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本土创新企业的培育现状分析

2021-12-31 23:38何春明夏维红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众创苏州市全市

何春明 夏维红 李 鹏

(1.江苏省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实验幼儿园江苏苏州 215128)

一、培育制度日臻完善

苏州市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出台了系列重大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涵盖从基础研发、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创办和成长的创新价值全链条,包含财政引导、税收优惠、产业扶持、金融扶持、人才激励以及知识产权等要素资源。先后颁布了《苏州市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苏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2010-2020)》《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苏州市关于加快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五大行动计划的决定》《关于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市政府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苏州市科技创新政策性资助项目实施细则》《关于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创业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优化科研管理释放创新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包含科技研发、人才、企业、产业、科技服务以及科技金融等创新价值链各维度各环节的创新制度体系,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市本土创新龙头企业的建设[1][2]。

二、培育体系已具规模

苏州已经形成特色突出、投入多元、布局合理的创新培育服务体系,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2家,孵化面积超过4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000余家,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2018年,全市科技服务业收入达230亿元,同比增长20%,基本形成了以创业孵化、专利代理、技术市场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全市新增备案市级众创空间56家,省级众创空间42家。目前,苏州已有国家级众创空间71家、省级众创空间211家、市级众创空间252家,发展规模继续领跑全省,各类众创空间共孵育企业4000余家、孵育创新团队4000余个。着力发挥众创空间协会作用,支持开展各类双创活动30余场,服务各类创客20000余人,服务企业10000余家。苏州自主创新服务广场建有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科技服务集聚区,获批全省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科技服务示范区。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线上集聚科技服务机构302家,线下集聚科技服务机构103家,科技型企业20247家、服务产品3280项、资源11707项,初步建成了以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研究开发、科技咨询为主的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区。苏州大仪网入网仪器9153台套,原值66.2亿元,专家955人。苏州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均领跑全省。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本土创新龙头企业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3]。

三、人才工作取得成效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当前,各大城市对各类高端要素资源的争夺也变得空前激烈。对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引进政策,国家级平台和项目的配套支持也不断加码,对引进和培育的高端人才开出“亿元奖励”价码的城市越来越多。苏州市政府每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高达18亿元,资助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并出台了《苏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市政府关于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意见》等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引育“七大工程”,围绕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技能职称评聘和人才居住生活等方面,努力营造一流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全市人才总量高达276万,其中高层次人才为24.5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累计引进人才项目4737个,为推动苏州高层次人才集聚和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苏州市7个团队入选重大创新团队;106个人才项目入选姑苏领军人才计划,累计1312人;91人入选省“双创计划”,累计873人,连续十三年领跑全省;6个团队入选省科技创新团队计划;1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累计250人,其中创业类4人,累计131人,总量继续位列全国第一[4]。

四、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2018年苏州经济总量18597.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左右,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实现税收收入1929.5亿元,增长15.3%,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1%,居全省第一;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总量连续六年稳定在3万亿元以上,35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4.3%,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全市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等新兴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2.2%、51.4%、83%、33.2%;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7%;2018年新增上市公司7家、总数达133家;2018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累计527家;在今年刚开市的科创板上,申报企业12家,位全国第三,上市4家;“2018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名单中,苏州共有21家企业上榜。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按照经济指标(占比61.8%)和软经济指标(占比38.2%)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苏州位居第七;2018年福布斯推出的“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苏州超越上海进入第三位;在2018年《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估研究报告》中,苏州位列全国第七,排位在前的均为省会或直辖市[5]。

五、培育成果举世瞩目

2019年苏州市全社会投入研发资金占苏州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3.25%,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4.1%,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例高达53.5%,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保有数量超58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有效数、净增数分别达到3160家、7052家、1643家,均位居全省第一。5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获批筹建昆山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8家,与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合作,建成各类产学研联合体超100家,合作项目超1000项。全年新增上市企业21家,数量创历史新高。科创板上市6家,并列全国大中城市第3位。

苏州深入实施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首批遴选独角兽培育企业38家。453家入库“瞪羚计划”企业全部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其中人才企业76家,建有省级研发机构106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333个,职工总数17万人,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平均达30%,总资产3066亿元,营业收入1855亿元,利润总额213亿元。截至2019年12月,全市新增上市公司8家,上市公司总数达135家,累计募集资金达2770多亿元。其中A股上市公司107家,累计募集资金2560多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五。在2019年新开市的科创板中,目前苏州市挂牌企业已达4家,领跑全国,21家企业上榜“2019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6]。

猜你喜欢
众创苏州市全市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为领导干部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