生时间及最初应用领域方面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是对传统举国体制的传承与发展,[6]二者相比具有诸多共同点。从其领导核心和具体实践上看,二者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党的强大组织力和动员力,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实施的;[7]从其体制优势来看,二者都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在短时间内高效、迅速地调动各方面的优势力量,聚焦于主要目标,系统性地攻坚克难、破解重大难题;从其核心目标来看,二者能够超越短期效益、局部利益的纷争,为国家长远利益和价值的实现而谋篇布局、蓄积势能。同时,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环境不同。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环境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环境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环境从封闭到开放;二是面临政治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三是价值观更为多元化。其次,对象不同。从科技创新视角来看,传统举国体制注重技术链和单一目标,而新型举国体制强调科学技术与创新产业化等应用的结合。最后,作用机制不同。传统举国体制是“全国一盘棋”的计划体制,而新型举国体制是建立在市场起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8]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面临着从产品导向到商品导向,从行政配置资源为主到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从注重目标实现到目标与效益并重的转变。[9]总体来说,举国体制由传统到新型的发展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举国体制的优势,也克服了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存在的科层制的固化性、治理资源的不平衡性、政府管理能力不足等局限性问题。

二、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优势

从基础研究上看,内涵和特征的研究是多数研究成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关于此部分的研究也是新型举国体制基础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多数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界定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通过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的对比,并结合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阐述了其所具有的一些时代特征。

多数学者在对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中,总结概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朱明皓从科技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视角出发,认为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以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重要目标,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为基本前提,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全国一盘棋的动员机制为基本保障,是目标清晰、市场有序、任务明确、保障有力的新型体制。[10]何虎生提出新型举国体制是以实现国家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为最高目标,以科学统筹、优化机制、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基本方针,以我国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和创新工程为战略抓手,以体制的创新安排为核心实质。[11]黄瑶、王铭指出新型举国体制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意志为最高目标,以国家治理体系为重要支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条件,以科学技术及专业知识为发展动力。[2]鲍明晓从体育学视角出发,认为新型举国体制是以大众体育利益及国家任务为最高目标,实现社会、个人及政府三位一体,财政和市场共同驱动的体育事业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5]从微观上看,学界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界定也不尽相同。但从宏观上看,学界在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集中全社会资源”“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等核心要义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

从目前研究来看,学界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特征优势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型举国体制具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12]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破除种种困难,能够速度比较好、效益比较好的建设现代化。”[13]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而形成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主体,贯彻群众路线,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力量优势的鲜明体现,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应有之义。其次,新型举国体制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14]新型举国体制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安排,改变了过去单一地依靠政府力量配置资源的方式,更加强调资源配置中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再次,新型举国体制是实施创新驱动的体制安排,具有体系化特征。新型举国体制以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安排为核心,聚力于国家战略及创新链进行整体布局规划,举全国之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汇聚并形成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及多元参与机制。[15]最后,新型举国体制与当代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文明高度结合。[16]当今世界数字化程度愈加明显,并逐步与全球化形成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也更容易面临系统性的重大风险,而新型举国体制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和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17]

三、新型举国体制的实践应用及构建路径

从实践应用上看,新型举国体制因其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制度优势,广泛应用于国防、重大工程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尤其是在体育、科技领域最为突出。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助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及科技创新是目前学界关注和讨论较多的两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界在举国体制的运用方面进行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体育领域的举国体制逐步发展,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体系。[18]但是,由于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体育举国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面临着关系不顺、机制不活、经费不足、效益不好、人才流动不畅、体育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19]针对传统举国体制在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弊端,一些学者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体育领域的新型举国体制。关于如何建立新型体育举国体制,多数学者也都表明了自己的看法。珂言指出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互动关系的重大调整,因此必须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和推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20]王凯指出竞技体育的新举国体制在其定位、主体、内容、机制等方面都应实现发展新格局。在发展定位上,竞技体育应由原来的坚持竞技为国争光转变为竞技为国争光与为民谋利相结合;在参与主体上,应由政府单一主体转变为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协同参与;在发展内容上,应由封闭式技术主导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在发展机制上,应由体育系统内部主体转变为系统内外共生机制。[21]钟秉枢指出新型举国体制较之传统举国体制所具有的新特征、新变化为当前我国在体育领域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解决体教融合、全民健身、科学训练及大型赛事举办等问题。同时,他也指出,由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不同体育领域发展规律不同,因此在解决体育发展问题时一定要遵循规律,科学决策,充分重视,勇于探索创新并合理运用新型举国体制。[18]

新时期,建立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是我国政府在世界格局急剧变动情况下应对西方国家新一轮高技术封锁、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必然选择,既是应对国际范围内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和贸易战升级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条件下推动我国科技体制发展的必然出路。[22]关于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应用上,李振提出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新型举国体制成功运用于实践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移动通信技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政府的角色发挥和目标导向的变化,提出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要重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23]在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格局下,我们需要在借鉴移动通信领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对新型举国体制进行探索,并将其推广到多个技术领域。曾宪奎指出我国高铁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我国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举国模式息息相关,我们集中全国研发资源不断实现高铁产业各项技术的突破,为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24]张洪太指出新型举国体制对新时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未来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高质量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5]在关于如何建立科技领域的新型举国体制这一问题上,学界的看法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学者从新型举国体制的领导核心出发,提出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首要是应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26]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每一项大的认识及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组织的,且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27]党的领导是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首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点和原则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其次,也有学者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出发,提出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要发挥好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一方面,要强化政府战略规划、制度供给和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等职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力军。[28]最后,一些学者指出发展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和发展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合作形式和治理机制。[29]新型科技举国体制要注重对科技本身及其科技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充分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为前提,加强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导向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强化政策评估,使得科技战略规划和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相符合。[30]

四、新型举国体制研究的未来展望

在对新型举国体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后,可看出学界对此话题的关注度较高,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内涵、特征优势、实践应用以及构建路径等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现阶段的研究来看,仍有其需要完善的地方,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

(一)加强历史视野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

要更深刻的把握和理解新型举国体制,离不开历史的视野。新型举国体制较之于传统举国体制,应该来说,是一种创新、发展与超越。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举国体制”一词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学者认为是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也有学者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主要应用于竞技体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就举国体制本身的内涵理解而言,应该来说,在我国农业文明时期也是有举国体制的存在的,比如秦朝修建长城、汉代抗击匈奴等,这些历史实事在某种层面来说,也是举国体制的一种生动体现,再到我国近代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外敌侵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等,这些同样也是举国体制的鲜明体现。总体来看,新型举国体制与我国处于农业文明时期的前举国体制、近现代时期的举国体制之间都存在历史连续性与创新性。所以,要对新型举国体制有更深入的研究,就要深刻认识并理解新型举国体制所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将其置于历史的纵深,特别是在人类文明史的通贯的整体观中去把握和理解。但就目前学界研究来看,虽然有学者提出要加强历史视野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但就发表的相关成果而言,大多数学者主要侧重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举国体制的研究,尤其是以十九大以来的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而将新型举国体制置于历史视野下的纵深和整体研究较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历史视野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

(二)进一步加强新型举国体制的基础性研究

首先,进一步加强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研究。恩格斯曾指出:“必须先研究事物,尔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31]从目前研究来看,学界关于新型举国体制这一概念的界定上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研究视角上的不同,多数学者从科研攻关、竞技体育等不同视角出发阐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虽在一些核心要义方面达成了部分共识,但是概念内涵的界定总体来说还不够全面,甚至有些直接沿用传统举国体制的概念内涵来阐释新型举国体制。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新型举国体制的跨学科研究,从整体性上把握新型举国体制的科学内涵。其次,学界关于举国体制的产生及应用领域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举国体制是对传统举国体制的创新发展,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必然离不开对传统举国体制的考察,这是进行新型举国体制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关于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的划分问题上有待进一步明确。关于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的划分时段问题,大部分学者并未明确提出何时为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的具体分界,也有个别学者将2019年作为其分界点,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为依据。但是,在2011年7月,《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正式颁布,此时就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因此,关于将何时作为新型与传统举国体制的分界较为合适,学界多数学者并未明确阐明并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三)拓宽研究视野,不断丰富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内容

对新型举国体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存在视野较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重复等问题。一方面,在对于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内涵、时代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仅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依据进行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及特征的阐述。实际上,除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外,还有比如关于国内外长期从事此方面研究的知名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新型举国体制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等,这些也都是研究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素材。另一方面,在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中,发现多数学者将视角聚焦于科研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方面的研究。诚然,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范围内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近些年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多次遭到美国的压制和威胁。因此,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迫在眉睫。从这个角度来说,关于科研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无疑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其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且意义重大。但是,由于过多学者将目光聚焦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这一领域,就导致了视角单一、研究成果重复的问题。另外,也可将新型举国体制置于国际视野下进行研究,放眼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在关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应用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国内外的对比进行深入研究。拓宽研究视野,进一步丰富新型举国体制的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学界学者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国内外学界象雄文明研究述评①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内涵漫画
学者介绍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