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玥 俞晓冬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3]
孩子们是怎么理解简单的词语,例如“面条”这个概念的?有一天,妈妈给孩子做了一碗面条,然后告诉孩子,这是面条。孩子建立“面条”的概念,完全取决于孩子本身。当母亲说“面条”的时候,孩子明白了什么呢?然后又一次,妈妈给孩子做了一碗米粉,孩子高兴地说“面条,我喜欢吃”,母亲纠正孩子说这是米粉。孩子开始思考,改变他内在的关于面条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母亲交流的增多,个人经验的增加,孩子就能形成比较准确的关于“面条”的概念。
显然孩子对于“面条”概念的理解不是母亲直接教给孩子的,孩子必须自己构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陈述。他用这个概念解释或分析,并理解新的环境(如误将米粉当作面条)。通过和母亲的交流,他得到了对面条更复杂、更精确的内在陈述(如不是所有的长长的、软软的食物都是面条)。
孩子对“面条”概念的形成,引发了笔者对大学教育的思考。“教”和“学”不是直接相关的。惠特曼在他的创造性医学教育一书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告诉他的朋友他教他的狗吹口哨了。他的朋友说:“我没有听到他吹口哨。”男孩回答道:“我说我教它了,并没有说它学会了[1]。”所以不是老师教学生知识,学生就学到了知识。老师的职责应该是传授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在内部构建模型。就像孩子学习“面条”的概念一样,母亲告诉他这是面条,但是他对面条的概念依然是模糊的和不准确的,因此当他看见米粉的时候,也觉得是“面条”。然后,通过母亲与他的讨论,他就能知道面条和米粉的区别,在自己内部构建出更准确的模型。
概念的形成是模型的构建和对条件、环境和特性等的分析共同完成。内部模型搭建之后,被用来分析新的情况。通过不同的情境和与别人的交流,不断地调整自己构建的模型,使这个模型对于不同的情境有普遍的适用性[2]。
老师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模型非常重要,当然学生主观能动性起主要作用,此外老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几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一,老师讲课应该从学生知道的知识点开始。先验知识是构建新的知识模型的基础,新的知识建造在已有的概念(先验知识)之上。学生知道的先验知识越多,就能接受更多的相关知识。
电力系统基础这门课中的很多公式都是视在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如果直接讲公式,学生肯定很难理解,即使强记下来,也很容易忘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过《电路》课,可以从他们非常熟悉的基尔霍夫电流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开始讲解,再到单相交流功率,找到电流和视在功率的关系,通过引导与回顾,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视在功率向量为电压向量与电流共轭的乘积,而不是电压向量与电流向量的乘积。最后,将三相交流功率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结合在一起,就能推导出视在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找到了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很快就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模型,并且能理解其物理意义。
很多情况下,老师觉得有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得很好了,不用再讲了,想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其实这是教学的误区。有些时候,老师认为学生掌握得很好,只是主观意愿,需要通过提问或者询问学生,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掌握好了,而且老师要搭建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的桥梁。比如上面例子,假设学生确实掌握了基尔霍夫定律,老师还需要把基尔霍夫定律与新的知识之间搭建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三相交流视在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第二,老师需要激励或唤起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3]。从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为起点,讲授新知识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些知识点,学生确实知道,但可能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准备好使用,这时候,先前的知识需要被激活才能起作用。新知识讲授的最好开始点应该是常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学生都有一些相关的先验知识,需要不断地向抽象发展,然后再回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4]。下面请看电力系统基础绪论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对话。
老师:影响电能质量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是什么?
说到瓜菜种植,在海南的种植圈里有一个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哈密瓜和西红柿的种植。此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翁——刘玉刚。刘玉刚从2008年就开始种植瓜菜,从刚开始的20余亩发展到今天的1000余亩,瓜菜的销路也从海南扩展到全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学生:困惑,没有回答。
老师:大家用过手电筒吗?用了很长时间之后,手电筒的亮光会不会有变化?
学生:用过,亮光会变暗。
老师:灯光为什么会变暗呢?
学生:时间长了,手电筒内的电池两端电压降低。
……
老师:如果电网的频率降低,家里的电风扇的转速会有变化吗?
学生:会减小。
老师:如果我们想家里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我们希望供电局提供的电能哪几个指标稳定?
学生1:电源电压。
学生2:电源频率。
老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对。现在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影响电能质量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是什么?
学生:电压和频率。
在上面的例子中,学生掌握了有用的先验知识,却不知道使用它们。从日常生活经验的几个小问题能激发他们的先验知识,从而让他们理解新知识。
从常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开始,是激发学生已有的先验知识的好方法,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日常生活经验,回顾和激励一些重要的概念,也是不错的方法。
电力系统基础有一章讲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往年讲解闭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笔者按照书上的内容,一步一步地公式推导,收到的学生反馈比较差,大家都觉得很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今年,讲解闭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之前,回顾了一下开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然后讲解了闭式电力网的基本概念,再让学生想想PPT上一个简单的两端供电闭式电力网的潮流如何计算。让学生思考了五分钟之后,学生没有给出答案。老师提示学生,学习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大家需要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的。大家只掌握了开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因此需要利用开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闭式电力网的潮流计算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过了一会,有学生说:“老师,是不是想办法把闭式电力网拆开成开式电力网?”老师:“太对了!这里有两个节点,从哪个节点拆开呢?”从这里,老师开始了新知识的讲授,授课效果非常好,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思路,也完全明白每一步的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因此回顾以前的重要的概念,为后续知识点的讲授服务,非常关键。
第三,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只有当学习者给知识赋予一定的意义,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学习才真正发生。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不是对新知识的复制与背诵,而是理解。理解发展出一种新的元素,并与已有的知识元素相互联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旧知识,最后会刺激认识模式的重新组织。理解是新的知识元素与已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新的知识元素本身。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老师不应该只是讲解知识,还应该把这个新的知识点与之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变成他内在的有用的知识。
电力系统基础中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给定的假设条件是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求线路上其他节点电压和各段线路上的功率。老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而不是首端电压和首端功率,或者末端电压和末端功率?”学生一般不会马上给出答案,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思考了一段时间,依然不知道,老师可以引导,但是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老师可以继续提问:“线路的首端一般接的是什么设备呢?”学生1回答:“发电机”;学生2回答:“变压器”。老师提问:“发电机的端电压和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电压可控可调吗?靠什么调整?”学生1回答:“发电机的端电压可以通过励磁电流调节。”学生2回答:“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电压可以通过调节分接头调节。”老师:“通过大家的分析,线路首端电压一般是知道的,还是必须通过计算得到?”学生:“线路首端电压一般是知道的。”老师:“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线路末端一般接的是什么呀?”学生:“线路末端接的是负荷。”老师:“负荷需要的有功和无功,是不是知道的?”学生:“是知道的。”老师:“现在大家再想想那个问题,为什么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学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计算才有实际意义。”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成功地与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提问要讲究方法,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用“为什么”、“假使……会怎么样?”和“你如何看待”这样开始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而用“对不对”和“是多少”开始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觉得知识的学习就是对知识的记忆,限制学生的思维,妨碍学生独立思考[5]。
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的先验知识作为授课起点,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善于激发学生已有的先验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提问,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知识模型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多提“搭建桥梁”的问题,让学生慢慢养成与之前的知识建立联系的习惯,找到自己搭建知识模型的方法,让“教”与“学”不再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