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波辽宁开原人,汉族,1977年11月出生,1998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入党,现为四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科员。其家庭曾获“四平市文明家庭”“吉林省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等荣誉。2001年4月结婚。
丈夫谷艳阳,吉林镇赉人,陆军某预备役团团长,荣立三等功4次。
至今,宋波仍清晰地记得2000年1月第一次带谷艳阳见父母时的情景。一见面,宋波父亲便询问谷艳阳是否到辽宁开原某中学里讲过国防教育课,谷艳阳被问得一时发蒙。哪知,宋波父亲拿出一张合影:里面真的有他和谷艳阳。
原来,宋波的父亲是一名老兵,退役后回到开原某学校任职。一年前,学校邀请驻地某部为师生上一堂国防教育课,授课人正是谷艳阳。谷艳阳一进家门,父亲便觉得面熟,接着便认出了他。这样的机缘巧合,让一家人津津乐道。
对于军人,宋波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的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老人勤勉、严厉的作风深深影响着她。最初,宋波倒没有想着嫁给军人。1999年9月,一名老同学说要介绍谷艳阳时,她没有马上同意见面。但热心的老同学干脆把谷艳阳带到她面前,于是她勉强同意“处处看”。
不久,两人在公园散步,走到一处上坡路段时,看到一名拾荒的大娘正吃力地蹬着三轮车。谷艳阳想都没想就上前帮着推车,那一刻,宋波觉得谷艳阳靠得住。
2001年4月,宋波和谷艳阳结了婚。婚后第二年,谷艳阳从辽宁开原调到吉林白城,他们开始了近10年的两地分居生活。
2005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谷昊璘出生,给家庭增添了快乐,也加重了宋波的“担子”。2011年,宋波舍弃自己热爱的医生工作,随军到了白城,被安排在民政局工作。没想到两年后,谷艳阳又从白城调到四平。为了来之不易的家庭团聚,宋波再次随军调动。每次调动,宋波都把姥姥和母亲带在身边。如今姥姥已经90多岁,母亲年近古稀,宋波家里家外一手操持,祖孙四代其乐融融,被单位和邻里传为美谈。
2016年,宋波怀上了二胎,依然是自己做饭、去医院孕检,独立照顾家庭。2017年1月的一天早晨,她突然感觉到肚子不适,情急之下赶紧给丈夫打去电话。当时,谷艳阳忙得走不开,宋波说:没事,我自己能行,生孩子你又帮不上忙。
宋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判断,也保持几分从容。她对母亲和姥姥说:“让昊璘陪我去医院检查一下,你们身体不方便,先不要急着到医院。”
11岁的昊璘知道妈妈要生孩子了,显得有些慌张,不知怎么办。宋波给他打气说,不要怕,妈妈以前是妇产科医生,没事的。
宋波把准备好的孕产必需品让昊璘拿着,母子俩打车去了医院。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陪着妈妈到医院分娩,医生见状不解地询问:“你爸爸在哪里?”昊璘淡定地回答“爸爸是军人”。等谷艳阳赶到医院时,昊璘告诉爸爸:妈妈已经生了,是个弟弟。那一刻,谷艳阳心里五味杂陈,眼里一片潮湿。
昊璘幼时,性格有些腼腆。为了培养儿子学会独立、勇敢,宋波经常鼓励他和邻里小朋友一起玩耍。一有时间,她就会带着昊璘参加一些体育竞技项目。慢慢地,昊璘在运动过程中不仅强健了体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宋波还经常教育儿子,爸爸是军人,不能时常在家,你是家里的男子汉,要做家里的顶梁柱。如今昊璘阳光乐观,懂事明理,不仅体谅父母,时常分担家务,而且还经常照顾弟弟。
结婚20年,宋波和丈夫从来没吵过架;两地分居时长累计10年,宋波从来没抱怨过一句;两次调动工作,她也不怕从头再来。工作几次变化,宋波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2020年9月,她被调整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军供站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来往四平军人的饮食保障。刚接手时,她感到工作头绪多、流程杂,一天下来“脑袋里一团糨糊”。
不服输的宋波,把当医生时的严谨细致带到新的工作中,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学习政策、规定,逐项逐条理解吃透,不懂的地方就记在本子上,第二天向同事求教。仅用一个月时间,她就吃透了相关精神,熟悉了办事流程,成为单位年轻人和服务对象口中热心、能干的“宋大姐”。
宋波干事业用心,家庭也“经营”得有声有色——其家庭先后获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吉林省最美家庭”……诸多荣誉见证了她为丈夫撑起了一个稳固、温馨的后方。得知自己获2021年吉林省“最美军嫂”时,宋波说,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军嫂“分内”的事,比起其他军嫂,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作者为吉林省陆军预备役某团股长)
编辑/张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