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推进路径分析

2022-01-01 03:48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陈 茜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在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发展史中,爱国主义一直是激励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强大力量,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共同构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三点内涵

新时代大学生要接受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爱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史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悠久历史,“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1]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灿烂的传统文化,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爱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要在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历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二)爱团结进取、努力拼搏的民族精神

5000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170多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70多年改革创新的高歌行进,是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给了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动力,是努力拼搏的民族精神给了我们国家绝处逢生的支撑。“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

(三)爱富有魅力、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华夏儿女的“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民族精神的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新时代大学生不断形成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开放自我的奋斗动力,面对着多元文化冲击、多种思潮交织、网络媒体交汇的大背景,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带来了新挑战。

(一)对国家认同感的认识不准确

国家认同感表现为国民对国家及其历史文化具有永恒持久的爱,关心国家的发展动向,在该国人民危难之际,愿与之同生死、共患难。新时代的大学生普遍追求自由和平等,自主意识强烈,遇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但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大事的了解不深,不重视国家的发展方向,对国家认同感的认识不够准确。如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性多呈无所谓的态度,但是西方的文化和节日以及电商发展起来后兴起的网络节日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呈盛行趋势,甚至超过了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追捧,大部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点仅仅是能否有几天的法定假日而已。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现出对异国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对国外风土人情的强烈向往,甚至有学生将投资移民、定居国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使面对国家需求,多数学生宁愿优先考虑物质因素,诸如此类缺乏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的表现比比皆是。

(二)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不全面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如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的“右玉精神”,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提到的“两弹一星精神”,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的“延安精神”,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西迁”老教授时强调的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西迁精神,还有耳熟能详的“中国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强有力的向心力,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底蕴。因此,全面理解民族精神、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尤为重要。

(三)对爱国行为的践行不足

国内高校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多数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国家需求与个人理想、社会发展与个人目标的关系,面对祖国号召,没有勇气和行动投身到偏远地区去提高自我、建设祖国,对于毕业之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应付心理,选择一些简单轻松的差事应付检查,对支教等服务基层的工作敬而远之。即使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考选调、扶贫、支教等编制岗位,也没有扎根基层的勇气和打算,没有把改革创新的责任担当、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融入到实际行动中。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路径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涵和面临的新挑战,分析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路径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单靠理论教育而脱离社会实践活动等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要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需要将社会、学校、个人等多项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一)发挥高校思政课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政课教师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探索出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新时代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平时的理论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4]

发挥思政课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首先要丰富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内容。采用生动精彩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与热点新闻、经典案例、典型人物等内容有机结合,在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灌输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现如今信息化教学方式多样,很多高校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线上教学中,可选择“双一流”高校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视频推荐给学生,增强学生对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等理念的理解和热爱,丰富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其次,要坚持理论灌输性、教学开放性和思维启发性相统一。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某一热点新闻或社会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大学生自身实际与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发展与自身成长是密切相关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等活动,给学生积极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爱国常识,在思考与交流中提升爱国意识,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开放性与启发性统一。

(二)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5]中华民族历经2400年左右的封建社会统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两大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华儿女逐步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性飞跃。自1840年以来的近180年的历史足以证明,中国的历史发展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大学生更应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也渐趋漠视,转而注重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拓宽对历史文化的学习渠道。比如利用微课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育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蓄爱国、报国的正能量,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历史,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比如利用学习通App中的书单等网络教学资源,或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中华民族历史,地方性高校可聘请少数民族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技艺大师等典型人物进思政课堂开展讲座,或在通识选修课中增加书法、绘画、戏剧鉴赏、乐器演奏、乐曲欣赏、影视鉴赏、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艺术类课程,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习俗、当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了解,增强文化底蕴。将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让历史文化知识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领略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切身感受到文化强国的责任重担。

(三)结合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6]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抗战精神、革命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红色文化是党员同志的精神之“钙”。高校是新时代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更应积极结合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给大学生带来历史文化的熏陶和革命精神的激励,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爱国主义意识。

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共同开展红色文化课题研究,思政教研室也可以组织教师编写红色文化校本教材,通过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如湖南省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湖南党史陈列馆、平江起义纪念馆、长沙新民学会旧址、秋收起义会师旧址里仁学校、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桑植起义旧址洪家关、红一方面军成立地旧址浏阳李家大屋、八路军长沙通讯处旧址、芷江受降和飞虎队纪念馆、南岳抗日烈士忠烈祠、毛泽东故居及纪念馆、刘少奇故居及纪念馆、彭德怀故居及纪念馆、贺龙故居及纪念馆、罗荣桓故居、向警予故居、林伯渠故居、谭震林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大批红色文化资源。湖南高校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结合2018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开展红色革命文化熏陶。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或就近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深刻体会革命先辈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以此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发爱国情怀。

目前很多高校都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有效的信息化教学,高校思政教师也可以选择自媒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比如可由思政课程教师牵头,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等形式,发布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热点话题,也可以在此平台上组织看望老兵等线下活动,还可以发布与红色文化常识或红色文化基地相关的知识竞答、交流评论活动等,增加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关注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四)将爱国热情融于爱国之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7]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未来紧密结合,以奋斗之“小我”成就民族之“大我”,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将爱国热情融于爱国之行。

开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在课堂教育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要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学生的爱国自觉,积极地把学生爱国情感、爱国自觉、爱国动力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和爱国实践。大到面对我国遭遇的种种不公平的舆论压力,西方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引导学生能够将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关注国际国内的形势与政策,明辨是非,冷静分析问题,正确对待负面新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敢于运用正确的渠道表达自己的爱国追求;小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爱国之举。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高校应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公益活动中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巩固爱国主义的教育成效,在参观纪念馆或讲述名人事迹中强化学生的榜样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避免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上。针对已经进入实习阶段的大三、大四的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面向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用心感受不同行业者舍弃小我为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要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祖国的建设和改革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总之,学生要在爱国之行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与价值,把精忠报国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正确规范的具体行动,把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转化为思想品格的修养、道德品质的恪守,真正做到将爱国热情融于爱国之行。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自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都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总结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路径,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振奋民族精神、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