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职教观”视域下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探究

2022-01-01 00:45陈枫冯轲杰杨力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药双创院校

陈枫,冯轲杰,杨力

(1.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2.上海市大华小学,上海 200436)

一、引言

2016年1月印发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和2018年6月印发的《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工作的通知》指出,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成为高校推进双创教育的重要抓手。随着双创课程被纳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以及相关竞赛的开展,双创教育重新回到了高职工作视野。

黄炎培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杰出先驱者,其源于“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大职教观”最早见于1925年底写成的《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文中,观念具有实践性、社会性与人本性特点,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与教育价值[1]。在新时代,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提升和发展仍需以“大职教观”作为指引,对优化学生培养路径和目标、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专业团队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创教育的重要意义

医药类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普遍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因此培养师生的创新创业素养的必要性就开始凸显。

(一)专业发展的必然要素

医药类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标准划分以药学类、药品制造类为主,而这些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操性强,双创教育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2],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时代大健康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再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专业细分领域的影响,医药类高职院校对相关专业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目前对创新性的新要求。

(二)学生成长的重要抓手

自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拉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幕以来,医药类高职院校深感任务重大,须肩负起向全行业输送高精尖人才的责任。目前的在校生多为“00后”,虽有创新精神的萌芽,但因社会经验不足而缺乏对行业的整体判断,因此很容易在就业或者创业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创业成功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医药类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工作的重视着眼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开发,不断建设他们对双创认知的整体体系,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创新素养,加深对行业的了解,为毕业之后进入相关领域做好指引。

(三)就业压力的缓解需求

随着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数字经济助推医药行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数字化手段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但行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会造成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力匹配度不高,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掌握生产、检测流程的单一型,逐渐转变为兼具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3]。这种不匹配的关系导致毕业生普遍达不到相关企业的用工要求,“就业难”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此外,根据2020年3月10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本省本科院校各类别专业计划共招生2.8万名,比2019年公布的计划增加近一倍,这为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升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更多优秀人才转入升学通道。

高职院校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教学课程,同时在技能大赛、创新比赛的扶持下不断提升在校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业风险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双创带动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双创教育的现实困境

双创教育是以培养开创个性的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但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双创环境不稳定、学校双创内驱力不足、相应配套不完善等问题。

(一)双创大环境的残酷性

黄炎培先生的“大职教观”把整个社会作为职业教育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推动构建学校、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多元合作模式,把小环境融入大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5%,其中不少人花光了父母的钱后宣告创业失败。自由度不高的环境与传统思想的碰撞极易摧毁医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信心,造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局面,大学生初创团队在没有大环境支持的情况下难以坚持。

(二)实践活动开展滞后

2014年至今,虽然政府多次出台《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但政府与医药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对实际校情了解不足,对项目实际支持并不大,仍存在着难以落地的风险。这种情形的出现与我国双创教育实践活动发展滞后有关,医药类高职院校由于受限于药品审批周期长、审批难度高等因素难以在竞赛中大展拳脚;接受双创教育的学生在配套资金等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参与比赛,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利。同时,实践教育学分制尚未在高职院校中全面推广[4],对成果的激励作用较小,反而会成为活动推广的绊脚石。

(三)学校双创教育体系不完善

医药类高职院校由于行业监管标准较为严格,对双创工作的投入力度不足,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双创课程的空洞化严重,双创教育大多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教育或通识教育阶段[5]。目前学校的双创课程大多只停留于公共选修课的层次,或者是为了完成教学课时目标的任务,想要实现课程体系化无异于“蜀道难”;其次是双创教师师资队伍几乎没有专职的双创导师,授课老师多来源于思政课专任教师、辅导员的兼职教师,双创知识储备薄弱,讲授内容针对性较差;最后,双创课程配套活动的开展力度和效果欠佳,校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呈现出来的项目普遍停留在比赛的阶段,较难用于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上,其它形式也仅局限于校外专家进校园开设讲座,没有深入到实践课堂,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也不理想。

同时,医药类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热情也成为学校双创教育工作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教师普遍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由于教师的双创教育成果未在学校绩效考核中占较大的比重,因此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出现了“主抓专业学习,摒弃双创教育”的不良诱导。缺失了重要一环——“师资支持”,双创教育的发展也就失去动力了。

(四)学生双创意识提升难度高

对335位医药类高职在校生的在线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总人数的0.6%;再结合近三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可以得出除去回家继承家业的同学,其余进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不足0.5%,并且创业失败率超过50%。以上的调研数据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双创意识严重不足。总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医药类高职院校为三年学制,抛开最后一学年的顶岗实习,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个学年,因此课程压力较大,周末排满实验课屡见不鲜,学习重点不得不放在专业知识上;其次,医药专业的高职学生的思维普遍严谨且苛刻,用固有思维很难站在大局看待问题,容易陷入“钻牛角尖”的怪圈;再次,在严格的医药思维背后蕴含着学生毕业的就业理想目标为医院和药店,且药品生产需进行GMP认证、药品经营需进行GSP认证等,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比较高,不适合初入职场的学生,反而打击了大家的创新创业热情。

四、双创教育的新思路

黄炎培先生在他的职教生涯中通过切身体验终于从无情的现实认识到社会的整体性,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和别的部分联络,是很难办好的。职业教育的兴办不应只局限于职业教育界,而是“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6]431。

(一)先进双创理念的塑造

黄炎培先生在“大职教观”中表示:“将欲实施职业教育乎?第一,须确立职业教育之制度。”[6]314高校理念是高校制度的价值基础,高校制度的建立也会反作用于高校理念的发展[7],在职业教育制度逐渐完善的条件下,双创教育理念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模式,更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先进的双创理念是要覆盖所有内容的,并不是狭义的创新创业大赛训练或者直指创业教育,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来说最核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论述,结合“新医改”的背景,对改革目标、制度建设、薄弱环节等都制定了建设方案,对医药行业有了新的要求。双创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以生为本,将创新精神融入到医药学专业学习中。医药类高职院校中的专业课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学校开设双创课程的意义,用创新元素消弭专业知识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紧贴实际的专业知识又可以让双创教育完美落地。双创教育的实践性使医药学科超强的专业性如虎添翼,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这为学校培养兼具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双创型技术技能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二)双创课程体系的建立

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双创课程几乎都集中在公共选修课范畴内,知识内容单薄且与融入学校主体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很难匹配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这便与黄炎培先生认为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的命门所在”论断相左。

针对双创知识未深入人心的问题,医药类高职院校也不应该放弃基础社会经济知识的传授,用情境式的教学方式,传达“互联网+医药”的要义,向学生们展示医药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社会大局观;对于双创教育未触及主体课程体系的问题,医药类高职院校特别要重视对第二课堂的建设,重视实践对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凸显无疑。“大职教观”的社会性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主动出击,走出封闭的校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实践平台主要场所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建设,以市场实际为导向,资金重点投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将双创产学研项目引入课堂中进行指导,鼓励开设多学科、多方向的融合课程,最终形成“连纵带横”的双创课程体系。

校企间借助实践平台,整合当前课程体系,形成一批有冲劲的师生双创群体。适当优化课程评价方式,在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也能增强师生对于双创课程体系的理解。

(三)双创专业师资的培养

如同黄炎培先生在“大职教观”中对教师聘用与培养的描述:“理论的教育学者易找,实习之教师难觅,故最好请精练之技手,再参加以专门学者,绝对合作办理职业教育,则收效更大。”[6]277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学科是具有专业性特色的,需要的双创师资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更要有“开疆拓土”的创新精神,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内部可以挖掘一批有活力的教师,设立专职科研岗,统一进行双创教育专业化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去企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以此培养双创能力;从学校外部支持系统来看,“毋宁聘有职业经验者”是很有必要的,医药类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兼职、短期聘用、课题合作、创业大赛指导等形式邀请创业专家和企业家参与学校主体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实习期间也可以采用“1+1导师”模式,共同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双创师资团队。校内师资练就“内功”,校外师资传授“外功”,如此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更好地指导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双创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对于双创专任教师热情的挖掘,最重要的是优化双创内部激励系统,这也关系到双创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具体项目展开之前,适当的资金支持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对双创研究工作者的考核应把可操作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单纯追求数量,在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也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

(四)浓厚双创氛围的营造

前述的理念、课程、师资的推动,最终目的是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医药类高职院校把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深度融合。以作者所在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校充分调动校内资源,创建省级众创平台——“浙药健康创客公社”。该平台场所由办公、社交、资源等空间组成,现有双创师资约60人,入驻创业团队近30个。创新创业基础服务平台是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面对的硬件、技术、资金缺乏等问题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提供良好的空间与物质基础,从而减少学生在双创中的资金投入。平台为有志在双创领域发展的师生提供良好的场地和设备,同时为创业过程中整合有效资源、建立创业企业、创业市场开发等环节提供配套支持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师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结合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缺陷,把双创的重点放在医疗器械和相关食品领域,组建团队参加各个级别的竞赛,用大赛的经验不断调整双创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荣誉也有助于同学的参赛热情的提升。并且在原先讲座和座谈交流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年轻企业家进校园的活动,安排有创业经历的校友为在校生传授经验,“身边人的故事”更能贴近同学们的心,对提升双创的积极性大有裨益。随着各类双创成果的展现,人才、技术等要素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加速集聚,无数优秀团队在校园内扎根发展,最终打造良好氛围生长之所。

五、结语

星河浩瀚,亘古久远。百年之前黄炎培先生的“大职教观”,其思想的社会性无不体现出其对职业教育和社会经久不衰的体悟,对新时代双创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指导作用,其观念中实践性、社会性和人本性的特点更是生生不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医药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基地,是孕育我国优秀社会主义医药事业建设者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高职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培养将得到极大的支持,而整个社会对于医药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而激发的需求也需要对应的高职院校为其输送大量相适应的新型人才,这为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双创教育是医药行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加码,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发展起步晚等客观原因,无论从学理研究本身还是从实践活动都难以达到双创教育服务行业社会的终极目标。因此,双创教育工作需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双创理念和能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政、校、企三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发展医药行业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提供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医药双创院校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