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吉林白山人,汉族,1975年11月出生,1997年7月入党,1998年1月参加工作,现为长春市南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负责人。2001年5月结婚。
丈夫李皓,内蒙古根河人,武警吉林总队某支队支队长,荣立三等功8次,2010年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吉林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与爱人长期两地分居的军嫂,往往是心在两处——一边操持着家,一边牵挂着部队。
我和丈夫李皓相识于1995年8月21日。那时,我读中专三年级,他刚刚从武警吉林总队白山支队考入军校。我们恰好在白山开往长春的火车上相对而坐,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彼此打开了话匣子。火车到了四平,他把写有通信地址的字条塞给我:“希望你能给我写信,咱俩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之后的书信往来中,我们慢慢确定了恋爱关系。
军校毕业后,他回到武警吉林总队白山支队担任排长,我被分配到吉林省林业幼儿园当老师。为了缓解相思之苦,我只能利用节假日乘车数百公里,到部队去看他。每当看到官兵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我就感到心疼,总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每次到部队我就成了大忙人,不是给战士们洗衣服、缝被子,就是帮着炊事班做饭、腌咸菜……我腌制的辣白菜、萝卜条、辣椒酱虽不起眼,但官兵喜欢吃,端上桌总被一抢而空。我还教炊事班的战士做各种小菜——这样,他们的餐桌上就会多几道与众不同的下饭菜。
2001年5月,我赶往部队驻地和李皓结了婚。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我们当时买不起房子。即使我怀孕了,也依然住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经过共同努力,2008年底,我们终于在长春买了房,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2010年7月,白山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时任教导队大队长的李皓带领队伍迅速投入抗洪抢险任务。当时我正好放暑假,听说官兵在饮食方面有困难,我自掏腰包购买了100箱矿泉水,还有一些熟食和面包,租一辆车从长春出发将东西送上一线——瓢泼大雨和泥泞道路,都无法阻挡我。
得知部队营区被洪水倒灌形成内涝,积水有齐腰深,一楼物品全部被泡,留守的战士根本忙不过来……我立即组织亲友一起去“抢救”浸泡在水里的被褥、衣物等,随后又帮他们晾晒、缝补。战士们都说,要是没有嫂子,他们的家当就全废了。
生活中,我对丈夫的缺位早已习惯。但一次可怕的经历,让我至今心有余悸。2013年10月的一天,我独自带着10岁的女儿在家。凌晨两点多,我在睡梦中感到卧室的阳台上有响动,惊醒后发现阳台上有个黑影。我先是蒙了一下,而后反应过来——家里进了贼!我不顾一切地抱起女儿,冲出卧室、从屋外锁上房门,边打电话报警,边开窗大声呼救。我家在二楼,小偷吓得惊慌失措,大概是又从阳台翻走了。我瘫坐在地,抱着女儿失声痛哭。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恐惧和无助!
事后思来想去,我决定对丈夫隐瞒此事。直到有一次,女儿搂着爸爸的脖子说:“妈妈和爸爸一样勇敢,她能吓跑小偷,保护宝宝。”丈夫知情后倍感心疼和自责。我却轻描淡写地说:“我能行,你放心吧。”
在丈夫面前,我总是掩饰着孤独和无助,其实那次遭遇以后,我至今保留着睡觉时在枕头下放一把菜刀壮胆的习惯。但两地分居20年来,我从未对丈夫有过一句抱怨。
2015年4月,丈夫调到白城工作,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远了,我的牵挂也更多了。每逢春节,我都带上礼物到部队与官兵一起过年,包饺子、唠家常、搞联欢,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除夕夜,为了让忙了一年的战士们好好过年,我会和丈夫一起站“夫妻哨”。与他肩并肩站在一起,眺望万家灯火,我更加懂得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我眼中幸福婚姻的模样,是生活中举案齐眉,在默默相守中收获甜蜜;事业上并肩前行,在相互扶持中收获成功。2016年5月,我从吉林省林业幼儿园调入长春市南关区残联工作。同年8月,我担任“最好的未来”——南关区残疾人公益晚会“总导演”。演出结束后,受到省、市残联的肯定。次年,我担任南关区残联康复科科长,所承担的精准康复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主持开发的南关区残疾人远程康复服务平台,在全国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会议上获得中国残联表扬。
2019年9月,我调到长春市南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次年,我负责“重庆路双拥示范商业街”创建活动,历时4个月,调动餐饮、服装、金融等20个品类、200多家商户,参与到对军人、军属进行“身份优先、服务优质、消费优惠”的“三优”活动中,惠及军人及军属30余万人,受到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高度赞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连续4年被南关区评为“优秀工作者”。
每当看到干部转业、老兵退伍面临迷茫和选择困难时,我便从心里替他们着急。于是我发挥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的优势,热心为官兵宣讲退役政策,提供就业指导,让他们以最快速度适应地方生活。通过我的讲解和帮助,很多干部转业到地方后,根据自己的专长找到了适合的岗位,很多战士到企业就业后,成为业务骨干。
军嫂是一个身份,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精神。我已将自己融入绿色方阵,做钢铁长城的坚实后盾。就像我对丈夫说的那样:“家里有我你放心。你向前冲,我为你助威呐喊,是你冲锋陷阵的号角;你凯旋,我为你举杯庆功,是家中永远亮着的那盏灯。”
编辑/牛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