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超唐珊珊
(1.皖南医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安徽 芜湖 241002;2.芜湖市眼科医院护理部,安徽 芜湖 241002)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敲响了警钟,“后疫情时代”健康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升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成为“时代命题”。体育在健康促进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单纯依靠体育健身锻炼显然无法充分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因此充分发挥体育与医学的交叉融合优势,推动体医融合健康新模式已成为普遍共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拉开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序幕。近年来,“扁平化管理”“放管服”“部门协同”渗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给生产生活带来重要影响。追溯以往,似乎群众健康是医疗系统的天职,和其他职能部门相关甚微。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高血压、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成为人类健康新威胁。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居民中由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引发的死亡占54.62%,农村地区高达57.54%[1]。另一边,青少年体质健康多年呈现下滑趋势,老年人跌倒成为社会难题,这一系列问题使得卫生健康部门难以应对。不难发现,上述问题产生存在着共同的诱因——身体活动严重不足,由此体育健身锻炼在促进群众健康中的作用被重新审视。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2]更明确提出卫生健康部门和体育部门各自的目标任务,体医融合是体育与卫生健康系统协同发展、互为促进的产物。
健康中国战略将主题定为“实现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健康”,极大拓展了群众健康内涵的深度和广度,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指导、推动人民健康事业的纲领。形式逻辑上,全民健身与体医融合皆可视为全民健康的必要条件,共同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全民健康。实践层面来看,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和高标准的健康需求,除了对医疗健康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全民健身服务提出挑战。充分发挥体育与卫健系统各自优势,在慢性病防治、健康促进等领域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是新时代回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有力举措。
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从人才培养角度看,解剖学、生理学、康复学等皆是体育学和医学的主干课程,学科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是由于体育学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共同指向人这个载体,奠定了学科融合的可行性。群众对体育健身锻炼与医疗健康服务的多元需求,使得“势单力薄”的两个学科主动寻求合作融合、优势互补,体医融合便应运而生。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和美国医学会联合发起“运动是良医”行动,这一理念很快散播到世界各地。国内,早在1999年就出现了“体医结合”的表述,“健康中国2030”发布实施掀起研究热潮。
体制机制层面,以“健康中国2030”为统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国发办〔2017〕2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20〕12号)[3-5]等政策制度的配套,从体育健身与卫生保健领域初步搭建起体医融合政策框架,为推动工作落实提供强有力支撑和指引。
体医融合践行层面,以“运动处方门诊”“科学健身门诊”为代表的基层社区实践探索,以“运动医务监督专业”“体医融合中心”为典型的体育总局联合三甲医院服务模式,以“慢性病科普宣传”“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主题的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活动,皆是体医融合方法、手段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步入新时代群众科学健身意识和能力有大幅提升,体医融合促进身心健康取得共识。
体医融合关键在人,这里的“人”有两层含义,一是体医融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二是推动体医融合落实操作需要人才智力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和体育部门以“培养+培训”为主要模式,鼓励体育院校与医学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聘用,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有关运动知识的培训[6],多措并举推动体医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培训。
医患关系是近年来的社会敏感话题之一,在医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迫切需要治愈的心理倾向等往往导致患者易陷入被动,产生所谓的“弱势群体”观点。正确看待医患关系,其本质可归结于供需关系,医生是专业医学知识的提供方,患者是康复需求方。从供需角度看,由于患者的需求关系到自身身心健康,涉及个人最核心利益,故需要尽快康复的愿望迫切而强烈,对医生提出的要求和建议表现出较强的依从性。
具体来说,同样是针对肥胖的运动处方,患者对于医生的建议的重视程度会比社会体育指导员要高,进一步导致接受和实施程度的差异化,从而影响慢性病防治效果。这一事例看起来简单寻常,却对体医融合的实效性影响重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医学生”指医学院校的学生,是准医生,更是未来卫生健康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上述大众朴素情感场域来看,尽早培育医学生的体医融合意识和能力,使其带着体医融合方法、技术走上医疗工作岗位,成为推动体医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综观现行体医融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社区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两支最重要的队伍和力量,分别代表着卫生健康和体育系统,共同推动体医融合实践。截至2019年底,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954 390个,从业人员合计7 919 733人[7],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8],按照现行14亿人口规模核算即3 024 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无论是人数还是服务覆盖面皆相差甚远,比较来说,社区医生队伍对体医融合的贡献更大。
正如前文所述,医生的建议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和认可。规模和效用上的“力量悬殊”决定着社区医生将成为体医融合“主力”,同时也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新的路径。
以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为例,其核心课程一般包括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康复治疗技术等,而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涵盖更基础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以及内外妇儿等课程。另一方面,医学学士学位一般为5年制,实习实践环节基本为一年,而体育院校相关专业基本为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和实习实践培养时间相对偏少。众所周知,体医融合在实践中的应用同临床医生诊疗相似,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
从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安排、专业基础等角度来看,医学生的体医融合发展前景皆优于体育专业学生。但也应该认识到,由于人才培养侧重点的不同,现行医学生培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契合体医融合对人才的要求,尤其在运动损伤康复、运动处方制定等方面要逊于体育生。
立足体医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全民健康,未来要全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强化教学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的体医融合意识,借助政策宣讲、专题教育、课余体育训练及竞赛等形式,助推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理念入脑入心;二是启动体医融合,相关课程教材开发建设,依托医学院校优势特色,深入挖掘慢性病防治、康复保健等领域增加体育与医学结合的空间,由相关专家牵头尽快编写一批体医融合类教材;三是着力提升医学生体育素养,在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和体质[9]维度全面发力,打好体医融合的根基,同时促进体医融合意识的内化;四是将体医融合纳入医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可适当安排“运动处方门诊”“科学健身门诊”实习,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
“后疫情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呼吁体医走向深度融合。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已开展体医融合探索试点,从朴素情感、群体规模以及培养模式出发,医学生无疑具有推动体医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未来还要在体医融合意识培育、教材课程建设、体育素养提升以及实习实践等环节加强医学生人才培养,以期更好地推动体医深度融合,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