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琥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重庆 400031)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点。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作用,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目前亟须突破的难点。课题组在三融合理念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为试点,着力探索创新创业系列课程“赛课合一”教育模式改革[1]。
具体而言,三融合理念为: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与学生服务社会的实践相结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实现塑魂与育才相融合;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实现全平台、全过程育人;三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国实践金课“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度融合。“赛课合一”模式即以创新创业普及课、创新创业实训课和“专创融合”示范课等系列课程为基础,将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有机融合,把赛事变为一门课程。具体来说,指在遵循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实际的前提下,在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中有机融入“互联网+”大赛内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突出竞赛的挑战性和实战性,在课程评价中以“互联网+”大赛获奖成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和依据。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以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为例,研究和实践三融合理念下的创新创业课程“赛课合一”教育模式,对推进人文社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而言,第一,提高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解决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第二,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有效路径,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开阔国际视野、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第三,深度探索文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力争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双创金课。第四,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系统孵化培育高水平、高显示度“互联网+”大赛参赛成果,以赛促学,真正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教育部金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为纲,深入挖掘创新创业课程的思政内涵,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总目标,突出课程育人的价值引领。同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融合的新导向和“互联网+”大赛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综合研究确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新标准,科学编制教学新大纲。
课程组以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推进课程建设,即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侧重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者精神,培养学生基于专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塑造学生思维,熏陶学生品格和精神,培养学生开创未来的能力,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基于这一出发点,在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中,我们研究有机融入以下五方面内容,构建三融合理念下“赛课合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第一,深度融入德育元素。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元素。第二,深度融入专业教育内容。着力引导学生与专业结合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基于专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深度融入体育、美育、劳育内容。实现全平台、全过程育人。第四,深度全面融入“互联网+”大赛竞赛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赛课合一”,打造具有挑战性的双创金课。第五,深度融入教师科研项目,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融合发展,为孵化高质量双创成果打下基础。
按照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结合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实际特点和学情分析,精心探索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在创新创业普及课,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教学重点,采取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在实践中体验创新思维;在创新创业实训课,以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教学重点,采取项目式教学,布置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团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在专创融合课程中,以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重点,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融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
对照“赛课合一”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和新目标,课程组探索创新创业系列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总体突出过程考核,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创新创业普及课和专创融合课的综合成绩评定中,提高学习过程成绩比重,进一步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在期末考试中,探索非标准答案化考试改革,强化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在创新创业实训课,将实践教学内容和参加科创比赛成果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探索课程评价机制改革,切实发挥评价机制对“赛课合一”教育模式改革的促进作用[3]。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与专业教育相对“脱节”的实际情况,而只有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与长效育人价值。为此,“赛课合一”模式坚持“专创融合”的理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训练和竞赛项目孵化中,深度探索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教育融合,着力引导学生基于专业进行双创训练,基于专业创造价值。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育才。在创新创业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课程组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提炼课程的德育内涵,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德育元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引领学生将创新创业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塑魂与育才相融合。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集中展示的高水平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重要平台。大赛对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大赛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最高标准和最高要求。为此,探索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统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从课堂开始,孵化高水平双创项目,有助于厚植创新创业沃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