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内涵及实现条件解读

2021-12-31 05:29孙绪民王凯孙小源
关键词:灌输启发性统一

○ 孙绪民,王凯,孙小源

(1.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2. 山东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之一,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客观地说,在思政课教学及研究领域,灌输(性)和启发(性)是广为人知却又存在分歧的概念。分歧的焦点在于其性质界定,有的理解为教学原则,有的偏向于教学方法,还有的认为其既是原则也是方法。那么,新时代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教学原则的统一,还是教学方法的统一,抑或其他?已有研究大多语焉不详。再者,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是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粗浅探析。

一、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内涵

(一)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教学原则的统一

教学原则是反映教学本质和规律,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和行为准则。灌输性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原则,它要求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需要,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把外在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立场、观点、方法等输送给学生。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1]。思政课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工作。系统反映国家意志的思政课内容很难在学生中自发形成,即便自发生成,也需要经历漫长过程且往往是琐碎的、不系统的。换而言之,学生不可能自发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所以,灌输性就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准则。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今天,“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2]。可以说,思政课教学坚持灌输性原则,既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也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逻辑。此外,考察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灌输与革命正相关。只要能够充分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灌输,就能成功唤醒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就能取得革命成功。如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反观西欧一些国家,尽管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条件远比当时的俄国、中国更加成熟,但因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灌输,无产阶级“没有从资本主义创造的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束缚中解放出来”[3],没有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也就难以取得革命胜利。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性原则,符合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逻辑。

启发性是思政课教学的又一重要原则,它要求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来传授理论知识,实现思想启迪、政治观教化和价值观引导。思政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从动机心理学分析,古今中外,“教”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引导、激发学生“好学”进而“学好”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就在于:创设良好环境并使其成功作用于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即达到孔子所言之“愤”“悱”状态,之后“启”“发”。以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分析,教师是教学的外因,学生属于内因,学生的“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实施有效教学并达到教学目的。思政课教学旨在通过思想启迪、政治观教化、价值观引导,把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属于触及“灵魂”的工作,尤其需要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所以,思政课教学活动坚持启发性原则,不仅具备有力的实践证明,也具有扎实的理论支撑。

思政课教学的灌输性原则与启发性原则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的侧重点存在差异。灌输性原则强调的是依托教师从外部系统地开展思政课教学,突出教学的规范性、统一性;启发性原则强调的是有效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进行思政课教学,突出教学的多样性、有效性。另一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灌输性原则是启发性原则的逻辑前提,只有认识到教师主导的必要性和系统灌输的重要价值,明确教学方针,形成统一的原则性内容,才能真正践行启发性原则,以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如果借口坚持启发性却全盘否定灌输性,思政课教学很容易变得“空洞无物”,其意识形态的属性就难以彰显。启发性原则是灌输性原则的延续和深化,是实现思政课灌输目标的基础和必要保障。教师只有从多样化的学生实际出发,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使灌输性教学内容“入脑”“入心”,体现并实现灌输性原则的价值;如果借口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片面强调灌输性原则而排斥启发性原则,思政课教学效能会因学生主体性缺失而大打折扣,灌输性原则的价值也难以真正实现。

(二)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教学方法的统一

方法是人类能动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办法,即对客观规律的主观应用。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和学生能动地运用教学规律,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方式、办法的总和。根据主体不同,教学方法有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之分。因为适用范围不同,教学方法分为一般、具体、个别三个层次[4]。灌输性教学方法即灌输法、启发性教学方法即启发法,都属于“教的方法”中的一般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学的灌输法,是根据灌输性教学原则的要求,由居于支配地位的思政课教师,主要以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直接对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政治观教化和价值观引导的办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如果每一种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及其选择能力都要由个体在亲身体验中获得,那么,人类社会不仅须付出巨大道德代价,浪费大量教育资源,而且永远只能原地踏步[5]。灌输是知识、智慧代际传递的重要方法。恰如陶德麟先生所言:“灌输是把人们未知的东西传授给人们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教育的基础一环。实际上每个人一出生就在接受灌输。……不接受‘传道授业解惑’,怎么能在脑子里自发地产生知识?”[6]所以,“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7]。思政课教学的启发法,是思政课教师按照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以师生间的双向信息传递为主,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完成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主体,也是实践主体,如果不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则教师的主导毫无价值。新时代,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人们的思想认识更加复杂多样,价值观念更加多元,特别需要思政课教师熟练运用启发性教学法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从“教者”与“学者”的矛盾关系看,思政课教学的灌输法和启发法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运用灌输法组织思政课教学,教师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既是“导演”,也是“主角儿”,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属于矛盾次要方面,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配角儿”。运用启发性教学法,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主角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和“配角儿”,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来策划和展开教学。灌输法侧重于教师对教学的宏观把控,启发法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的微观激活。此外,从信息传递角度看,二者的特点不同。灌输法主要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性传递,侧重教师的信息传播。启发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信息流动,更关注学生对教师所发出信息的选择和反馈。同为思政课教学方法,灌输法和启发法的价值旨归相同,功能互补,属于“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再者,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之别。“任何的教育方法,甚至像暗示、解释、谈话和公众影响等我们通常认为最通行的方法,也不能说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必然成为最坏的方法。”[8]所以,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等的具体情况,优化包括灌输法和启发法在内的教学方法结构。

(三)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教学过程的统一

思政课教学过程是思政课教师根据国家需要,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能动地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环境间矛盾运动的过程。灌输性教学过程,是以灌输性教学原则为指导设计教学,主要运用灌输方法实施教学的过程。启发性教学过程,是指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设计教学,主要运用启发式方法开展教学的过程。

思政课教学过程是灌输性与启发性融合统一的过程。从教师施教的角度看,思政课教学是无限认识运动总过程的一部分,是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渠道之一。学生在这一渠道获取间接经验的活动不能也不允许是盲目的、分散的自发性过程,必须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教化、引导的过程。教师要把那些得到社会认可且已成熟并代表社会利益和意志,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9]。在此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根据灌输性原则的要求,“以我为主”确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并主动向学生实施教育,这属于典型的“灌输性”教学过程。与此同时,为增强教学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必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方案,并在具体灌输性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这是立足学生主体的启发性过程。所以,思政课教师施教的过程是灌输性教学与启发性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思政课教学是学生能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将教学内容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过程。如果把学生学习看作一种信息活动过程的话,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接收信息,而且会能动地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可以说,学生学习思政课是以其既有认识结构为前提的选择和建构过程。其间,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围绕学生成长需要设计和开展教学。如果教师发出的信息与学生兴趣、关注、既有认识结构一致,则学生会做出积极的选择和建构,就能够实现学生成长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国家要求的契合;反之,学生可能会产生消极反应,抵制和削弱教学的影响。这既是鲜明的启发性教学过程,也是严谨的灌输性过程,是二者互动发展的过程。启发性教学过程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社会道德规范的灌输性教学。如果没有灌输性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认识结构,学生的选择和建构就如无本之木,则启发性教学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同时,学生对上一轮灌输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建构情况,可以为思政课教师改进灌输性教学提供问题导向。所以,学生为学的过程是灌输性与启发性教学过程的联动、统一。总之,只要承认思政课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就应该看到:实际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既不是单一的灌输性教学过程,也不是纯粹的启发性教学过程,而是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的过程。

综上所述,灌输性、启发性既是不同的教学原则,也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是特点各异的教学过程。在不同层面上,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求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从教学原则的高度来把握,其统一是要求把灌输性和启发性作为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贯彻到思政课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教学方法层面分析,灌输性实际上就是“灌输性教学法”,即集中体现灌输性教学原则的教学法;“启发性”就是“启发性教学法”,即集中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教学法,二者相统一是侧重于要求思政课教学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各种具体教学办法。从教学过程的层面考察,灌输性实际上是具有灌输性特点的教学过程,启发性是具有启发性特点的教学过程,二者的统一侧重于要求把灌输性和启发性的原则、方法贯穿于全过程。显然,灌输性和启发性在这三个层面的统一也存在密切逻辑关系。作为教学原则层面的统一属于宏观层面的指导,作为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宏观原则指导下的微观操作,作为教学过程的统一则是宏观原则与微观方法相结合的实际进程。总之,思政课的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实践全过程、各方面的全面性和立体性统一。

二、坚持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旨在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即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实效性是强调思政课教学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直接目的,是衡量思政课教学成败的标准。如果从国家开设思政课的初衷考察,衡量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标准,在宏观层面上与国家教育方针相吻合,即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微观层面上主要包括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立场、思想道德素养等。综合前文所述可知,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能够激发思政课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思想性、理论性,并体现其亲和力、针对性;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从而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且终身受益”的课程。这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而且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提高社会主义的道德素养。

(二)有助于提升新时代政治社会化效能

政治社会化是国家政治社会化与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互动过程。对于社会个体而言,政治社会化是其通过各种渠道接受社会政治教化与熏陶,了解政治知识,内化社会政治规范,形成政治观点和立场,锻炼政治能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环节。如果个体不能够顺利地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就会产生社会不适应的现象[10]。对国家而言,政治社会化是其对社会成员实施政治教化,塑造社会成员政治人格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意识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毕竟“对于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来说,如果人们对它不信任、不支持甚至厌恶、反对,它就会失去权威性。人们就会产生政治不服从行为,从而使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11]。显而易见,思政课是我国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个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在此过程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既可以顺利实现国家和社会政治社会化的目标,也能帮助学生高效地了解国家、社会,顺利实现个人政治社会化。

(三)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也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2]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13]。无论是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还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抑或完善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机制,思政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突破时空局限的各种思想、思潮在新时代中国社会激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可以说,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作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只有坚持思政课教学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主旋律、正能量真正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为学生之行,才能更好地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这一精湛的科学理论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行动指南,增强青年学生对各种思想、思潮的辨识能力,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三、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实现条件

(一)打通认识“淤堵”是前提

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反思新中国思政课教学历程可以发现,在较长时期内我们对灌输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的认识,基本上游走于两端。究其根源,在于没有厘清二者的属性,甚至对基本概念仍存在误读。时至今日,对灌输性和启发性究竟归属思政课教学原则还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术研究和实践领域仍欠清晰。加之受西方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不少人只看到二者的对立之处,不了解统一的客观必然性,不能准确把握二者辩证统一的科学内涵。实际上,即便从汉语词源学角度考察,也会发现我们对灌输和启发的含义及其关系的理解确实存在误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灌输,是“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14]483。启发,是“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14]1022。据此可知,在思政课教学中,无论灌输还是启发,都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就灌输而言,了解客体需要,是主体决定引水浇灌的前提。思政课的灌输,绝非教师对学生置之不理的“强制灌输”。就启发而论,教师阐明事理,是学生产生联想和领悟所学的必要条件,并非教师无为而治,学生自然习得。现实中,我们之所以厌恶灌输而喜爱启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灌输批判论的影响。在西方语境中,灌输多指单向度的“硬灌”,于是以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极力批判“灌输”[10]。及至我国,一些人不明就里地搬用西方观点,殊不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对于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既要以具体的、历史的观点加以分析,正本清源;也要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读,守正创新。对于思政课的“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我们只有从教学原则、方法、过程等方面进行立体综合地理解,才能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要求,真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能。

(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7]。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实践的策划者和组织实施者。可以说,“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灌输性、启发性能否实现统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所以,要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必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对“坚持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解认识水平和执行能力。第一,严格思政课教师准入门槛。切实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结合地方、学校实际,制定严格的思政课教师准入门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为达到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政课师生比1:350-400(本科)或1:550-600(专科)的标准,个别地方和高校降低思政课教师准入门槛的做法,貌似是在落实党和国家文件要求,实则曲解了文件的精神实质,破坏了思政课建设的严肃性、规范性、科学性。第二,注重教师培训的问题导向。新时代,因教师思想认识、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灌输性与启发性难以统一的问题,所以,在思政课教师培训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入了解一线教师在处理诸如灌输性和启发性关系方面的疑点、难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真正解决为什么灌、为什么启、灌什么、启什么、怎样灌、怎样启等实际问题。第三,要加强团队建设。实现思政课教学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托教学团队。组建教学团队,应遴选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威望较高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团队召集人;要强化教学团队的过程督导;引导、鼓励教学团队把“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作为长期攻关的专题,与时俱进地开展研究和探索,努力开辟各具特色的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实践之路。

(三)研究和开展“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是基础

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说辞,而是以具体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为载体,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的。可以说,教学实践是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基础。把“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贯彻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需要调制“配方”先进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所谓“配方”先进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是灌输性和启发性融为一体的内容。思政课教学“内容为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科学严谨的内容体系是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根本着力点。现实中割裂灌输性和启发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思政课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透彻的研究。有的打着思政课必须坚持灌输性的幌子,忽视学生主体,借口忠实于教材而把教材上结论性内容简单地照搬到课堂上,使人产生“强词夺理”的“硬(强)灌”感觉;有的则借口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坚持启发性,撇开教材,脱离教学大纲,一味片面地迎合学生,看似课堂活跃,学生欢迎,实则容易淡化思政课意识形态建设的使命。所以,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必须建构“配方”先进的教学内容。再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等等,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翔实的素材,新时代的思政课完全能够调制“配方”先进的教学内容。那么,怎样调制?思政课教师须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性质、地位、目标和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思政课在各个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准确把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的地位及其具体教学要求,深入剖析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深入研究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科学确定思政课教学必须灌输的内容和实施启发的问题、学理分析的逻辑路径、纵横比较的确证资料,切实把教材体系转化为科学的教学体系。

探索“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而言,精湛、时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探索形成的、思政课教师能够熟练高效运用且学生愉悦接受的、启发性灌输或灌输性启发的方式、手段。比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法,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时尚”的教学方式或方法。在教学内容既定的情况下,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学方式和手段,所以,思政课教学必须注重探索实施“精湛”“时尚”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为此,思政课教师在深耕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研究:灌输性和启发性各自适于哪些教学内容;在某个具体教学内容上,如何科学配置灌输性和启发性方法;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合理有效配置课堂讲授、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调研等具体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学会“察言观色”,观察学生对灌输性教学内容的反应,准确把握学生“愤”“悱”状态,实时切换灌输性和启发性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必须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践证明,具有交互性、沉浸性、逼真性的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教学天然契合[15]。需要注意的是,线上教学(学习)或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且应该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功能无论怎样强大,都无法完全取代教师的“活劳动”。更何况,思政课教学是知、情、意、信、行的复杂活动,而非单纯知识性学习或技能性培训,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间融灌输性与启发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思政课特有的功能和价值。盲目依赖网络教学平台,不加分析地照搬机构平台的既有教学资源来代替思政课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以学生线上自学代替思政课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等诸如此类做法,既有损思政课教学的严肃性和实效性,也不符合教社科〔2018〕2号文件中“网络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手段,不得挤占课堂教学时数”的要求。

(四)挖掘和运用社会教学资源是必要保障

事实胜于雄辩。任何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对直接说教都存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思政课课堂上简单、直接的灌输性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和学生都生活于现实社会,而社会是个大课堂,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来源于并存在和作用于现实世界。如果学生能在社会“大课堂”中印证思政“小课堂”的灌输性内容,就会比较容易地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则教师“启”“发”就水到渠成。在思政“小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社会“大课堂”的丰富教学资源,挖掘其中的灌输性教学内容,则很容易让学生自觉剖析熟知的社会事件,探究并接受教师的灌输。可以说,社会教学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是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必要保障。只有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才能实现思政课教与学的“共振”。为此,思政课教师应具有宽广的视野,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起来,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社会主义的故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

猜你喜欢
灌输启发性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