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结构对城乡消费二元性的影响作用

2021-12-29 02:05周结刚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财产性家庭收入转移性

周结刚

(中共安徽省望江县委党校,安徽 安庆 246200)

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处理好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收入结构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与市场供给条件下,收入结构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具有时期与地域差异,导致相关研究对两者关系的变化并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如:侯石安、赵和楠认为,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存在着明显差异,收入结构的差异又决定着城乡居民的不同消费选择。[1]胡日东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居民消费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对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具有关键性作用。[2]李江一、李涵认为,城乡收入结构的不同对居民的消费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会对基础性消费造成抑制作用。[3]易行健等认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对消费支出表现出差异性作用,城镇收入与支出表现出同步增长,而农村消费则相对滞后,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对城乡消费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4]江国才认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对消费支出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其对不同类别的消费支出表现出差异性影响作用。[5]由此可见,收入结构的不同是居民消费习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在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实证考察不同收入结构对城乡消费需求的影响差异,为城乡收入与消费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一、理论模型与数据说明

面板数据模型综合了时间序列与截面模型的优点,能同时对时序与个体效应进行控制,有效降低由于截面差异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一般的设定形式为:

Yit=αXit+βMit+eit+μit

(1)

式(1)中,Y、X即分别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家庭收入类型,M为拟引入的控制变量,e与μ为常数项与残差,i与t为时间序列与个体效应项。在式(1)中引入反映截面差异的公式i,从而能够在反映变量间时序变化的同时有效控制截面差异。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拟对城乡家庭收入结构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分析,家庭收入通常可以分为财产性、工资性、经营性与转移性收入四类,[6]因此可以将式(1)转换为式(2)与式(3):

(2)

(3)

式(2)、式(3)分别反映的是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类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Xit,1-Xit,4分别为不同类型的家庭收入来源,city与rural分别反映城镇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水平一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反映家庭收入结构对城乡消费的影响差异,本文对2005—2017年我国31省城乡家庭收入结构与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鉴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分别采用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此外,将产业水平、GDP总量与城镇化作为控制变量,①另外,产业水平采用原序列,其他变量均作对数处理。表1和表2分别给出2005—2017年31省城乡家庭收入与消费的均值统计结果。

表1 城镇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描述统计均值

表2 农村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描述统计均值

由表1可知,2005—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其中:工资性收入在各类收入中处于最高水平,在2013—2014年呈小幅下降,其增长过程中出现中

断;经营性收入增长相对平稳;财产性收入在2013年以前保持微弱的增长状态,2014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转移性收入的变化并不平稳,2013年前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变化,2014年后又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

由表2可知,2005—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工资性、经营性与转移性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增长趋势较为一致;财产性收入在2005—2013年总体上是缓慢增长,2013年以后缓慢下降,说明我国工资性、经营性与转移性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关系更为密切,而财产性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相对微弱。

二、实证分析过程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fisher-ADF法进行检验,这一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检验结果的有效性相对更高,具体的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fisher-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在原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中,只有城镇消费支出、城镇工资性收入与GDP满足了平稳性要求,其他变量并不平稳(5%水平);一阶差分后的所有变量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即各变量符合同阶单整的要求。

(二)面板协整检验

从上述分析中已知各变量均符合平稳性要求,但对于不同变量组合的平稳性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协整分析是对变量关系平稳与否的重要检验,研究采用统计检验力较强的Kao检验方法进行协整分析,表4中,模型1与模型2分别为城乡家庭收入结构、消费支出与控制变量的协整检验结果。

由表4可知,模型1与模型2的Kao检验的统计量均在1%水平上达到显著性,即两模型中选取的各变量均存在着长期协整性,可以做进一步面板回归分析。

表4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估计结果

(三)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根据式(2)与式(3)分别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面板回归估计,为了更好的控制我国省域间的截面差异,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表5中,模型3与模型4分别为城乡收入结构对消费支出影响的具体结果。

表5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由表5可知,模型3与模型4的估计结果较为理想,两模型的拟合度较优,说明模型中选取的变量较为合理,估计结果有效。首先来看城镇居民收入类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财产性与工资性对消费支出均在1%水平上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经营新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则在5%水平上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再来看农村地区的情况,农村财产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性、经营性与转移性收入对消费支出均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每提升1个百分点分别可以带动消费增长0.188、0.139与0.148个百分点。

对比城乡不同收入类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发现,财产性收入对城乡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在于,财产性收入所依赖的交易行为与场所主要发生在城市区域,并且已经成为很多城镇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在农村地区财产性收入缺乏良好的经济基础,这也是农村财产性收入对消费支出影响作用微弱的重要原因。工资性收入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城镇居民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通过交换劳动力获得报酬,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这也就解释了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作用相对较小。[7]经营性收入对城乡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差异明显,原因在于城镇是我国小商品服务行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从事商品销售的人员与企业相对较多,这也决定了在城镇地区从事商品经营活动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破产、倒闭等现象业较为普遍,因此不同家庭的经营性收入并不是稳定增长,这也导致其对消费支出不存在促进作用,甚至在部分经济环境较差的地区,用于生产经营的收益难以弥补成本支出。转移性收入仅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农村也是贫困问题发生的主要区域,地方政府用于社会救济、扶贫等方面的资金拨付也以农村地区为主。

三、结论与建议

研究在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家庭收入结构对城乡消费二元性的影响作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类型的家庭收入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着明显差异,财产性、工资性收入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营性收入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出相反作用,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

综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阻碍,充分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村居民进城务工同时注重改善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经济带动作用与就业效应,拓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其次,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实际,逐步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城镇居民的税务负担,鼓励企业落实好绩效工资体系,为居民工资收入的稳步增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建立健全扶贫专项资金的拨付机制,提高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水平,促进贫困户的稳定脱贫与消费增长。

注释:

①产业水平、GDP总量与城镇化分别采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各省GDP、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

猜你喜欢
财产性家庭收入转移性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十三五”渔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论盗窃财产性利益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转移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逆向调节机制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