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 重庆涪陵 408000)
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在其代表作《项脊轩志》中,将对世道人心的洞彻、人情冷暖的感喟,掩映在一悲一笑、一草一木中。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线索,叙说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和“百年老屋”项脊轩的沧桑变化,回忆了家庭生活的琐屑往事,极富有人情味。人生之有常无常,悲欢离合尽在其中,归有光一生坎坷颇多,足迹涉猎不广。晚年一直郁郁不得志。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曾经的项脊轩狭小、破陋、阴暗,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半墙朴素至极,也唯美至极,桂影斑驳,风情万种,珊珊可爱,美得清幽、生动,美得情趣盎然,美得充满诗情画意。在这里,作者“偃仰啸歌”“冥然兀坐”,读书休息;在这里,作者听老婆婆讲母亲的往事;在这里,作者感受祖母的关怀;在这里,作者和妻子闲谈家事,小小的项脊轩成了作者个人和家庭生活的见证者。特别是在这里,这间书斋陪伴归有光走过了青少年的读书时光,使胸怀大志的归有光感受到的是一种岁月静好、前程似锦的美好人生。我们知道,百年老屋虽加修葺但仍狭窄简陋,但归有光胸中一直有通过科举光耀门楣的人生理想,因而身居陋室而能甘之如饴。
回想归有光的人生经历,归有光虽饱读诗书,才华不菲,跌跌撞撞奔走了40年,始终没有跨过“科举”这一道坎,始终没有走上“学而优则士”的道路。他为什么能卯足劲、坚韧不拔地考40年?在那样一个时代,只有通过科举,才能功成名就,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笔者认为祖母地期待也是其追求仕途地源动力,归家是吴中的大性,世代都是书香门第,很多归家子孙都没有考取功名,在家里人看来,考取功名就意味着能恢复祖上昔日地荣光,这是对家族地责任和传承。文章写祖母地一些句子,形神兼备,如见其人。“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此句把祖母爱怜期待、满心欢喜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离去时,祖母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用手轻轻把门关上,过了一会又拿着一个象笏过来道:“儿之成,则可待乎?”看似简单的动作和简洁的话语,却蕴含着祖母深切的叮咛和关怀,表现出长辈因长久无人光宗耀祖而寄托希望于子孙的一片殷切心情。然而事与愿违,付出满腔心血,换来的是母亲已去,祖母已逝,而自己名落孙山,觉得愧对先人,辜负了祖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痛苦之情油然而生。男人对于功利得失,可以一人担起,可亲人不在,一事无成,那一份悲凉足以让他彻夜难眠。回顾往事,项脊轩中祖母亲切的情景如在昨日,这导致作者胸中激流澎湃,“长号不自禁”,何以重振家业,回报祖母的满腔期待?
归有光考了八次都没有考上,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科举之路,在他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此时年已60。因为是三甲,不能授大的官职,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当知县。一心想学习两汉循吏的他做官廉洁刚正。在长兴工作的两年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但因此得罪了当地的世家大族后被调至顺德通判。造化弄人,命运给予他的远远不是他想要的,黑暗的社会阴影时刻笼罩在他的心头。以他的才华倒不是他真的考不上,因为明朝科举场上舞弊之风甚盛,得有大人物依附才有可能出头之日,只是他耿介正直、不事权贵,绝不想从旁门斜道挤身仕途,八股科举取士带来的切肤之痛让他终身难忘,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临着外界的种种压力,面对考试期间大儿子与妻子都相继离他而去,尽管生活更加艰难,但归有光不屈服于权势,凭借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命运抗争。
在这样的科举制度之下,少年早慧、才华横溢的归有光,很早就开始了他曲折的科举进仕之路。归有光对于科举怀有复杂而矛盾的情感态度:他一方面期望通过科举考试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儒家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的科举制度已经千疮百孔,场屋内外业已是一片乌烟瘴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功能。此时的他是痛苦的,他自己认为选拔人才应当注重对其经世致用能力的考查。科举独重之弊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培植了不以政治才能而以科举出身为选官和提拔标准的恶劣风气。对于这种状况,归有光对此深感忧虑,甚至是深恶痛绝的。而他认为选拔和任用官员“当论其人之才不才,与其事之治不治,不当问其进士非进士也”,科举出身的高低不应当成为士人仕途进退的唯一标准。然而,以科举出身论人才的风气,不仅左右着到士人官员的选用,甚至已经影响到时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
人生不易,能够在困顿潦倒中,他这种随遇而安,不怕挫折,能在逆境中不断完善自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