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招
(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 海南澄迈 571900)
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时常会产生恐惧、畏难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扎实的知识基础,在日常学习中不懂的总结与应用。高一是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培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调整与完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重视对知识内容的教授,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文言文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尤其是考试中会考到的内容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不懂得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可能在一篇文言文讲解完成后,学生都没有自主的阅读过。这样肢解式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使得教学活动严重缺乏生动性、活跃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对文言文阅读学习产生有效兴趣。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对文言文自身人文性的有效挖掘,无法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中所蕴含的语言、结构、情感美进行感受,严重阻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得文言文阅读教学成为了应付考试的必要工序,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与思考得不到有效体现,自然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
俗语有言: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导入的精心设计,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显著提升其实际学习效率。而平淡、枯燥的课堂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能会产生抑制作用。例如:在《谏太宗十思疏》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导入语言进行设计,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唐太宗就是以魏征作为一面镜子,才能够更好的明得失。而魏征这面镜子是怎样对唐太宗斑点、瑕疵进行反映的呢?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开展文言文阅读学习的热情,使其充满对教学内容的探究欲望[2]。
高尔基说过:“文学可以应用语言创造的形象、性格,并应用语言对实际事件、自然景观以为思维过程进行反映。”文学是优质的语言艺术,而语言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文章主旨。并且大声朗读、熟练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实际要求。文言文更加重视韵律,古人运用“吟唱”方式诵读文章,可以更好的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在诵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读音、停顿、富含感情,使其能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意义、感悟文章情感、体会文章意境,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不断提升。面对长句、难句,学生可能无法马上产生确切理解,但是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能够逐渐明白其意义,并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对学生诵读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自身指导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以作品实际需求为依据,在语气、语速、节奏等方面给予明确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针对文言文中的名句名段,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认真揣摩,明确了解其中蕴含的美。例如:在《赤壁赋》教学中,在幽雅古筝声的背景下,学生声情并茂的开展朗读,更能够感受到情景之间的交汇,在有效朗读中自然而言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到明月照大地,随作者乐而乐、悲而悲、喜而喜,充分领略到作者那份旷达致远、不随波逐流的情怀,用心去学习,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高一文言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切实落实,还需要注重课外学习作用的充分发挥,将课内与课外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还能够增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可以应用比较阅读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授新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对一些在内容、形式方面与新课知识相关的作品进行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开展欣赏、分析与比较,进而找到其中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例如:在《赤壁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后赤壁赋》进行对比阅读;而在《鸿门宴》教学中,因为“鸿门宴”是“项羽文化”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此点为中心进行辐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对文言文中的词汇、句式进行了解,掌握文章中的情节结构,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性格。但课堂时间十分有限,为了增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可以对相关的课外拓展环节进行设置。第一,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讨;第二,组织学生以与文章相关内容为主题搜集资料信息,以便于学生开展有效交流与评析,同时还需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充分运用。在文言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课内、课外学习的充分结合,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显著提升其实际学习效果,为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良好、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3]。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并且高一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为学生的高中文言文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有效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