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军嫂,扎根鹤乡

2021-12-29 00:00:00郭岩
军嫂 2021年4期

2020年8月,李温温一家

李温温山西长治人,汉族,1984年10月出生,2008年11月入党,2009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白城师范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教工支部书记,工学博士,副教授。近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EI检索论文6篇、核心论文3篇,有授权专利10项。2009年12月结婚。

丈夫刘石,吉林长春人,63856部队某室主任、工程师,荣立三等功1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有授权国防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7项。

李温温和刘石是河北工业大学的同学,一个是地方生,一个是国防生。

2007年,大学毕业后,刘石被分配到63856部队,李温温考取了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2009年,李温温从天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收到了上海、北京和山西太原等地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工作邀请,但是她最终选择去刘石所在的部队驻地,入职白城师范学院,成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当年底,与刘石结婚。平日里,李温温五点半下课,部队的通勤车5点40分经停学院门口——10分钟时间,她从教室一路赶到校门口乘车……生活过得忙碌而有规律。

刘石在生活中“大条”,但对工作、对科研细致、耐心、热忱。同时他也知道,李温温心中一直有个科研梦,便鼓励她继续深造。李温温利用工作和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学习,2011年考上了吉林大学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她每周在本学院给学生上完课,就坐火车去吉大的实验室。2013年底,李温温怀孕了。为了不耽误学业,她继续坚持每个月坐火车往返于长春和白城。当时两地没有通高铁,单程需要五六个小时。

2014年8月,他们的孩子出生。那段时间,刘石参加试验攻坚3个月,博士三年级的李温温“一人顶多人”。原本,月子里李温温母亲过来照顾,但母亲烧水时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也得休养,所以,李温温白天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晚上哄睡孩子后再做家务、整理实验数据、写论文……每天仅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让李温温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一个月瘦了4公斤。

怕丈夫担心,李温温每次都把掉落的头发用纸包好再扔,但刘石还是发现妻子头发少了很多。他很心疼地说:“媳妇,你为咱们家付出太多了……”

李温温反过来安慰他:“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等毕业后就好了,反正掉了还会长。”

最终,论文成功发表在《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让李温温很欣慰。

李温温博士毕业以后,重庆某知名高校向她发了入职邀请函。她深知,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而言,30多岁正是黄金年龄,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她煎熬一周,权衡再三,放弃了这个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机会,还是决定和刘石一起扎根白城——一个被称为鹤乡的地方。

李温温认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应该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自掏腰包为学生购置实验所需的耗材和工具,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全国各地参加学科竞赛。

2016级学生赵天,从大一进入学院设立的实践创新基地开始,李温温便带他参加各种学科竞赛。2017年9月,赵天和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吉林赛区),为了解决一个硬件问题,李温温带着赵天连续三天三夜“泡”在实验室,实在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会儿。那次比赛,他们团队获得了吉林省二等奖。次年,他们团队又上一层楼,取得了吉林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2017级的徐家裕和陈木根,也是李温温辅导过的学生。他们在2019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白城师范学院在此类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除了用心带学生外,李温温深入调研吉林西部农业机械化的不足和需求,将研究重点瞄准了除草机械的研究。2020年,她立项吉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项。因为在研究领域内取得的成绩,李温温受聘为吉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并入选白城市科技人才专家库,参与科技项目评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部队营区实行封闭管理,刘石吃住在单位不能回家,李温温则开始了在家边工作、边照顾孩子的生活。当她进行网络教学的时候,儿子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玩。也许因为耳濡目染,以至于孩子的嘴里时常蹦出“二极管、三极管、鸢尾花数据集”等专业词汇。由于教学效果显著,李温温的《机器人学习与人工智能》成为全校唯一入选吉林省高校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典型案例的课程,在全省进行了成果推广。

有时,李温温必须回单位处理事情,只能暂时把6岁的孩子独自安顿在家里,儿子懂事地说:“妈妈,我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这让李温温既欣慰又心疼。

由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李温温多次被评为白城师范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33岁就晋升为副教授,35岁被任命为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

李温温和刘石是彼此的骄傲。李温温获吉林省“最美军嫂”之后,刘石激动地给她写了一段“颁奖辞”,并深情地念给她听——

“牵着手,从校服走到婚纱,从黄土高原来到黑土地,从二人世界变为三口之家,从军功章背后登上舞台中央……我的温温老师,在这第二故乡,在这三尺讲台,一站已是十几个春秋。但十年饮冰,未凉热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今天,你这朵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开着的花,终于可以绚烂地绽放。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