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凤娇
学期中期,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我像往常一样,在晨间谈话的时候请新来的小朋友做自我介绍。当驰骋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教室里炸开了锅。
奕博说:“好奇怪,你的名字里怎么会有四个字?”
梦瑶说:“你是姓骆,还是姓骆轩啊?”
阿匀说:“我们班小朋友的名字好像只有两个或者三个字的,你的名字太好玩了!”
…………
于是,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故事实录一:好奇怪的名字
班级的“今天我是值日生”墙上有全班幼儿的名字。自主游戏时间到了,几名幼儿迫不及待地去墙上寻找驰骋的名字。
奕博说:“驰骋的名字好难,每一个字都很难,我一个也不认识。”这时,他突然转向我,“王老师,名字可以取四个字的吗?”“也许吧,要不然你去隔壁班调查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小朋友名字也是四个字的?”我说。奕博和一旁的梦瑶对视了一下:“我们去看看。”说完,幼儿手拉着手去了隔壁班。
奕博、梦瑶来到了大二班,盯着值日的墙面仔细地观察着。“你看,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名字是四个字的。”奕博的眼里闪过一道光,“王老师,这个叫什么?”“他叫陈杨懿萱。”我对他说。“原来,还真有人的名字是四个字的。”奕博自言自语。接着,幼儿又去了大三班和大四班,但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有四个字的名字,感觉有点失落。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对幼儿的探索行为要提供多方面的鼓励和支持。”看着大家对名字产生好奇,我在阅读区投放了绘本《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并在饭前时间进行了分享。“哇,一个人的名字还可以这么长?”幼儿一个个都瞪大了眼。
故事实录二:全园名字大调查
梦瑶问我:“王老师,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像克丽什么思美美菊花(名字太长,她有点记不住)这样长的名字吗?”我说:“不清楚,你们可以自己想办法去调查一下。”“嗯。”梦瑶点点头说道。饭后自由活动时间到了,梦瑶约上奕博出发了。“你们不带上纸和笔记一下吗?”我提醒他们。他们飞快地跑回教室,拿上了纸和笔。快到午睡时间了,他俩兴奋地回到教室,拿着手上的纸朝我拼命挥手。奕博激动地想开口跟我说他的调查结果,我叫停了他,对他说:“你们调查这么久,一定有所发现,和全班小朋友分享一下吧。”这时,奕博转向了同伴:“我们把二楼都跑遍了,没有发现三个字以上的名字,都是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的。”梦瑶也很激动,忍不住插嘴:“我们跑到一楼的时候,发现了小三班有一个长名字,你们猜,她叫什么?”
大家好奇地看着她,睁大眼睛等着梦瑶公布结果。还没等同伴问,奕博抢先说:“小三班的老师说,她叫诸葛佩佩,就是那个诸葛亮的诸葛,我们就找到了这一个长名字。”
故事实录三:说说名字里的故事
一天,驰骋和奕博在同一个区角玩游戏。奕博问驰骋:“你为何叫骆轩驰骋啊?叫起来好难,我都叫不清楚了。”“因为我爸爸姓骆轩,所以我也姓骆轩,驰骋是跑得快,我妈妈希望我跑得快,那你为什么叫奕博啊?”驰骋反问奕博。“因为我爸爸姓付,我姐姐中间也有个奕,我姐姐叫付奕涵”。
一次自主游戏中,奕博、驰骋、梦瑶等五六名幼儿一起在美工区画着什么。我凑近一看,原来幼儿在设计一张图表。只见幼儿前面画了自己的头像,后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最后还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第二天,问号旁写满了父母的寄语,几名幼儿又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我也津津有味地听着幼儿的故事。
奕博说:“我和我姐姐还有我爸爸都姓付,妈妈希望我是个有很多知识的智多星,碰到困难总能自己想办法。”
旭冉说:“我妈妈姓李,我跟我妈妈姓,我妈妈说,她生我的时候天刚刚亮,她希望我像刚刚升起的太阳一样有朝气。”
…………
奕博又有新发现:“只有旭冉一个人是跟妈妈姓的,我们几个都是跟爸爸姓,我爷爷也姓付,我爸爸也姓付。”
每个片段都是一个生动的学习故事,只要做一个有心人,课程就在身边。通过这个故事,我更加坚信:每名幼儿都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个体,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人。生活中有太多的未知等着幼儿去发现,去探索。故事中,我时不时地在幼儿面前充当“小傻瓜”,主动让位,为幼儿创造更多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的机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情境中,我又会助推幼儿成长。
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是幼儿的本能反应。幼儿从习惯求助逐渐过渡到自主探究,需要教师“巧”回避。当奕博问我“名字可以取四个字吗”时,如果我回应“当然可以”,那关于名字的探究和调查活动就会戛然而止。故事中,我巧妙回答“也许吧”,并建议幼儿自己去调查,让幼儿有了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幼儿推到了课程的最中央。
教师的“巧”介入,往往会助推幼儿游戏更好地发展,也会让幼儿的学习能力实现弯道超车。阅读区《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绘本的投放,其实是我对幼儿求助的“无痕”介入。教师“有意”地投放绘本,让幼儿在“无意”中获得关于名字的认知,这正是教育智慧的体现。当幼儿开展全园名字大调查时,我的一句“你们不带上纸和笔记一下吗”让幼儿在我的语言支持下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有序地记录,以便于后期进行结果统计,也让刚进入大班的幼儿有了调查活动要进行记录和统计的学习意识。
当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结果时,幼儿是兴奋的、满足的、快乐的。如果能把结果分享给同伴,让自己的探究积极性感染并带动同伴,是对幼儿的认可,幼儿会获得成就感。故事中,我与幼儿的角色实现了两次“巧”转换。一次是让奕博“跟我分享结果”转变成“向全体同伴分享结果”,并坐在他的位置上认真倾听他的分享;另一次是当幼儿讲述名字故事时,我也和幼儿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小老师”的名字故事。两次角色的“巧”转换,让幼儿有了更多表达和分享的机会。
关于名字,后续还生发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只要幼儿愿意去探索,课程就未结束。在故事中,我做到了自己“退位”,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将继续和幼儿一起探究世界,寻找更多属于幼儿的课程,让幼儿站在课程的最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