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韶关的运用

2021-12-31 23:38王金玲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韶关抗日抗战

王金玲

(广东省中共韶关市委党校 广东韶关 512028)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南方工委和中共广东省委十分重视恢复和重建北江地区党组织的工作,韶关党组织焕发了新的生机。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和中共广东省委北迁韶关以及中共北江特委在韶关成立,提高了党在韶关的影响力。这些为党在韶关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各方力量,掀起抗战热潮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此时,日寇对广东虎视眈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广东党组织主动放弃一些利益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1]。

一、不计前嫌,激发了友军的抗战热忱

(一)改编红军游击队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红军与粤军对峙了6年之久。红军主力长征后,粤军对粤赣边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进行多次大规模清剿,对游击区人民群众进行烧杀抢掠,对掉队的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施以暴行,欠下了笔笔血债。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阶级利益让位于民族利益的考验。国共两党针对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去留问题进行了谈判。蒋介石不同意共产党在南方保留武装。毛泽东考虑到游击队生存环境恶劣,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处于分散状态,持续补充给养困难,毅然放弃了南方游击区。粤赣边特委根据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号召,从民族大义出发,命令北山游击队、南山游击队和油山游击队下山接受改编,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奔赴苏北,抗击日寇。这个举动足以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广阔胸怀和气度以及誓死抗日的决心。

(二)提振十二集团军的士气

广州沦陷后,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退守粤北。总司令余汉谋撤职留任并背负骂名。他希望能一雪前耻,倡导“广州在广东军人手上失,应由广东军人手上夺回”。首先要加强部队的政治训练,提高官兵的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他拨出经费在韶关翁源县成立政工总队。中共广东省委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最普遍地推动友军友党进步”的方针,抓住第十二集团军组建政工队之机,派200多名共产党员参加政工队,为改善军队的精神面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政工队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争取十二集团军中的上层军政人员,拥护我党的抗日主张,提高其政治觉悟。第二,教育和团结下层军官,坚定抗日意志。第三,改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在第一次粤北会战和第二次粤北会战中政工队进行推波助澜、宣传动员。政工队员“无论在平时和战时,都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忘我工作,在提高官兵的抗战情绪和取得这次战斗胜利中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使我永远不能忘怀的。”第十二集团军很多将士都是在抵御外侮的激励下奔向战场,与日寇搏杀,取得前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政工队可谓功不可没[2]。

(三)动员国民党高级将领

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开展了对国民党上层人物张发奎、莫雄、余森文的统战工作。其中以对张发奎的统战工作最具代表性。

广州沦陷后,张发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开始总结广州战役的教训。第一师是粤军精锐,自组建以来鲜有败绩。广州一战第一师被日军击溃,被迫放弃华南重镇广州,自身遭受重大损失。这在粤军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广州失守也引发了国民党高级将领们的反思。当时退守韶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急需挽回名誉、恢复实力。中共广东省委和北江特委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开展统战工作,对症下药,动员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发奎等主战派共同抗日。当时国民党军队的“病”就是放弃广州。病的症结在两方面:一是防御力量空虚。广州沦陷前,粤军精锐部队奉调北上华北和华中前线,留守部队兵少将寡,防御能力薄弱,日军入侵一触即溃,陷入极端被动局面。二是缺乏坚强的领导力量。派系斗争折损了能够掌控广东军政大局的人。两广事变后,中央军入粤,将粤军派系斗争之水越搅越浑。抗战爆发前,极具统兵才能的老牌将领陈济棠、蔡廷锴、蒋光鼐要么被迫下野、要么出走海外、要么脱离军队。而少壮派余汉谋、李汉魂、吴奇伟各自为政,无力掌控广东全局,这种面和心不和的团结在面对强大凶悍的敌人时,无异于以卵击石。

中共广东省委下的“药”就是因势利导,周旋于各派势力之间。例如,帮助张发奎、余汉谋等主战派,尽量消除主战派与其他派别的误会,以抗战大业为重。孤立国民党中央系势力的渗透和增长。对李汉魂等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打击。在这个过程中,中共广东省委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占据主动态势,使广东的抗日局面向积极方向发展。

二、排忧解难,强化了社会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

抗战时期广东党组织在韶关对开明士绅、知识分子等中间势力也开展了统战工作。“凡是赞成抗日救国不反共的地方爱国人士都要努力争取,以诚相待,大力团结,共同抗战”。广东党组织既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其他中间势力和海外华侨晓以民族大义,又设身处地为其排忧解难。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与广东党组织发生了比较密切的联系,且在政治上日益向党组织靠拢[3]。

(一)帮助陈汝棠安全撤离韶关

陈汝棠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国民党广东省救济总队队长,既在前线负责抢救和安置受难同胞,又在后方负责医疗培训工作。国民党广东省救济总队迁到韶关后,他与共产党亲密合作。陈汝棠凭借自己合法身份和地位,多次掩护中共党组织开展工作。首先,陈汝棠利用自己在救济总队、护干班的职务之便,安排了数十位党的重要领导人和普通党员在干护班和救济总队工作或提供职业掩护,使他们获得合法身份。干护班和救济总队的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持分队的证明函件在国统区便可畅通无阻。干护班和救济总队小分队里的党员就成为了中共北江特委的特殊交通员,顺利通过国民党严密控制的地区,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重要任务,分队部实际上成了党组织活动的交通站。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逆流之后,陈汝棠和护干班、救济总队与广东党组织共进退。1939年2月,在陈汝棠的掩护下,中共广东省委第五次扩大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张文彬主持,出席会议的人有各地的特委书记黄松坚、梁广、杨尚奎、李大林等。会议结束后,还请陈汝棠和与会同志进行了亲切交流。1940年冬,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浪潮。中共中央要求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撤退。陈汝棠又接受党的任务,成功地掩护了办事处的同志安全撤退。此事被国民党特务察觉。国民党当局迫害爱国民主人士,认为陈是亲共分子,想加害于他。中共北江特委将其秘密送出韶关,经过东江纵队转至香港,使其免遭反动派的毒手[4]。

(二)营救华侨出韶关芙蓉山监狱

1938年10月日寇入侵华南,广州、惠州相继陷落。华侨与故乡之间的联络被切断。旅居南洋的惠州华侨于1939年1月组建了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返回东江流域进行救国救乡活动。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成立以来,既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也得到了国民党的承认。后来博罗县境内的东团博罗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放手发动民众,力量不断壮大,引起了博罗县政府的猜忌。1940年1月,博罗县政府在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的授意下,捏造罪名,逮捕23名队员,解送到韶关芙蓉山监狱囚禁,制造了著名的“博罗队事件”。广东省委命令后北江特委开展营救工作。后北江特委采用合法斗争和私人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营救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博罗队的人员出狱。

广东党组织在韶关以实际行动让爱国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感受到拯救民族、共赴国难和追求民主的政治愿望。爱国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领会了只有抗日中国才有出路,民族才会有希望。因此他们开始自觉团结在我党周围,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抗日热潮中。

三、奔走呼号,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救亡意识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分析国内形势时指出,必须“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广东党组织在韶关把民众作为重点统战对象,具体细化为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尤其注重对青年的引导,用革命思想影响他们,激发青年人的血性和担当[5]。

(一)组织和宣传抗日救亡

韶关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最早是从学生运动开始的。九一八事变后,韶关的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放弃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救国会曲江分会的成立,拉开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序幕。一二·九运动推动韶关及各县组建了学生救国联合会。“学联会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加紧教育干部和健全各校救国的组织方面,所以特别注意座谈会、读书会等举行,这不用说是非常必要的。”韶关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起来。韶关成为广东战时省会和抗战中心后,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和其他进步团体来韶关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加快了韶关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938年前后,韶关各县相继成立各界抗敌后援会,彰显出后方民众抗日救亡的决心和力量。1940年后,韶关各县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等。这些群众性组织公开的领导者多为当地的国民党当权者。韶关党组织也会派党员以群众面目渗入这些组织中,深入中上层或下层群众中,采用单独联系、秘密发动等方式以真诚善意的态度进行统战工作,将群众引导到自觉抗日的道路上来。因此这些群众性团体成为韶关各地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6]。

(二)开展斗争反对妥协倒退

1939年冬,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掀起反共逆流,作为战时省会的韶关,反共逆流异常严重。国民党的反共手段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办报纸进行反动宣传。第十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邱誉大办报纸,大肆宣传投降、反共、倒退的言论。第二,打击一切进步人士。扬言要逮捕石辟澜,监视左翼文化人,鼓吹刺杀古大存。第三,解散群众抗日团体。“顽固者在打击我们的方法和步骤上,已到主要由解散民众团体、驱逐左翼分子出境,到逮捕拷打暗杀我干部并积极准备开始武装进攻、流血残杀的程度上来了。”为了打击我党在广东青年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国民党当局要求解散省内的一切群众抗日团体,利用三青团广东区团来统治全省青年运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国民党当局要求所有青年团体解散都参加三青团。当时韶关最重要的一个群众团体就是广东省抗先队。1939年3月,广东省抗先队总部北迁韶关,在抗战动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国民党当局先是要求抗先总队全部加入三青团,利诱未果后改为威逼,最后强行解散抗先总队。在抗先队解散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共广东省委要求抗先队员参加到其他抗日救亡团体中保持信心,积蓄力量,有部分人被派去敌后开展武装斗争[7]。

(三)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报国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号召青年学生投身军旅,报效国家。广州沦陷前,为了保留华南教育火种,广州各大高校纷纷内迁,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10多所高校几经辗转迁移到战时省会韶关。这些高校和师生的到来带来的是华南教育重心的一次北移。1944年国民党政府在国统区提出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征兵口号。在韶青年学生受“抗战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影响,投笔从戎,被编入曲江的教导第6团。他们的举动打破了千百年来士不当兵的风气,营造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抗战救国效力的风尚。中共中央南方局揭露青年从军运动的实质,动员青年不去应征,号召青年学生到农村去,开展就地抗战。1943年12月,广东党组织在东江地区创建了东江纵队。1944年夏,日军发动打通粤汉铁路等大陆交通线战役,韶关告急。在韶各高校面临第三次搬迁。当时东江纵队要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干部。广东省临委书记尹林平和东纵政治部主任杨康华号召党员和进步青年到东纵去参加武装斗争。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广州大学、韶州师范、曲江中学等大中院校的学生近600人,接到通知后,分期分批向东纵进发。其中有200人来自中山大学。他们沿途历经艰险,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当时通往东纵的路有两条:一是经国民党统治区,从韶关到翁源、新丰、惠阳、沙鱼涌等地到东纵联络站,二是经敌伪统治区,从韶关到广州取得地下交通站的帮助,抵达坪山东纵司令部。无论走哪条路都要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通过敌伪顽交错地区。他们到达东纵后,参加了东纵政治部举办的青年干部培训班。青干班结业后,他们被分配到东江、珠江、韩江抗日前线,在抗日战争中锻炼成长,迸发出无穷的力量[8]。

广东党组织在韶关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扩大党在民众中影响,将已受影响的民众进一步收拢到党的旗帜下,使党在韶关的力量不断壮大。

四、结束语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中共北江特委、韶关各级党组织在以韶关为中心的粤北抗战基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虽然没有沦陷区声势浩大,却以星星之火点燃了韶关人民的抗战激情,为华南抗战凝心聚力,对外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对内回击顽固派的反共逆流,为华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韶关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