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梅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初级中学 重庆巫山 404700)
在新课改环境下,通过对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践行,能够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技术践行的重要体现,老师要对其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进行灵活应用,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高度。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微课,如此才能在不断借鉴和总结微课经验的过程中,构建最佳的微课应用体系和流程,更好地发挥微课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1]。
在讨论微课应用优势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从老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分析,最能够凸显其优势,具体如下:
首先,创新了教学的手段。微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教学手段,能够让数学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提高数学教学灵活性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其次,拓展教学内容。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老师仅围绕教材内容教学,导致教学范围狭小,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在拓展教学中强化教学的效果。最后,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两大主体,只有两者充分互动,才可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微课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可以不断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者知识点进行互动,提高老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常被数学课堂的单一教学方式和单调枯燥教学内容所击败。微课学习是一种新型方式,内容和形式都非常新颖,契合了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利用微课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时,师生之间的配合会更加密切,能够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其次,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仅靠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必然不行,所以微课引入学生学习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最后,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微课是一种能够适用于任何时间和地点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主学习计划进行安排,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并能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其学习难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对新课的内容有全面了解,明确其学习的重难点以及疑惑点,能够让学生课中更针对性的听课,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同,教材中有大量公式、概念、实践性知识点,仅靠学生对课本的阅读,难以保障预习效果[2]。因此,老师可以给学生制作预习微课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方式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在针对性的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初步理解,确保学生不再进行盲目预习,强化课前预习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一课时,向学生提供“认识几何图形”的微课,让学生在视频中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了解,并对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尝试性总结,同时,为学生布置“画一画”之类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为接下来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基。
第一,课堂导入环节。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老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快速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比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一课时,老师可以导入全体学生分别测量身高,由老师对学生们身高统计的微课视频。通过生活化的导入,成功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带入了主题内容的学习中。
第二,重难点教学环节。针对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那些逻辑能力强、学习基础扎实的学生,在对教材反复阅读和思考之后,能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差、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反复阅读和思考多次后,也无法对微课内容进行理解,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象化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
比如在教学《函数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示函数图像,学生通过对动态直观影像的观看,可以对其概念知识进行高效理解。
课后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做好此环节的教学工作,才可以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传统初中数学课后复习,通常由学生独立进行,在缺乏引导的背景下,学生的复习成效不理想。因此,在微课辅助教学的背景下,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微课,帮助学生有效复习。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为学生提供概念、计算公式组合而成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解,在针对性的练习中,实现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对新课改进行落实,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主动学习微课和利用微课,在不断优化微课应用方式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推动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