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徽军徽 相映成辉

2021-12-29 00:00:00刘永丽
军嫂 2021年4期

2021年3月29日,刘永丽在吉林省“最美军嫂”发布仪式现场。摄影/荣城

刘永丽吉林通化人,汉族,1973年10月出生,1994年10月参加工作,现为通化市监狱四级警长。获嘉奖4次,曾获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先进个人”,通化市“三八红旗手”“十大好军嫂标兵”等荣誉。2003年3月结婚。

丈夫肖锐,吉林农安人,某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荣立三等功4次。

我是一名监狱警察,更能理解军人所担负的职责使命。走进了军人的世界,也意味着成为半个兵。

年轻时,我对军人的认识多是通过一些文学作品,看到更多的是英姿飒爽,然后心生崇拜。但生活毕竟是生活。第一次感到军嫂的不容易,是在2003年12月,当时正赶上预产期,爱人却要到边防部队蹲点调研。

“老人不在身边,家里需要人手;宝宝出生,爸爸这个时候应该在……换个人去不也一样吗?”

爱人临走前,我哭了大半个晚上。哭过之后,还得理解。每次孕检时,他都没法抽身陪我,即将临盆,依然是我一个人硬撑着打车去了医院。在爱人到边防的第四天早上,孩子出生了——当天下午他匆匆赶了回来。对他来说,没能亲眼见证孩子出生,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2006年6月,我要到长春出差。当时部队组织军事训练大比武,爱人作为骨干参加封闭训练,不能回家。为了不让他分心,我没有告诉他出差的事,而是抱上年仅3岁的孩子,带上给孩子蒸鸡蛋羹的电饭煲,坐着长途汽车到长春,待了两三天,完成了工作任务就返回了通化。两地分居,是很多军人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2010年4月,爱人从通化调到长春工作。那时孩子刚上小学,为了接送孩子和上班两不误,我像部队一样,搞起了严格的一日生活制度:从起床、买菜、做饭,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都精确到了以分钟计算,一天仅手机闹钟就起码设定四五次。

怕孩子到校晚了,起床时间一再提前;怕闹钟万一有问题,醒后快到点了就不敢再睡了……至今还有时间焦虑的毛病。孩子睡了,我还要带着一天的紧张疲惫忙活家务。男孩需要父亲的陪伴,这是妈妈代替不了的。可没办法,我只能自己扛。我常给儿子讲男子汉的责任担当,让他健康、快乐成长。

一个人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挺住了,一切就过去了。2010年10月的一天,我父亲去辽宁大连,半夜的车,我去送站。因为走得急,忘记带家里的钥匙,孩子睡熟了,我回来后没敲开门。附近就有招待所,可我担心孩子醒了找不到我害怕,便穿着单衣在楼道里一直坐到天亮。孩子醒后开了门,我骗他说,妈妈早上起来买菜,忘记带钥匙了。

爱人在外地工作时,每当听别人聊到逛街、购物、美容时,我心头会有一丝丝忧伤。特别是每次看着爱人离开家门、渐行渐远的背影,牵挂、不舍、委屈的泪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打湿脸颊。有人劝我:别那么要强,挺不住了就告诉他。可我总是想:军人家庭不都这样吗?

2015年,爱人从长春调回通化,我们一家再次团聚。

2013年4月,刘永丽一家

我的工作单位环境特殊,需要政治上高标准,业务上高水平。这些年,我干过不同岗位,都是细活和较真的事,容不得半点差错。一个数字背后折射的是作风,一句话说不好就会产生大影响。有时为了弄准一个数据,打电话、跑科室、查记录,逐人逐事逐表核对。为建立好执法档案,一本本卷宗过,一趟趟往人事局跑。人事档案只能借阅,对需要摘记的内容,我就一点一点用手抄……

2021年初,通化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单位实行备勤工作制度,一上班就有一段时间回不了家。爱人在部队实行封闭管理,儿子正在上高三,如果我提出困难,领导肯定会考虑。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岗位职责,你不顶上去,别人就要为你分担。就这样,我没有把困难告诉任何人,默默地挺了过来。儿子如今正在备战高考,我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尽力为他做好保障。

非常荣幸获吉林省“最美军嫂”,2021年3月29日举行发布仪式的这一天,恰巧是我和爱人结婚18周年纪念日。当我站到领奖台上,更加坚定了信念:和军人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要做生活里的“军人”,无愧于“最美军嫂”的荣誉。

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