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梦竹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重庆潼南 402660)
高中生要想在语文学科中成绩更加优秀,还需要从日常习作教学入手,习作能够占到整个语文学科分值的三分之一。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了,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高中语文教师更要加强习作教学,把习作指导工作做细、做实,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训练学生规范的写作,让学生能够在表情达意上更加具有个性,思维更加具有敏锐性,语言也更加具有强烈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快的触摸到作者的内心[1]。习作情感越细腻,表达的效果越好,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文学角度去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练笔时更加认真,在观察社会生活时,更能够深入,找准切入点,分析问题具有独到见解。
任何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习作水平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习作水平却层次性很强,有的学生写出的文章情感细腻,构思巧妙,而有的学生却还找不到写作的技巧,语言不流畅,结构不严谨,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追求高分,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总是想尽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于是,在习作指导中采用套路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固定格式、固定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去读高考满分作文,学习满分作文的写作倾向,造成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了个性。高中语文教师不注重挖掘学生的真情实感,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压抑学生的个体化发挥,为了追求作文分数的最大化,高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经典文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愿、个人经历以及情感体验,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先有深入的阅读,才有了优美的文章诞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够违背这一教学宗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往往将高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在写作教学时,高中语文教师普遍没有对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引申与回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经验,没有构建起阅读与写作的综合性体系,导致高中生在写作时缺乏素材,文章结构不合理、情感不突出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习作方法的引导,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给学生构思写作材料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组织材料和写作结构方面更加具有个性[2]。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指导,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上更加注重事实,把握时代脉搏,学生的写作具有创新性,才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写作手法,教师再去适当的引领,学生才能够在写作道路上越走越宽。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元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力,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思路,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立体感官教学情境。比如,在《美的发现,学习抒情》一课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抒情钢琴曲,或者配乐诗朗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从而实现个性化写作。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敏感的,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特别有独到的见解,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情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带给学生创造美的机会,让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思路会在多媒体资料的引领下飞得更高、更远。再比如,在《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一课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自然美景的影音资料片,使学生在立体的感官冲击下对自然之美产生主观性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力,使学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实践性课堂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增强主体性体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回忆、加工、复述等多元认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能够融入语文当中来,能够让学生捕捉到,写进文章中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做激起学生写作情感的触动者,就像开关一般,能够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与写作方法,同时加强对阅读文本中情感的深度挖掘,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平台。通过对阅读文本的谋篇布局、思路结构、写作特点、好词好句、思想情感等内容的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驾驭能力。另外,在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训练学生从多角度把握作文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综合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总起来说,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习作方法的引导,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的情感更加饱满,写出的文章更加具有语言特色,文章的结构更加独树一帜,能够在构思和立意上具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