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化导向的高等院校实训课程改革的探讨

2021-12-31 13:16
科技视界 2021年35期
关键词:产品化产教实训

王 群 徐 静

(1.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0 引言

早在2018年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1]。目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大学生合理的“增负”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高校的拓展学生思维、塑造学生品格、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等职能的负责。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及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输出主要依托设计的课程内容。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育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2]。在时下产学研融合发展推进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把实训实践课的设置放到战略位置,高校和企业虽然是产学研实施的主体,而高校等机构培养的学生则是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1 高校与企业基于优势资源协同发展的需求

当前产教融合改革导向非常明确,但是落到实施层内,各部门、各行业前期各自出台的各类政策,彼此之间的衔接性、贯通性还没有打通,还没有形成需求导向、贡献导向的合力[3]。产教融合是加速汇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是加快建设科技和人才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机制[4]。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5]。企业与高校都有自身的优势与所需,双方取长补短、合理构划可以不断推动企业发展,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 高校产品化导向实训课程设置研究

高校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环节,其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需要为产业进行服务。其课程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产教融合推进的进度,而高等院校的实训课程是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实践、独立肩负生存与自我发展使命的过渡环节;其意义不言而喻。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颁布,多所高校随即开始探索自身的转型发展模式[6],实训课程的创新设置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贴近生产实践以及服务生产实践,实训课程在设计中更多的应该以产品化教学为导向。

2.1 产品化实训课程设置

新型产品化导向实训课程在设置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4个部分:第一,确定“实训目标产品”。高校与具体企业进行沟通,经过双方沟通协商分解在保护典型产品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以部分产品功能或者结构,抑或是以整体产品作为具体实训的目标产品。第二,实训目标产品工艺要求。实训产品尽可能地在工艺层面既要体现传统工艺又要融入现代加工技术工艺;第三,组织实训。不同专业知识基础不同、实训实践能力存在差异,依据具体的专业情况对实训的课程时间以及方式进行具体设定并组织实训;第四,实训总结。梳理教师以及学生基于实训产品的创新创意信息,对可行性建议充分论证回馈企业;这种根据目标产品及专业学生的知识领域性质的不同组织的实训,不仅通过实训产品使学生对技术升级换代有直观性的认识,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进行定位。

2.2 高校实施产品化实训面对的问题

实训课程的设定不仅在于使学生的眼界开阔、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有效培养学生工作思维,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有效服务产业布局或产业链升级优化,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劳动力资源。目前高等院校实训课程在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短板[7],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训模式设置老化。部分院校缺少创新理念与创新动力,教学方式方法与案例持续多年不愿意跳出固有模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产品不断地丰富,固有守旧的实训模式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先进产力的发展需求;第二,实训目标产品脱离产业现有产品。目前工科院校不同实训科目的实训内容多以基础操作为,主与市场上流通产品关联性不强,这就致使学生对实训的产品以及作用不明确;第三,实训设备不足。实训设备是进行实训教学的载体,生产技术的革新通常会涉及新型设备,学生对前沿的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够了解较为前沿的加工技术,也可以对自身职业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3 高校实施产品化实训努力方向

在新形势下高校要积极转变思维不要再把实训课当作单纯设备应用展示及操作的传统理念[8]。为推进产学研合理高效地融合发展,做到以学促产以及以产带学,需要多个方面共同的努力:第一,学校需要高度统筹。在资金方面做出规划,设定实训设备更新换代的时间表,逐步淘汰老旧设备,加快实训室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打造设备先进、服务产业效果好、师资团队力量强的实训场所。第二,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对接区域内或者是行业内相关企业,不断推进宽领域、多层次的与企业合作机制,融合校方和企业的有效资源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第三,实训目标产品化。基于地区优势产业产品及行业内特色产品,根据产品功能结构对产品进行分解研究,分析产品结构环节工艺特点,设定具有可行性的实训目标产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发展职能,积极寻求政府政策性支持,在政府统一调度下探索、推进政、产、学、研联动发展机制。

3 新型实训的意义

当前产业技术新型实训课程具有的意义主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学生对当前的生产加工过程的认识更加理性与直观;第二,学生培养更加贴合社会需求;第三,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加强;第四,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动力;第五,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高等院校等机构又是培养产业人才的基地,我国在新经济形式下不断地推动体机制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都需要大量的产业人才作支撑。尤其当前产业结构受到科技的催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成熟周期不断缩短,产业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所以高校的实训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产实践进而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产品化产教实训
空间天线产品化在“资源”系列卫星上的应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型号与产品化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探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重大主题报道的产品化思维——《生活中的价值观故事》的探索和思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弯道加速——筑福集团的房屋安全产品化创新之路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