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晓杰, 林 杨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党治国理政的实践要求,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创新性地提出了“依规治党”的新主张。围绕“依规治党”提出许多内涵丰富的新思想,形成了习近平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坚持依规治党”已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依规治党也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深入理解并研究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首先应该明确何为依规治党。由于依规治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经典文献较少,对依规治党内涵的界定尚存在一定分歧,关于其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依规治党之“规”包括党章、制度、国家法律等正式规矩和非正式规矩。王雪梅从依规治党话语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将其与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联系起来,认为依规治党之“规”应该包括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宪法与法律两层含义。依规治党就是各级党组织机构和党员领导干部以法治精神为根本原则,按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来确定党的权力,规范权力运作,约束全体党员行为,使其依照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来从事相关活动,维护党规党纪权威,严守党纪要求和底线[1]。谢仁海、吴家驹认为,依规治党的根据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以及不成文的政治规矩[2]。蔡志强认为:“依规治党首先是党通过制度改革实现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它包含着党在宪法与法律框架内运行,也包含着党依据法律和党内法规体系处理党与国家、党与社会、党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3]
第二,依规治党即是依党内法规来管党治党。蔡文华指出依规治党所依之“规”即为党内法规,其包括以党章为根本,内含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在内的行为规范,并将依规治党定义为:“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着力于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自觉执行相关制度,促进执政领导体制的科学化。”[4]王平、付秀荣通过对比分析习近平关于“党的规矩”“党内法规”的相关论述,认为党的规矩和党内法规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但党的规矩更具有广泛性。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规范的刚性、呈现的形式以及内容范围上与党的规矩还是有所不同的,党内法规不应该包括党的规矩中的国家法律,依规治党所依之“规”即为“党规”[5]。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理论,任何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凭空的,而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现实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产生的背景,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以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建设为背景展开研究。蔡文华指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然要以党内法规管党,而在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中也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依规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结果;同时依规治党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依规治党作为一种新的话语表述和党建新理念,加强和完善了党的建设的指向性和发力点[6]。
第二,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展开研究。宋功德认为,党规制度带有鲜明的历史胎记,党规制度的调整对象、安排动力与阻力、问题答案、知与行、要求与条件都是现实的。因此,要从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战略高度加强党规制度建设;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切实解决治党治国的突出现实问题;要顺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需要[7]。
第三,从世情、国情、党情产生的新变化的角度展开研究。世情方面,我国改革开放的范围和幅度不断扩大,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内、对外均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国情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然开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伟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而依规治党是保证党的权威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党情方面,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新的历史时期,应以更高的标准约束和管理党员[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相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依规治党思想,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的长期实践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系统梳理关于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对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依规治党的论述。曹萍、张学昌指出,依规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阶级性与纪律性的统一,依规治党是维护纪律性的本质要求,是巩固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依规治党的理论观点包括:党规的定位、制定、实施和监督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9]。范美香、双传学通过系统阐述毛泽东对党的纪律建设重要地位的认识及其对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的概括,得出“依规治党是对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原则的发展和深化”的重要论断[10]。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法治思维。王鑫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思想要求依规治党。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但也承认统治阶级内部存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需要法律进行调节,作为团体的中国共产党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因而需要依规治党[11]。也有学者认为列宁运用法律武器惩治党内腐败的相关理论是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列宁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力图从根源上杜绝腐败问题。
第三,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特别重视党规党纪在党自身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规治党思想贯穿中共党史始终。管新华系统梳理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内法规建设的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前党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建章立制并贯彻于实践中;改革开放新时期初步解决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问题,实现了“有法可依”;十八大以来则创新性地初步解决了“有规可依”和“如何依规”的问题,相关论述清晰阐述了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历史发展脉络[12]。
依规治党的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实践中,是党在长期党内法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依规治党”的概念,并在多次讲话中对依规治党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重要阐述,围绕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体系建构说。鲁昕认为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包括理论体系、规范体系、执行体系三个方面。理论体系包括依规治党的价值目标、关键对象、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依法治国的关系。依规治党的价值目标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管党治党,保证党在法治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关键对象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依规治党的规范体系主要从党内法规建设的角度进行论述,即构建以党章为根本、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党内法规的立、改、废,构建能与国家法律良好衔接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治党的执行体系主要包括监督执纪、党内问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开展巡视巡察工作三个部分,体系建构说对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基本内容的概括比较全面,层次分明,逻辑结构清晰[13]。
第二,“四梁八柱”说。宋功德通过研究分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的相关论述,认为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内容包括:治党必依党规、党规必成体系、立规必重质量、执规必动真格四个方面。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靠制度治党,而制度治党的重点是依据党规治党,所以应该科学制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搭建好党内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在党规的设计上应该凸显政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证切实可行和可操作性;在党规的执行上要抓关键少数、注重环环相扣、健全长效机制,他从过程论的角度对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内容涵盖面较广[14]。
第三,内容要素说。汤景业将依规治党的内容解构为依规治党的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价值要素、方式要素四个方面,试图从理论上厘清谁来依规治党,依规治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依规治党以及如何依规治党等实质性内容[15]。王国龙通过分析依规治党的概念指出:依规治党的主体既包括全体党员又包括政党组织;客体是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和不当行为;介体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环体是指依规治党顺利开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只有明确了依规治党的要素构成,才能系统梳理和研究依规治党的逻辑前提[16]。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创造。关于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意义,学者们主要围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理论意义。学者们认为,依规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党的建设规律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江金权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思想是我们党关于法规制度建设理论的最新发展[17]。赵立永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是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新时代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真正含义,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8]。李燕、赵丹凤指出:“依规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实践的思想底蕴和理论渊源。”[19]
第二,实践意义。李君如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视角论述了依规治党的重要意义,认为依规治党有利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党在复杂环境下的健康发展[20]。蔡文华认为从严治党要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入手,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依党内法规来加强党的建设,党既要依法执政也要依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同时依规治党对于解决党内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依规治党是进一步完善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21]。宋才发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指出依规治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依规治党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前提[22]。
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和服务实践,关于推动习近平依规治党实现的具体路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第一,通过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依规治党的实现。蔡文华认为,增强制度执行力是实现依规治党的重要路径,应该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制度执行的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作用,同时要不断增强党员的制度意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激励促进制度的价值认同和文化共识[23]。孙在丽认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依规治党的制度体系,应该落实中央部署,注重顶层设计;要及时清理党内法规,严格执行纪法分开;同时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问责[24]。姜新从完善党内法规的生成机制和提高执行力两方面探讨了依规治党的实现路径。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生成机制方面,应该明确生成原则,优化制定队伍,充实生成环节。在制度执行力的提升方面,应以用人为切入点,以党内监督为保障,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协同推进,更要不断完善党内的救济机制[25]。
第二,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的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强调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关于如何推进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学者们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与分析,着重从分析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之间的相互关系,立足于新时代党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而展开探讨。刘长秋指出,在推动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结合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党内法规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通过党内法规建设推进以德治党,也要通过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依规治党环境[26]。欧文辉从国家治理视域阐述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协同治理的路径,强调党规的合法性与合伦理性、德治与法治、理想信念教育与法治意识教育三个方面的协同推进[27]。鞠成伟认为,将政德融入党内法规体系是实现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的有效方法,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将政德融入党内法规体系,以政德促进党内法规的实施[28]。
第三,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统筹推进。王立峰从实践与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党内法规的衔接和协调,他以法政治学场域理论为依据,认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具有合宪性的依据,因而使得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某些领域具有共通性,实现二者的衔接与协调需要注意以宪法为上,以党章为本。党内法规应具有适度超前性,具备向法律转化的可能性,党内法规要建立自我更新机制[29]。张洪松认为在新形势下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要在承认党规与国法的不同属性的基础上,以新宪法为统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分类分层实践推进的基础上,重点理顺备案审查的衔接联动机制;要进一步提升衔接联动的水平,构建长效机制,通过党规与国法两个子系统的协同运行对衔接联动的主体、权限、程序和步骤等进行规范;推动联合审查全过程全环节制度化发展[30]。
综观十八大以来有关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成果,学界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上都有所改进。很多学者从法学、政治学视角对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展开研究,有些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注重将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与党在反腐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但是,十八大以来,关于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依规治党某个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从整体上研究依规治党的较少;二是对依规治党的概念和基本要素的研究不够系统,相关研究缺乏深层次的学理支撑,尚未构建完整的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理论框架;三是对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的研究不够丰富。今后,学界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深化研究:
第一,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化与拓展,一方面需要深入分析和解读学术文本,另一方面需要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因此,对于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来说,应该多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依规治党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不仅仅是党史党建学的问题,也涉及政治学、法学、历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应该在创造性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立足于本领域的多学科交融的新的研究方法。同时,应加强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实证研究,运用计量统计及大数据的方法,对词频及数据进行分析,科学展现依规治党的发展现状,总结当前依规治党的实践经验,为依规治党在实践中的推进提供事实和经验支撑。
第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研究领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学界应将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中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研究成果。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深厚的现实背景、独特的发展脉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对其理论来源和现实背景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生成的动力和生成的途径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在思想来源方面,应该深入挖掘中国优秀制度思想和规矩思想中的精髓,进一步丰富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
第三,进一步揭示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重要价值。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服务社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要体现学术性和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现实性和应用性的辩证统一。对于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研究来说,我们应该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结合现实热点问题,探究依规治党所具有的新的时代价值。当前虽有学者对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意义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我们仍需将其与当前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联系起来,对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进行清晰定位。强化问题意识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特点,而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手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瞻性认识,是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问题意识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要从现实和实践的角度去研究习近平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