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生,霍仙丽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开头便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1]。新时代党的建设将更加突出“全面”“从严”的治党要求。党内每年都会发展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2]把立德树人作为永恒主题的高校党委,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切实深化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改革创新,进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不仅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增强政治自觉的必然要求,也是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2021年3月12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3]。在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党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然会更加突出“全面”“从严”的治党要求。可见,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不仅是贯彻和落实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史力行”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及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大学生党员是党的宝贵人才资源,更是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的建设者、开拓者。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作,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力量,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崛起力量。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增强本领的有力举措,也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载体[4]。而大力提高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则影响着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实践的程度。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实践具有把思想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全面”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才能在“全面”跨时空中认清历史的本质、理解当下的现实以及掌握未来的方向。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的“全面”价值,将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唯物史观,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党员自由且全面发展的充分途径,更是保证大学生党员“全面”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途径。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严”字充分表现了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决心与态度,不仅强调着党纪严于国法原则,体现着对党员的严格管理,彰显着外在约束力之“严”,而且从品格铸造和精神塑造上注重完善和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将党纪国法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行为,实现党员自我约束之“严”。通过党员的自我修为和外部监督,使“严于律己”成为党员的整体精神状态,进而成为全体党员行为准则和共同追求[5]。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党员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是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高尚道德情操的“培根铸魂”期,虽然他们通过理论学习、组织生活等方式对党的性质和理论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掌握,对现实社会大是大非问题有了基本的立场,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但其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容易受到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和迷惑,容易丧失信念,被假象诱惑,被不良思想所左右。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事物的本质隐藏于现象之中,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毛泽东同志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6]因此,大学生党员唯有实践、再实践,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将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实际现象,才能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领悟其中包蕴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唯有实践、再实践,才能亲身感受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才能感悟党百年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振奋革命精神和筑牢党性之基。
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治”则是各级党组织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将“党治”和“自治”充分结合起来。大学生党员“党治”的主体在于高校的党委和各级基层党组织,自治的主体则在于大学生党员本身。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是“全面的治”,是系统性不漏网、整体性不缺角的全方位的治,是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内容的全覆盖,也是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整体时空的全覆盖,既是“理论的治”,也是“实践的治”。“治”也是要“从严的治”,不仅是具有“惩治力”的党纪党规制度性“它律的治”,还是具有“内省力”的党性修养观念性“自律的治”。总的来说,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是新时代的自我革命,其“治”的水平和效果将直接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上,是反映在党员的纯洁性和先锋性上,是直接表征在党员的行为作风上。
大学生党员作风表现的水平是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行为的现实表现和直接反映。对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行为的“治”的程度和“治”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党支部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和威望,并最终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价值理念、思想观念的关键塑造期,也是理论修养、党性观念的提升稳固期,迫切需要一种良性的外在力量帮其纠偏并促其自觉反省成长。因此,应当注重规范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行为表现,以体悟理论为根本,以制度学习为藩篱,将“它律的治”与“自律的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党员最大化地实现自我革命的“治”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党员遵循党的思想路线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7]。目前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来全面审视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发展,应坚持“全面”“从严”和“治”的价值导向,厘清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发展的困境和不足,充分把价值引领、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社会大课堂中把“全面”“从严”和“治”落到实处。
教育部党组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对学生教育方式载体提出了明确要求,要重视实践教育培训实践环节,组织大学生党员广泛开展自我管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承诺践诺等活动[8],强调了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9]但目前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中还是处于非常薄弱的地位,尚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在大学生入党之前、入党后的预备期以及成为正式党员后,社会实践内容项目的设计还是比较单一,多以参观体验、主题调研、访谈等类别为主,同时,基本没有形成社会实践内容的体系化设计和构建,缺乏科学化完整的考量,缺乏深度,也就更未能突出从严性、全面性。甚至一些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究其根源,主要还是对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组织力及其组织机制亟待加强和健全。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包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教育组织者对社会实践活动系统的人、财、物、活动信息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系统预期目标。相对理论教育而言,对大学生党员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坚持开门办学的活动课堂模式,是“两个课堂”(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两类教师”(学校教师和校外教师)和“两种资源”(校内教育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的充分结合,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混合式实施。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系统性的组织开展,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生活机制、运行机制和考核机制来广泛引导大学生党员走进社会大课堂,走进百年党史,了解国情,了解民情,了解党情,以帮助大学生党员提高认识,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逐渐加深对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的理解,以引导大学生党员把知识转化为觉悟、能力和实践,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同时,也需要组织大学生党员走入百姓生活、接触工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克服认识上的片面与偏激、理论上的缺失与不足、行动上的盲目和急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投身到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这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建立各种工作机制的复杂的教育培养过程,并且因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要比传统的理论教育会有更加不可控的因素,特别是安全责任厘清的困难,往往会进一步削弱教育主体的组织热情。
当下大学生学习的教育环境正受到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兴技术因素的变革冲击,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教育环境因素也相应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如社会实践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社会实践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学生党员新型学习共同体的重新构建、在交互中共享学习生态的形成、学生党员多元化的需求等等。这些无不例外地挑战着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组织开展,与此同时,技术因素的变革冲击势必会带来思想因素的变化,如区块链技术带来了“去中心化”的思想,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因素也正在广为传播。在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中,能否将这一些教育环境因素的剧变和变迁考量在内,并作出科学客观的调整,将大大影响到其社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在面对当下或未来的教育环境诸多因素的剧烈变迁是准备不足的,在主动适应变化中,既缺乏明确的目标,又没有有效的措施,这就需要跳出现有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框架和模式,创建新的“治”的机制,以未来的视野来思考当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困境。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一种动态实践过程,蕴含着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赋予了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新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发展的困境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发展困境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给出了创新的方向和解决的思路。
“全面”意味着高校党组织应在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中构建起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整体的全面的顶层设计,特别在目标发展机制上予以“全面”导向,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目标导向,着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全面推进。
“从严”意味着应在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中给青春压实使命,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以及严肃的组织生活机制,厘清社会实践工作的运行规律,明确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步骤,坚持过程从严、管理从严、考核从严,以严促实。
“治”则意味着要主动回应当下教育环境的剧烈变化,同时,因应不同地域资源、不同校情而动态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既突出价值引领,又增强教育引导力度,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实践生态,让大学生党员在多维的社会实践大熔炉中锤炼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10]。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组织全覆盖,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在立德树人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高校在有限时空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往往存在着边缘化或弱化社会实践的情况,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大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出现,往往缺乏系统设计、整体安排和过程管理,难以达到“全面”“从严”和“治”的价值效果和现实意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党委担负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对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应予以重视,并展开专题研究和顶层设计,构建起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的组织机制,在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大系统中系统开发社会实践的内容体系,精心设计社会实践的各个项目,科学安排社会实践的各个链接点,同时,循环形成一套由高校党委统筹规划、多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二级学院党组织推动实施、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新时代高校党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始终是着力培养时代新人。“时代新人”不仅体现在能力、技术、知识等方面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价值规范等诸方面,大学生党员更应是时代新人的先进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运行实施大多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自主进行,没有与学科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起来,难以达到在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中春风化雨般地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服务本领、体现先锋模范的要求。
高校课程体系,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思政,均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课程思政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专业实训活动、综合毕业设计项目、顶岗实习等,都是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实践载体。通过创新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多元协同的运行机制,将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专技专长,让大学生党员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坚定政治信仰,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组织生活机制。一是在考核监督机制上,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实践行为过程的考核管理,并重点考核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依据作用发挥的效果、意义和影响,形成综合评价,同时,健全有力的监督机制,善于在大学生党员实践行为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订正错误,并对大学生党员在实践行为中的错误思想苗头,予以提早教育干预,将监督关口前移,形成对大学生党员的从严考核、主动监督新常态。二是在组织生活机制上,要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多到红色场馆、革命遗址等各式现场,采取参与实践、现场教学、分组体验等多种方式,将“活形式”与“硬要求”充分结合,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亲和力,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贴近学生党员、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气息,让组织生活更加富有实践力,使大学生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形成强大合力。
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是融合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一个状态过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在空间场域中已不仅仅是现实的社会场域,还包含有虚拟的实践场域。当前许多大学生党员是伴随互联网学习成长的一代,学习方式已经与传统学习不同,来自于网络世界虚拟的学习方式是自然而然的,他们学习和实践的网络方式也将更趋向移动化和群体化,网络实践的资源和内容也将更“微视化”“图像式”。未来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在新媒体技术的驱动下将更关注线上线下的一体融合以及实践过程的即时沟通与互动,连结型的网络社区将成为核心,圈子式网络互动的方式也将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打开方式。因此,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具有的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网络社区的自发生成,营造有温度的成熟的大学生党员网络社区,构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