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兴义, 甘奥深
(1.澳门科技大学 人文艺术学院 中国 澳门 999078; 2.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4)
审美能力是人的品格及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由此,美育教育便成为社会中人的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并非简单的美术教育,美育是陶冶人的心灵与情操的教育,更是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教育。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审美教育,美育是构建文明社会的基石。绘画艺术是艺术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美育教育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绘画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更是提升学生整体审美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绘画艺术伴随着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作而产生,如史前人类用赭石绘制于32000年前的肖维岩洞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等。绘画艺术是一种较为直观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绘画艺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绘画艺术总是彰显出特有的文化素养与美的品格。因此,理解并捋清绘画艺术与美育教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便成了推动相关研究的重要步骤。
美育教育是一种独特的人格培养及教育方式,具有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蕴含着极具中国特色与价值的思想精髓和人文精神。“2018年8月30日,习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从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从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角度,提出了加强美育的重要要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极大提高,需要民族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美学品味的健康发展。”[1]进一步充分肯定了美育的重要性。在美育发展已经步入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时,研究绘画艺术对美学与美育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应早日提上日程。对于绘画艺术作品而言,它们能以直观的视觉效果展现于人们的视野。绘画题材涉及政治、宗教、伦理、历史、民族等诸多方面,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不仅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特殊的审美教育功效。
汉代上承春秋战国,下启强唐盛宋,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汉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秩序和精神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汉画是汉代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其内容十分丰富,既包含有多样的历史典故、古代人们的田间劳动场景以及众多的文化符号,还包含有体育、风俗等形式各异的文化风貌,涉及诸多领域,被众多学者称为“生动的影像志”。特别是以汉画为载体所呈现的上古神秘文化是华夏先祖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汉画图像可以再现上古时期的历史场景,透过汉画图像可观上古时期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形态,汉画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文化底蕴、人文情怀。故饶宗颐一直强调说:“研究中华民族的精神史一定要包括图画。”梁启超所构想的“新史学”体系,对图像尤为重视。汉画图像的挖掘在美术考古专业探索以及教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再现了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清明上河图》在学术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该图画的题材内容涉及文学、史学、艺术学等领域,该图画在高校审美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明上河图》整幅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即汴京的郊外风光、繁华的汴京码头、热闹的市区街道。郊外的风光部分可见田亩井然,同时依稀可见草舍瓦屋,透过疏林薄雾清晰再现村民们在田间耕作的生动场景。路边的树木刚刚露出鲜嫩的枝芽,使人感到春寒料峭,预示着大地回春,景象万千。繁华的汴京码头是北宋的国家漕运枢纽,横跨汴河架起的木质拱桥显得十分壮观,其结构精巧且造型别致,宛如飞虹。桥上面过往的人们千姿百态,桥下面的往来船只首尾相接,涌动的人们熙熙攘攘,画面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热闹的市区街道则以耸立的城楼为中心,布满了大街小巷的商铺造型各异、鳞次栉比,忙碌的人们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华盛世景象。《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幅完美的历史画卷,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以美的鉴赏、美的感悟、美的享受,它可以提升人们的艺术素养以及人文修养,进而把美育贯穿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全过程中。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和认知高度统一的过程。刘惊铎教授写道:“它主要是一种以图景转换为主的图景思维活动,而不是以语言文字等逻辑符号的转换为主的逻辑思维活动。”[2]再如现当代绘画艺术经典作品中的《狼牙山五壮士》,这幅作品由著名油画家詹建俊创作,表现了1941年秋季五位英勇的战士与日寇拼死一战的情景,再现了革命军人的大无畏精神。作品中的五位革命壮士在完成掩护任务后,本来可以选择向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撤退,但他们五人最后却选择了走向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的顶峰。绘画中对五位壮士的刻画采用了传统写实的表现手法。笔法有力、色彩浑厚,独特的构图方式彰显出每个人物的性格,五位革命战士顶天立地、目光炯炯,作者巧妙抓取人物瞬间的心理变化进行深入的刻画,表现出了他们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作品让观者感到十分震撼,触发了观者内心的激情,让他们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操,认识到了革命之艰辛,使他们的民族意识得以提升,倍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民族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美学品味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绘画艺术与审美教育二者是相互交融的。绘画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与美育教育密不可分,它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人们的道德问题多受“礼乐教化”的影响。儒家思想尊崇社会教化与道德情感教化功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传统文化体系,即“礼乐文化”。审美的伦理化是中国古代艺术思维的一种基本模式,人们从审美中获得道德情感和道德准则。我国的美育理论中有着丰富深厚的“以美育德”思想,因此,注重“以美育德”为振兴民族文化以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理论资源。绘画艺术作品所赋予的审美鉴赏能力是“美育”教育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这些功能也是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融合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美学理论研究及美育思想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一命题。朱光潜在《谈美》中说道:“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3]100艺术化的人生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也是由人的生命史构建的一件艺术品。艺术化的人生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即真性情的表现,朱光潜说:“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越丰富,生活也越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情趣化。”[3]96人生的情趣化即代表着一种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是生命力的表现、体悟和创化。
法国著名画家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不朽之作《拾穗者》,是表现农民题材的代表性作品,画面内容无不凝聚着米勒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与深刻感受,这幅作品也是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杰出代表。米勒通过对农村普通的麦收场景的刻画,深刻表现了三位农村妇女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米勒看来,艰苦朴实的农民形象本身就是美的,作品通过概括简练的笔法给予了平凡生活中最能体现出人物内心本质的美好瞬间一个定位。同时,作品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大地所赋予人们的一种美好情怀,使人们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在基层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在米勒的笔下得到了升华。的确,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正如蔡元培所说:“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实现道德教育之效,使人具有高尚之道德情操。”[4]诚然,艺术作品不仅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感悟,更能培养人的高尚品格,正所谓“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5]。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可谓是家喻户晓。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其艺术成就影响了整个20世纪画坛。梵·高通过对向日葵的描绘,采用高纯度黄色调使画面呈现出单纯强烈的色彩对比,加之粗厚有力的笔法,充分表达了梵·高热烈而奔放的情感以及高尚纯洁的人格情怀,在他笔下的向日葵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绘画艺术作品中所彰显的审美情趣赋予了人们美好的心境,绘画艺术作为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和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中可以影响人的思想修养境界。心境对人的人格修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绘画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情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营造出的良好心境便是一种和谐乐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会渐渐地成为一种心理常态,这是理想人格的基础,也是道德行为的保障。
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界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绘画艺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美是一种净化心灵之美,这种美具有审美创造力,这种美使审美情感化为高尚的审美情操。朱光潜认为,“人只有通过审美来求得内心的净化,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6]。可见,美育教育对人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美育教育中,绘画艺术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绘画艺术根植于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它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影响甚大。绘画作品不仅可以记录生活场景、人物形象等,更具有教科书的文化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感受、思考、辨析时代的变迁以及对社会进行探索。绘画艺术可以丰富人们的思维观念,从而提高人的独特判断力、完善人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绘画艺术能够彰显独有的审美创造与审美认知。
在哲学上,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证明。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从审美观的角度看,审美可以分为大众审美和个性审美,大众审美与个性审美是对立统一的。追随社会主流趋势的审美被冠名为“大众审美”。这并不是说主流审美(大众审美)是不好的或者失去特色的,正相反,主流审美之所以被大众接受,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些特质,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同。同时,个性审美作为小众群体的审美观也并非“非主流”,它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与“主流”磨合,让社会大众发现属于它的闪光点。而无论大众审美抑或是个性审美,其在艺术上的表达经常体现在绘画作品的选择上。
绘画作品身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显而易见地反映社会生活,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美的感化、美的享受、美的想象等,从而获得艺术感知。现如今,“美育”一词在高等教育领域被时常提及,而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承载着美育使命。在我国,就绘画而言,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绘画艺术从西方绘画艺术中汲取了新的创作观念,使得我们对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认识,拓展了绘画艺术的创作视野与维度。进而,绘画创作以及美术教育的审美趋向也发生了一定改变,我们对绘画语言形式的转换有了新的价值判断。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弘扬和彰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新的命题,因此,通过加强“美育”教育来改善、促进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认识是一个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美术创作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作品,如《开国大典》《血衣》《辗转陕北》《父亲》等主题性绘画,这些作品从题材和内容上都是源于现实生活,既有对美的形式的探索,亦有品格纯正、格调高雅的审美价值取向,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取向、鉴赏能力、人文修养、思想素质等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与引领作用。当下,我国高校普遍把绘画艺术与“美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并把这种结合看成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
高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实施已经不算新奇。教育部曾专门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说明美育教育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美育教育方面积累了前所未有的教学经验,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及代表性绘画作品,如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的《青年歌手》与李晓林的《开采光明的人》、中国美术学院周刚的《新来的矿工》与杨参军的《历史的残页—戊戌六君子祭》等。这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新的艺术观念,在美育教育中成为了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为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和内涵,这对于他们真正获得审美教育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绘画艺术作品所赋予的审美教育功能及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审美教育使人的感性认知获得伸张,使人的心灵所遭受的压制和扭曲得以释放,重新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实现人性的完善。绘画艺术与审美教育之间的种种关联与相互作用正说明了美育是人们拥有健全、完善的人生不可或缺的助力。我国文化一直是在包容之中稳步发展,我国文化中的美的品格也在美育之中大放异彩,逐渐融入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潮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