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霁亮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是各民族根据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创造出来的,是一种“约定俗成”。文化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语言系统中凝聚着所有文化的成果,它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如日用器具、服饰、饮食等。制度文化是指制度和理论体系,如娱乐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形式等家庭制度、劳动教育等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心理文化是指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比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处于更深的层次上。
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而语言中的熟语更是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特色。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它是一种定型的语言表达形式。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 由于历史的积淀、社会的习用,使得熟语在形式上、意义上、功能上和使用环境上与其他语言符号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熟语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最丰富,所折射的人文世界最精彩,所表达的处事道理最深刻,所反映的世态人心最直接。
中英熟语来自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体现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内涵,它们也正是英语学习、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难点。本文将通过中英熟语的比较来谈谈两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差异,从中看其在各个文化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上的反应及差别。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通过人们制造的各种实物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从来源于衣食住行的中英熟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英两个民族在物质文化方面的民族性[1]。
“衣”,体现服饰文化特征的熟语有很多,比如英语中“be hot under the collar”,它一般是来形容人的情绪,“领子下面都滚烫了”这是多么的愤怒啊! 又如“keep one’s shirt on”,它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表达的是“calm down”要冷静下来的意思。同样,体现汉民族服饰文化的熟语有“绫罗绸缎”“布衣之交”“领袖”等等。
自古来“民以食为天”,中英两个民族都有着大量与食物相关的熟语。英国人以面包为主食,还爱吃黄油和奶酪,爱喝咖啡。于是英语中就有“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饭碗)这样的熟语。还有“big cheese”是指老板、“the cream of the crop”指精英、“one’s cup of tea”是指某人所喜欢的人或物。中国人向来以米、面为主食,但由于不同区域产出的粮食作物也不尽相同,主食的组成也比较丰富。相关的熟语有比如“粗茶淡饭”“生米煮成熟饭”“五谷丰登”“精粮合口味,粗粮润肠胃”等等。
“住”对中英熟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西方民居一般都是独立成院,周围围起篱笆或栅栏,所以英语中就有“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好篱笆成就好邻居)。还有“sit/be on fence”表示保持中立、持观望态度、“No fence against ill fortune.”意思是无法抵挡厄运的到来。而中国的建筑特色是“亭台楼阁”,如“勾心斗角”这个成语便能体现汉民族物质文化的特色:心是宫室的中心,角是宫室的檐角;勾心斗角是总共建筑的一种工艺,后来指宫室建筑的精致工巧,再后来就指人与人之间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最后是衣食住行中的“行”:交通。英国的工业化比较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普及也比较早,这在英语的许多熟语中就能发现。如“Drive someone up the wall”指的是惹恼某人,使某人抓狂;“Off the beaten track”意指很少有人去的地方;“To be in the same boat” 指的是处于同一种情况中,通常用于不愉快的情况。而汉语中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几乎没有,比如汉语中表达“溜须拍马”有个惯用语“抬轿子”,因为中国古代乘坐轿子是身份地位钱财的象征。还有一些成语中的“车”是指马车、牛车等用动物拉的车子,如:“车尘马足”“车马盈门”“马如游龙”和“车驰马骤”等等。
制度文化也称习俗文化,是指各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风俗习惯。如:娱乐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教育、道德、风俗、法律等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比起物质文化层次来,各个不同民族的制度文化的差别更明显,这一点从熟语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英语中有一些来自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活动中的熟语,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民俗风情[2]。如“ring a bell”是“使人回忆起”的意思,“for a song”用来表示买或卖出非常便宜的东西,“blow your own trumpet”指吹嘘自己的才能和成功。同样,中国
音乐也有着悠久的传统,汉语中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成语,如“金声玉振”“丝竹管弦”“五音六律”等。与戏剧相关的成语有“粉墨登场”“生旦净丑”“锣鼓喧天”等。
熟语能映射出不同文化下婚姻等方面不同的民俗风情[3]。英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婚礼通常在教堂举行。婚礼仪式中新娘需由父亲陪着沿着走道走向圣坛,因此“walk down the aisle”(沿着教堂走道走)便表示“结婚”,因此习语“go down the aisle”和“take someone down the aisle”意思是“娶某人”“和某人结婚”。又因为以前英国人流行戴帽子,与人打招呼时为了表示敬意常常需要脱下帽子,“take off one’s hat to some”就有了“向某人致敬”的意思。同样,从汉语成语中也能看出中国古代的民俗风情。“结发夫妻”源于古代风俗:古代男女成年时要举行成年礼,之后都要束发,结发夫妻的意思就是初成年时结成的夫妻。“分庭抗礼”说的是古代会客时宾主分处庭中两边落座以表示平等对待。
心理文化又称为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示出来的,既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信仰,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属于隐性文化,而心理文化比起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来,更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宗教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认识,它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从熟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
英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创造并管理世界,因此英语许多熟语被打上了这一宗教信仰的烙印。如中国人说“幸好”“谢天谢地”,英国人说“Thank God”;中国人说“祖宗保佑”,英国人说“God bless you”。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许多句子和短语也成为英语中的熟语被广泛使用,如“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old Adam”(本性的罪恶)、“all things to all men”(八面玲珑)等等。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汉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语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具有了社会含义,汉语里便出现了大量来自佛教或与佛教相关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如:“借花献佛”“五体投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对中国古代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汉语熟语中有如:“灵丹妙药”“点石成金”“道骨仙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
“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个历史故事或是一篇古典文学作品。”来源于神话、寓言、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的熟语,有着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甚至连本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如果不了解这些熟语的历史背景及出处,也很难弄清其真正寓意,更何况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如汉语中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等;英语中的“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赴汤蹈火)、“rain cats and dogs”(狂风暴雨)等等都出自历史、神话等文化创作中。
还有一些熟语出自文学作品,莎士比亚戏剧对英语习语的影响巨大,如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more in sorrow than in anger”(悲哀多于愤怒)、“Much a do about nothing”(无事生非)等等。汉语中“老骥伏枥”“以逸待劳”“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有的来源于古代诗词,有的来源于经典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着具有特殊语义的熟语,反映了各个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4]。比如,每个民族对某些动、植物所赋予的联想和感情是不同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将某些动、植物与某些品质、特性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某种爱恨情感或褒贬态度。这种从历史上沿袭而来,并没有科学依据的主观情感色彩在熟语中逐渐固定下来,使其有了联想意义或称文化附加义,从而使另一文化背景的人感到费解。比如英国人对狗的联想就与中国人不同。英语熟语中的狗会令人联想到“贫穷、可怜”,如:“lead a dog's life”形容人过着贫困潦倒、惨不忍睹的生活,“dogtired”(筋疲力尽),“work like a dog”(卖命地工作)。而汉语熟语中的狗令人联想起“势利眼”,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中国人对“竹”和“玉”有特殊的感情,如“势如破竹”“胸有成竹”“冰清玉洁”“金科玉律”等等。这些词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无法体会其中喻义。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熟语表现的是浓缩的文化,同时它又受文化制约,且越是层次高的文化对其制约性越是显著,有很多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生活的,以及语言习惯的因素交织在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将有助于对中国学生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