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赢时,周文婕
(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421001)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成为了现代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方向。面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在学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在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和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招生、实习、就业联体同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在学院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和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学院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选择适合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是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机会的重要场所。合作企业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学校聘任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带来更多实践知识和企业理念教育,积极支持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利用学校丰富的办学资源,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合作项目,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地点可设在企业或学校。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一线参与研发和企业管理,积累与时俱进的实践经验,培养理论与实践功底深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
学院发挥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参与中小型企业的技术革新和科研课题研发,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专业技术难题。企业立足高校现有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投入资金参与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共同申报政府项目。
应该说,以上这些成熟的模式在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模式往往是以或点或面的合作方式出现,并没有达到深入的校企融合,很难形成整体联动。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面很广,牵线搭桥的点很多,信息量也很大。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因争取政府创新资金扶持、科研攻关、吸纳短期实习人员等现实需求而主动对接;另一方面是学校相关方面如校友、老教师、二级学院相关学科带头人或科研团队负责人等发挥桥梁作用,或是在毕业生招聘、学生实习、横向课题等方面传递合作意向。总体来说,“牵线热”的现象客观存在,但存在合作意向目标单一、契合度不够高、一头热一头冷等问题。
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协同发展,在实践中,合作意愿能否达成一致意见取决于合作双方能否找到契合点。一方面,地方高校推进校企合作往往更青睐大企业、上市公司,而对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而言则更愿意与高层次的“985”“211”高校合作,目标定位的差异是导致签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与企业(校友企业、中小企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教师科研项目与企业的点、线合作或单纯以解决学生就业为目的的点和面的合作,没有形成整体联动,效果较差,企业积极性不高,共赢目标偏差往往导致签约成功率不高[1]。
与前两个问题相比,这个问题更为普遍和棘手。院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协议,但是在具体实施和执行过程中相关政策难以落地的现象较为普遍,协议变成了“一签了之”的“抽屉文件”。一是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合作双方权责、高层联席决策机制等未形成规范,双方在各方面缺乏沟通,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得以及时推动解决,相关协议条款变成了一纸空文。二是具体执行的二级学院或相关执行单位积极性不高,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链不紧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比较松散,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三是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在缺乏良好合作的情况下,不同的合作培训模式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存在上层领导意志影响合作双方的长期稳定和因企业或高校分管领导调整变化而导致原合作项目不能持续推进的现象,合作逐渐进入实质性中止阶段,双赢的校企合作变成了“昙花一现”。
地方本科院校谋求内涵式快速发展,不可忽视政产学研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应主动对接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一是“走出去”,争取政府搭台。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为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实现政府搭台、校企资源的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新的契机。既可以是高校利用自身智力优势与地方政府开展各类项目合作,也可以是发挥政府为高校和企业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桥梁作用,不断创新深化校政合作模式,引领校企高质合作,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二是“引进来”,用好校内平台。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建立了校友会、教育基金会,部分有行业历史背景的高校还曾建立过董事会、理事会,应充分用好这些已经搭建好的校内平台,如利用校友会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校友这个群体在合作上具有自带信赖基础的优势,更容易达成合作意向,更容易具有稳定持久的合作前景[2]。
一是制定并实施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规范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主要模式和主要实施办法,明确职责职能;二是推行校企高层联席会议制度,既解决双方在合作推进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及时分析、评估合作前景,防止相关协议条款变成一纸空文;三是构建校院系二级校企合作例会制度,会议由校企合作分管领导主持,校内各合作项目相关方参与,起到督促项目实施和执行的目的。
校企合作是双向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设立校内直属部门专门负责校企合作工作,具体职责是负责校企合作的宏观规划、制度制定、业务指导、综合管理。一是所有校企合作项目由发展规划与校企合作处归口管理,为协议签订归口权属单位,形成“一盘棋”。二是设立校企合作企业准入机制,组织校内相关人员对合作意向单位进行综合考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导致合作失利。三是对校企合作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将校企合作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3类,统筹协调学院校企合作项目,实施归口管理。
传统的合作模式为推动协同育人、协同科研、协同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仍然是各高校校企合作的着力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办学特色,创新合作方式,积极谋划实施,推进校企深度融合[3]。一是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开放人才。立足学科优势,参照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优化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对照专业认证、审核性评估要求,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积极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以校地合作为抓手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开放人才。立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承接地方横向合作项目,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思路发挥智库作用,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组建科研团队,重点在产业规划、企业咨询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广泛吸纳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横向项目,让学生直接参加项目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三是以大赛为抓手,赛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各类大赛为抓手,从实验室建设、团队意识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环境,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工程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事课堂教学和竞赛指导,在赛学研结合上取得重大突破。
面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解决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牵线热、签约冷、落地难”问题,通过抓好平台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合作方式,构建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