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建设探析

2022-01-01 03:21王晓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群组馆员图书馆

王晓炎

(河南农业大学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1999年,斯普林格(Leonard Springer)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SMET(科学、数学、工程、技术)类课程进行荟萃分析,指出“学生在协作学习中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库尔斯奥、伊森伯格等人曾提出,在图书馆中开展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正在被国外图书馆所积极地实践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之后,转向对服务空间、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拓展和创新。日本高校图书馆也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展开探索,颇具特色和规模。近些年,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重视学习支持协作的发展,2007年,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建立“信息共享区”,以此为开端,其他高校陆续展开积极的实践,如清华大学设立学习创作区,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创新交流社区、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知识学习中心等。目前,有学者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也做出了相关研究。徐建晖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调查与思考》中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进行调查,提出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学习支持服务建设上存在重视程度不高、服务人员来源渠道单一、服务空间建设有待改进、服务项目较为常规等问题。黄翠红在《论普通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中心的建设》中提出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对资源、环境、机构的整合,来营造一个支持教学、研讨、社交与学习的系统服务体系。目前,对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建设的探讨还不够系统全面,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建设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建设起步较晚,各方面条件还不够完善,在未来仍然大有可为。对于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建设,在多个方面依然需要去探讨、研究和明晰,为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1 高校学习支持服务硬件建设

1.1 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构建人性化的空间布局,学习支持服务在空间布局上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学习阅览空间,它是集学习、社交、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交互型空间。因此在空间建设上应当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进行设计。目前,国内外各校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读者对学习的需求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上不尽相同又形式多样,但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富有人性化的学习空间。在国外高校图书馆关于学习中心空间建设的20年中,空间布局规划上呈现出一定的框架:讨论交流型合作群组空间、安静学习或活动的私人空间、读者与资源、馆员以及其他个人交流的交互空间、公共学习空间[2]。

在空间设计上,可以采用分散或集中的方式来处理不同的类型空间,同时在色彩、设施上予以区分。例如,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包含24个学习空间群组,18个为私人群组空间,其中6个彩色私人群组空间和2个大型私人群组空间,私人群组房间均为玻璃墙面,剩余6个为开放群组空间,他们相应的分布在咖啡厅内、台式电脑摆放区和学习共享空间角落里,与其他空间无缝衔接,同时内部空间布局又各具特色,与私人群组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划分[3]。另外,除要考虑物理空间布局方面外,还需要在空间设计上凸显服务功能。所以图书馆在信息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展示、社交休闲互动的等多项功能服务,并且为这些服务提供水吧、咖啡馆等配套服务。

1.2 与学习环境空间相契合的学习服务设施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与学习功能相适应的设备和家具。一般包括:

1.2.1 自主学习服务设施。主要针对私人学习和小组学习。属于公共开放空间,在家具配置上多设置可移动座椅和可移动分隔板,方便学生自由组合,另外可配置投影仪、数码桌和数码笔等,便于学习者利用数码笔直接在屏幕上检索、截图,并进行读写、引文追踪等,方便学生一站式建立思维导图。

1.2.2 合作研讨服务设施。用于学习者进行交流、研讨,也可召开讲座。因此在设计上应注意隔音和密闭。在家具的选择上以简单舒适为主,配以投影仪、幕布、电脑等设备。

1.2.3 电子学习服务设施。属于开放性空间,配备供单人和多人使用的电脑设备,服务于需要用电脑进行学习的学生。

1.2.4 多媒体服务设施。适用于观看电影、DVD等音视频资料,可分为单人观影和多人观影区,此区域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放松休闲的活动空间,在设计上注意与其他学习空间分隔开来,并要注意隔音设施。

1.2.5 展示型服务设施。作为学习和研究成果的展示空间,方便读者的学习交流。设置在开放空间内,内部配置展示墙、展柜、展示等家具设施。

1.2.6 创客空间设施。可提供3D打印机、数字电子元件、数控机床、智能终端等辅助大学生创新创造。

1.3 高素质的人员配备

在学习支持服务建设中人员建设是最关键、最能动的因素,它决定了学习支持中心的内涵和质量[4]。在学习支持服务中,图书馆员不单单是图书借还、整理上架、阅览等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向学习者提供服务的角色,因此图书馆员需要完成好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要具备一定的馆员素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有效与合理化的支持服务。在人员配备上,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存在人员编制不足或多馆运行和管理的问题,所以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方法。除一定数量的专业馆员外,可根据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从院系聘请专业的顾问或外聘教授、专职教师定期前来辅导。例如,日本北海道大学成立的学习支持室设立专职教师,为学校学生提供诸如课题选择、专业选择、心理咨询等更高层次的学习无服务。另外,目前国内高校中不乏选用部分学生作为学生馆员的方法,学生馆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更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他学生开展学习咨询、信息素养等服务,便于沟通交流。因此可选拔一些具有沟通能力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学生馆员开展服务。

对于专业的图书馆员来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态度来做好学习支持服务。①服务观念的转变。目前,我国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从整体上来说不高,大多数工作人员仍然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来开展工作,以一种管理者的姿态来面对读者,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为师生提供高效的学习服务。因此,在学习支持服务的背景下,需要由原来的管理观念转变为服务观念,以服务促育人。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于2000年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指出要把信息素养融合到大型课程、学科与服务和管理中心,要求图书馆员协调智力资源的评估和挑选,整理和维护图书馆藏,并提供多种信息工具[5]。该项标准的提出旨在要求图书馆员要具有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和更专业的素质能力。②专业能力的提升。馆员的素质能力关系到大学生素质教育获得的程度,因此在学习支持服务中,需要专业素质能力较高的馆员的参与。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需要馆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如管理人员需要管理好学习支持中心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管理,及时处理好读者对于学习空间使用的申请,保障读者能够有序、高效地使用;技术人员需要科学便捷地帮助读者获取信息资源,及时且快速地处理技术上的故障和问题;学科馆员需要在相关学科专业上提供学科信息服务,应当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知识素养,为读者的专业研究提供文献信息支持以及相关的学习研究方法。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对图书馆员业务素质方面的培训,在平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关的专题培训,在提升馆员服务意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提高信息素养。另外,组织安排负责相关专业领域馆员进修培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馆员的知识储备、综合素质。

2 高校学习支持服务软件建设

2.1 服务内容的丰富创新

细分服务对象以开展差异化服务。要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阶段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培养目的和培养方案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对于本科生而言,根据不同年级任务开展不同的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在大一期间,主要让其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工具和各种服务项目,让其明确如何更好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例如,通过开设新生入馆教育平台或讲座,使其掌握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开展学习咨询、学习技巧指导、备考指导服务项目,为大一新生答疑解惑帮助其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来辅导其课业学习;大二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和图书馆的资源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针对大二学生推出“专业导航”,帮助其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自身发展方向的明确,对于学生关心的考研、考级、考证等问题,可以在提供相应考试数据库的同时,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专业讲座培训数据库来提高自身的应试技巧;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论文等问题,可以开设有关熟悉数据库、检索文献资源、论文写作指导等内容,让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顺利完成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针对大四新生面临择业找工作的问题,可以拓展服务,开设就业指导和简历制作课程。针对硕博研究生,可以为其提供学术资源获取、学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等方面的指导咨询服务。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除针对不同年级阶段学生开展差异化学习支持服务外,还应满足常规性、普遍性要求。常规性学习服务项目基本涵盖了日常基础学习、锻炼提升、开拓视野、生活困惑等方面,目前在高校设置比较多的常规性的学习支持服务项目主要有学习咨询、写作辅导、专题研讨、学习讲座、资料查找和生活心理咨询等。 另外,除常规性学习支持服务项目外,可根据本校实际以及学生发展需求开展特色性学习支持服务。例如,日本大阪大学图书馆设置了“学习书目推荐”,根据学科和主题推荐相关学习用书,并根据书的内容给出相关简介、标签,读者根据标签可以了解同一类的书目,方便快捷[6]。

2.2 服务理念的全面革新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该规程对图书馆的定位强调了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而忽略了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同时也导致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仅限于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限制了学习支持服务的发展。建设和开展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是超越传统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服务,意味着重新定位和革新。学习支持服务应该作为学生获得全方位成长和成才的平台,在建设上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方式和流程,在内容上尽可能地丰富和拓展学习新空间,图书馆员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管理者、参与者、培训者和服务者应为学生开展自发性、主体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援,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全覆盖使图书馆能够成为大学生创新学习的重要空间,成为一个适合学习且富于创造性的地方,真正成为“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培养学生在知识社会生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图书馆的学习功能和价值也在学习支持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3 结束语

建设和开展学习支持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应对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专家曾指出,在未来,图书馆仍将作为资源的集散地履行组织信息与服务功能。图书馆馆藏资源依然存在,只是由原来的物理馆藏变异为多功能的空间[7]。学习支持服务发展前景广阔,高校应该在图书馆原有职能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丰富图书馆育人职能。在常规性的信息咨询的基础上,通过改建馆舍环境、改变馆藏格局,调整人员结构、提升馆员信息素养和知识储备,来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创新,并借助大数据等当前及未来尖端信息技术,把握读者的喜好要求,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学习支持服务。高校学习支持服务建设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探索,在物理空间亦或是学习平台、服务成效评价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加深考察。

猜你喜欢
群组馆员图书馆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