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朦影”和“小时”的来源

2021-12-30 04:15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利玛窦天文学时辰

李 伟 群

(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9 )

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hew Ricci,1552-1610)来华传教。为了更好地传教,他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跟当时的中国文人一起,他们或翻译或编译了部分西方几何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文献著作,创制了一批新名词,其中包括改造了一些中国原有的名词用来表示新的概念,如“小时”“晨昏朦影”这两个词的出现就可以追溯到他的译著中,这些词一直沿用至今。正如王力先生所言:“现代汉语新词的产生,比任何时期都多得多。佛教词汇的输入中国,在历史上算是一件大事,但是比起西洋词汇的输入,就要差千百倍。”[1]175而西洋词汇的传入始于利玛窦,他和罗明坚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耶稣会士,开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但罗明坚对外来词的贡献影响不如利玛窦那么深远。他们带来的新词汇,有很多词流传至今,但学术界对这些词汇溯源时,往往止于清末,实际上,很多词汇已在明末时期被西方传教士引入到汉语中。充分利用珍藏文献对外来词史进行研究,对正确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及规律、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结合 “历史文献考证法”[2]136和“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拉丁原典、译著和中国古籍的考证,探明“晨昏朦影”“小时”的来源及历史演变过程。

《浑盖通宪图说》(Astrolabivm)[3]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星盘制作与使用的科普著作。“小时”“晨昏朦影”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这本书里。

关于《浑盖通宪图说》的底本,利玛窦在1608年致罗马耶稣会总会长阿夸维瓦神父的信中明确指出:“五年前归信的学者李我存(1)即李之藻。曾刊印过一幅大型的《坤舆万国全图》,此图有三臂宽,六臂长。他随我们学了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并着手印制这方面的著作。今年,他刊印了《浑盖通宪图说》一书,此书是我教给他的那部克拉维奥神父著作的概括。”[4]318

利玛窦和李之藻用的Astrolabivm(《星盘》)为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1538-1612)赠给利玛窦的赠书,“利玛窦使用过的原本现在仍保存在国家图书馆。该书为1593年罗马初版本,封面上有丁先生(2)此处丁先生指克拉维乌斯,因其拉丁语姓Clavius与意为“钉”的拉丁语词Clavus相近,故利玛窦以与“钉”的同音字“丁”字称之。赠予利玛窦的亲笔题字”[5]126。1597年利玛窦致函克拉维乌斯先生告知收到此书。

时间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时间。“大约在中国夏代已经具备历法知识,并已采用一定的纪时方法。由此算起,至今已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6]221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是从“日”开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了“日”的概念之后,就会把“日”分为若干时段,而对“日”的若干时段的划分,则主要是根据太阳和星象在昼和夜的运行规律的观察而来。中国古代如此,西方亦是如此。

一、晨昏朦影:linea Creppusculi,vel aurorae

现代天文学上的晨昏朦影概念和术语的使用始于《浑盖通宪图说》。原文说“最下一曲线为晨昏界,今名朦影规。”[7]331现代天文学称之为晨昏朦影。对应的拉丁语是linea Creppusculi,vel aurorae。

这里的Creppusculi在拉丁语里是“黄昏”的意思,aurorae是“早晨”的意思,“linea”是“线”的意思,直译的话是晨昏线。一般来讲,天空中太阳还没有出来但显露出微光到日出这段时间称为黎明,天文学上称为晨光;日落后到天黑这段时间称为黄昏,天文学上称为昏影。晨光和昏影在天文学上被称之为晨昏朦影。晨昏朦影分为民用晨昏朦影、航海晨昏朦影和天文晨昏朦影。

“太阳中心高度在-6°到视出没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民用晨昏朦影(civil twilight)时间……太阳中心高度在-12°到-6°这一段时间,称为航海晨昏朦影( nautical twilight)时间……太阳真高度在-18°到-12°这一段时间,称为天文晨昏朦影(astronomical twilight)时间。”[8]290

《浑盖通宪图说》里出现了“朦影”一词,并对“朦影”做了界定:

“太阳出没,是分昼夜。其轮之大于地也,凡百余倍,光照极远。故将出之先、既没之后,俱有朦胧之影焉,在朝为晨,在夜为昏……凡朦影皆在出地前、入地后十八度内。”[7]331

这里指的是天文晨昏朦影,晨昏指朦影出现的时间,后来习惯连在一起使用,成为一个固定组合。事实上,我国古代也有晨昏朦影的记载。古人在对“日”有了概念之后,便开始认识到“昼”“夜”之分,并逐渐地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了一日十六时的划分,“并得到考古资料的证实”[6]238。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这十六时中有“晨明”“朏明”“黄昏”“定昏”这四个时段,薄树人指出,这四个时段是跟天文学上的晨昏朦影相对应的:“晨明约相当天文曚影的开始,即天上开始出现曙光。朏明约相当民用晨昏曚影的开始,这时天已相当亮了,可以进行各种户外工作……黄昏约为民用曚影结束,定昏是天文曚影结束。”[9]117这四个词表明我们古人注意到了晨昏朦影现象,但是并没有用近代天文学的方法对此做出界定。

关于晨昏蒙影这个术语,《剑桥插图天文学史》有一段描述:

“行政历法中一年被分为12个月,每个月又分为3个10天的‘星期’。天狼星的偕日升(在隐没于太阳光辉中而看不见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首次出现于黎明的天空)则很久以来一直被用于调控宗教历法,除天狼星外,再加上35个星群或者说星座,它们的偕日升差不多每隔10天依次出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将它们称为‘旬星’)。

假定在某个给定的夜晚,接近黎明时某个这样的旬星出现偕日升了,那么在这个夜晚,另外的那些旬星也曾按照正常的间隔次弟升起。它们的升起有点像现代教堂钟声,实际上就标志着时间的流逝。

总共有36旬星,但是地球大气层的存在,使得在太阳落山以后一段时间里天空仍然是亮的,而在太阳升起之前一段时间里天空已经告别黑暗。这种效应在天文学术语中被称为‘晨昏蒙影’”[10]21。

这里是指太阳出入地平时,对天体观测的影响。

“朦影”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没有收录,《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里也没有收录。但《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的“昏明”词条里提到了晨昏朦影:

“又称昏旦,计时用语,即黄昏和黎明。黄昏指日没至天色昏暗,明星渐现这段时间,约相当于日没至地平下6~8度的时间。黎明指清晨微曦出现,明星渐隐至日出这段时间,约相当于日由地平下6~8度至日出的一段时间。它们随季节稍有差异,每段时间分别约合今30~45分钟。今又称晨昏曚影”[11]95

这里指的是民用晨昏朦影。释义之后引用的书证来自于西晋的《续汉书·律历志》:“昏明长短,起于日去极远近,日道周圜,不可以计率分,当据仪度,下参晷景。”事实上,东汉的《新论·离事》和《汉书·律历志》均已有用例。《新论·离事》“余前为郎,典漏刻,燥湿寒温辄异度,故有昏明昼夜,昼日参以晷景,夜分参以星宿,则得其正。”《汉书·律历志上》:“乃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罢废尤疏远者十七家,复使校历律昏明。”

《汉语大词典》中,对“昏明”一词的解释没有加入黄昏和黎明的义项,但在昏旦一词中加入了:“[昏旦]1.黄昏和清晨…《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夫自天观象,昏旦之刻未分;治历明时,盈缩之度无准。’李善注引《五经要义》:‘日入后,漏三刻为昏;日出前,漏三刻为明。’”

我国古代使用日晷和漏壶测定昼夜昏旦。天象学家也注意到了晨昏朦影的关系,“于是古代天象家们对昏、旦(明)时刻曾做了明确规定。日出前二刻半为明,日入后二刻半为昏。把夜去掉五刻,加到昼刻里面去,遂得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冬至昼三十五刻、夜六十五刻,春分秋分昼五十五刻而夜四十五刻。”[12]969

但是我们的古天象学家没有用近代天文学术语命名这个现象,而李之藻是深知古法的,他介绍了古法并第一次从近代天文学的角度引入并定义了朦影这个天文学词汇:“古法定以二刻半为率,不知朦影多寡,固以候异,亦以地异……凡朦影皆在出地前、入地后十八度内。”[7]355

这使中国人就此知道了太阳在地平线下18度出没时对天体观测的影响。朦影这个词与晨昏合在一起至今仍然沿用着。

二、小时:hora

在拉丁语中,“时”是“hora”,但1hora相当于我们的半个时辰,而星盘的一项主要功能是测定时间:

“事实上,星盘的一个基本用途是测定时间。星盘背面的两组刻度是告诉使用者太阳当日在黄道上的位置的,所以他知道应在被投影的黄道上的何处标出太阳的位置。一个西方式的星盘,正面有一圈刻度是将圆周均分为24份,代表天球完成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伊斯兰星盘没有这一设计)。一个标杆让使用者可以根据太阳的投影位置读出时间。换句话说,星盘是一个24小时的时钟,确定时间只需一个简单的观测——在白天是观测太阳,在夜晚是观测某颗恒星。”[10]61

ASTROLABIVM一书是介绍星盘的,在第三章“Circulos horarios,& declinationum in Astrolabio describere”(星盘里变化着的时圈)一节中主要介绍的就是星盘的时刻盘是怎么做的,并介绍了把星盘平分成24小时:“CIRCULI horarum a mer .vel med.noct.caeptarum,ita in Astrolabio describentur.Aequator,vel quiuis eius parallelus in 24.partes aequales diuidatur,&per centrum Astrolabii,&pucta diuisionu rectae lineae educantur.”[3]479(译文:时圈从中午到午夜如此如此在星盘上被描述。赤道被主观地平分成24份,直线被引着,穿过星盘的中心,以及分界的点。)(3)译文经北京外国语大学拉丁语教研室主任李慧老师审校。

表示时间的词汇,中国古代用的是“时辰”一词。我国古代有一日四时制、一日十时制、一日十六时制和一日十二时制。一日十二时制沿用得最久。清代赵翼《陔余丛考》里说:“一日十二时始于汉。”但也有人认为始于西周。《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西周时代,为了计量时间,根据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把一天分为十二个等长的时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来表示。”[14]89据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的乙种《日书》中,记有与十二支相配的十二时辰的名称。因此,张衍田先生推测“所以这种纪时制度产生的时间定在秦代之前,至迟也当在战国时期。”[6]243在《乾坤体义》里用的也是“时辰”,“盖日轮一日作一周,则每辰行三十度,而两处相违三十度,并谓差一辰。”[15]520这句话来自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1538-1612)的著作《沙氏天球论评释》(InSphaeramIoannisdeSacroBoscoCommentaries)[15]一书中“TERRAM,ET AQVAM ESSE ROTVNDAS(地和水是圆球)”一章的“COMMENTARIVS(评论)”部分: Cum Aequinoctialis circulus diuisus in 360 partes aequales,quae gradus vocantur,totus spatio 24.horarum vniformimotu eleuetur supra Horizontem quemcunq;necesse est,vt horis singulis 15 grad ipsius eluentur.[15]143(译文:把赤道圈平分为360份,每一份称为一度,总共24小时,这样,每15度差一小时。)这里谈的是经线可以定出不同地方的时差。因为汉语中的一个时辰是当时的两个小时,所以一辰对应的是三十度。

在《浑盖通宪图说》里两个地方说到了“时”这个词,这是“小时”一词概念的起源。一个地方“时”仍然是表示两小时,其实表达的也是“一个时辰”的概念:

“仪外盘之阳,亦分三百六十度,每度为六十分,外一层。而以三十度为一时。……凡子、午、卯、酉中之左右界各尽十五度,共三十度,为一时。余时以次序列。中一层。每时分八刻,共九十六刻。”[7]334

这里他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十二时辰分为二十四份,每份相当于“一小时”。而把一个时辰分成“初”“正”两部分实际上汉代已见记载,《汉书·律历志》:“天统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半,又谓之“正”。宋代使用百刻制,“每个时辰折合八刻又六分之二刻。一分为二,则时初、时正各为四刻又六分之一刻。”[6]244而李之藻把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为的是“今减去余分,但作八刻,以便起算。昔梁天监中作历,亦曾用此。”[7]335

我们可以看出,《浑盖通宪图说》沿用一天十二时制,再把每一时一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就把一天分成了二十四小时,对应着星盘的360度,每“时”对应着30度,“初”和“正”分别对应着15度,因此,虽然这里用的“时”这个词仍然是现代概念的两小时,对应的是表盘上的30度,但整个表盘的分度跟我们现代意义上钟表的“小时”相对应了起来。

在《浑盖通宪图说》另外一个地方,利氏和李之藻又用“时”表示四刻,即后来的“小时”:

“右图且以四刻为一时,以便推算。每时共六十分,每刻得一十五分,而以一分为六十妙,一秒为六十忽。”[7]40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浑盖通宪图说》里,“时”表达了两个概念,一个地方表示“一个时辰”,一个地方表示“一个小时”,我们现在的“小时”一词指的就是“四刻为一时”的“时”,为与表示两小时的“时”相区别,于是在“时”的前面加一个“小”,意为小的时。可见“小时”一词的概念正可以追溯到《浑盖通宪图说》里。

《汉语大词典》关于“小时”这个词条目是这么解释的:

时间单位。我国古代每天分十二时,以十二地支依次标记。至近代每时又分为二,适与国外每天分二十四点钟相合,故沿称现行二十四分法之时为小时。

《汉语大词典》用的关于“小时”的书证是清代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里的用例:“一日分十二时,每时又分为二,曰‘初’,曰‘正’,是为二十四小时。”钱大昕关于小时的解释跟《浑盖通宪图说》里的解释一模一样。

“小时”一词的概念来自《浑盖通宪图说》,但当时并没有用到“小时”这个词。到了1653年的《天步真原》中,我们看到了“小时”一词的用例:

月在日前,月加减大,日加减小,平会先到,实会后到,自应时自午而巳辰向后筭三小时。若月减小,日加减大,月在日后,平会后到,实会先到,自应时自午而未申向前筭三小时[16]1645。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意义上的“小时”一词的概念发端于《浑盖通宪图说》,首见书证见于1653年的《天步真原》一书,比《汉语大词典》所引用的《十驾斋养新录》(初刊于1804)的书证早了一百余年。

新加坡学者庄钦永和周清海两位先生合著的《基督教传教士与近现代汉语新词》一书,书中认为《浑盖通宪图说》里把“西方的‘a hour’译为‘时’”[17]136,实际上本文前面已经说过《浑盖通宪图说》的“时”表达了两个概念,一个是中文的“时辰”,一个是拉丁文里的1 hora,而他只提到了把“时”对译1 hora这个地方。此外,《浑盖通宪图说》源于拉丁文本,而非英文。但是庄钦永先生所举的例证来源于《崇祯历书》(1634年),比本文提到的例证早22年。

三、结 语

明末时期传教士为了传教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为表达这些新的概念创制了一些新词汇,有很多词流传至今,但学术界对这些词汇溯源时,往往止于清末,实际上,很多词汇已在明末时期被西方传教士引入到汉语中。充分利用珍藏文献对外来词史进行研究,对正确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及规律、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猜你喜欢
利玛窦天文学时辰
孔门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探索宇宙——天文学的魅力
圣斗士与古代天文学
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
利玛窦、德里格与钱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乐家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Matteo Ricci: 利玛窦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