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2021-12-30 00:03:40王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干预

王辉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接收的分娩产妇26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均为13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助产及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9.51±2.34)h,第二产程时间为(1.02±0.38)h,第三产程时间为(0.63±0.17)h,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173.8±25.9)ml,产后24h出血量为(223.9±49.5)ml,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助产质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分娩安全具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护理干预;助产质量;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于时间较长,因而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分娩产程时间,对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产妇分娩后,大都会发生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是少量出血,可及时采取措施止血,不会对产妇产生太大的影响[1]。而如果出血量较大,将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产妇死亡。为了提高助产质量,减少产后出血,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可在分娩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已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接收的分娩产妇2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纳入产妇134例,年龄在22-34岁,平均年龄为(26.2±3.6)岁;观察组纳入产妇134例,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为(27.5±3.1)岁。纳入标准:均为初产妇,均为单胎足月产妇,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疾病的产妇,患有免疫性疾病或血液性疾病的产妇。两组产妇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助产级护理方法,实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在分娩前后开展健康教育和知识宣教。

1.2.2观察组

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①检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和处理。②针对产妇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护士主动和产妇沟通,消除产妇内心疑虑,帮助产妇建立信心。③注意对产妇病房环境的营造和保持,合理控制温湿度,定期消毒,定期开窗通风。夜间要保证病房及走廊的安静,确保产妇得到充足的休息。④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包括新生儿护理、分娩、心理卫生、孕期营养、孕期保健等方面[2]。⑤鼓励产妇选择一对一助产陪伴到了分娩的形式,给予产妇更加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同时鼓励产妇的家属参与陪伴,给产妇更好的心理与精神支持。⑥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对身体所需能量快速补充,不要使用难消化、油腻的食物。⑦针对可能出现的术后感染,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以及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9.51±2.34)h,第二产程时间为(1.02±0.38)h,第三产程时间为(0.63±0.17)h,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

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173.8±25.9)ml,产后24h出血量为(223.9±49.5)ml,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

3讨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不利于产妇的健康,一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甚至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因此,在产妇分娩的临床护理中,应当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帮助产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从而使助产质量得到提高。在具体护理中,产妇入院后应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做好前处理及相应的准备工作。针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使产妇能够保持良好、平稳的心态[3]。产前应对产妇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合理安排饮食,使产妇能够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分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胎盘剥离征兆,促进胎盘及时娩出。在第二产程之前,应提前建立静脉通路,从而及时用药或补充血容量。根据具体的产程时间,可以适当使用子宫收缩剂、抗生素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感染及出血的情况,更好的保护产妇的健康与安全。

综上所述,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助产质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分娩安全具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任丽萍, 吴海燕. 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17):36-37.

[2]关鑫, 吴艳, 王秀媛,等.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4):247-248.

[3]孫延春.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作用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0):282-283.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护理干预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阴道分娩应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3:56
浅谈手术室压疮的发生及预防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8:00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7:45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4:25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探讨早吸吮早接触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