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三部曲

2021-12-29 22:12李鹏龙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园家长

■ 李鹏龙

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正处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其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心态,甚至成为获取成功的关键。

现代家庭结构一般都是一对父母、一个孩子和四个老人的模式,老人一般对孩子比较溺爱,而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而感觉亏欠于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是有求必应,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形成做事磨磨蹭蹭、遇事就退缩请求帮助、意志不坚定等问题。

幼儿时期作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教育中如何紧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及时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已成为当前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重点。笔者从改变、生成、巩固三个步骤来谈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改变:纠正幼儿不良行为

1.家园共育,改变家长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幼儿走进社会之前,父母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家长的行为习惯都会被幼儿看在眼里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模仿,比如有的家长喜欢一直玩手机,幼儿也会经常要玩手机;有的家长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当某次吃饭的时候没有开电视,幼儿就会不好好吃饭;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喜欢看书,幼儿也会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

家长的不良行为会对幼儿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幼儿园应对家长进行专业化指导与培训,让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知识,能正确与幼儿交流。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幼儿的榜样,发挥好模范作用,严格规范幼儿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家风,给予幼儿正面的教育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园和家长紧密联系,应针对幼儿学习与生活习惯进行相互交流、启发和互相促进,基于幼儿健康成长和能力提升的共识,教师和家长积极转变自身理念,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提供支持。

2.家园联系信息化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幼儿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与家长的及时、有效交流。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发掘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优质资源,巧妙结合,构建信息化的家园联系平台,使得家长和幼儿园始终保持紧密联系,有利于教育的持续性。

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及时更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通过视频、语音的形式展示给家长。教师还可以要求家长把幼儿在家中的情况通过群聊发上来,一方面了解幼儿在园外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监督家长的负责任程度,大大增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3.立足幼儿特征

刚入园的幼儿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这一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幼儿的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比如日常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可以统一进行文明礼貌的讲解,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标准,包括吃饭时的餐桌礼仪、幼儿园中对待老师和同学的礼仪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只有从观念上重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才会真正形成。

※生成: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融入一日活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能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与教育教学活动分离,而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早上入园的时候向老师问好,向家长说再见;活动的时候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吃饭的时候认真吃饭,不说话;午睡的时候不与同学打闹;离园的时候与教师拥抱并说再见,等等。

渗透性是儿童养成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习惯的培养就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促使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与建构才得以培养起来的。如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可以在喝水、进餐、游戏中反复进行。

由此可看出,日常生活是幼儿开展养成教育的最佳实践场所,具有范围大、机会多、反应快、幼儿无心理负担,以及针对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的诸多优点。

2.以规则促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来引导幼儿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区域活动中积木的拿取要根据自己使用的情况,用多少拿多少,活动结束后放回原地方;在排队时要根据先来后到,不能插队。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商讨来制定规则,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同时制定适合班级幼儿的个性化规则,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巩固:让幼儿良好行为变成习惯

1.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的好胜心比较强,家长与教师的鼓励可以正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利用幼儿好胜的内心需求采用激励的方式使幼儿更好的发展。

教师还可以利用绘本中的人物为幼儿行为规范设定榜样,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模仿绘本中的人物,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真善美的价值,为自身树立正确三观奠定基础。

发挥幼儿间的模仿作用,在班级的一日活动中塑造榜样,将行为端正的幼儿作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让其他幼儿模仿,为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使幼儿能在好胜心的促进下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进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于行为习惯不正确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纠正,对于一些不爱整洁的幼儿,教师的说教起不到有效作用的话,可以要求此类幼儿承担卫生委员,代替教师对班级卫生以及幼儿卫生进行检查,同时向幼儿简述一些相关卫生知识等,从而使这些幼儿受到影响,自觉养成讲卫生的行为习惯。

2.良好行为比赛

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容易受到生活中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就需要反复训练,长时间积累。

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设置班级委员,由表现优秀的小朋友来担任;设置礼貌之星,每周评选一次,选出最有礼貌的小朋友;设置整洁之星,每周评选一次,选出在区域活动中能按需取用材料,结束之后能物归原处的小朋友,等等。通过评选让幼儿在竞争中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小班幼儿自身缺少自觉意识,行为习惯需要其他人员的引导和辅助才能够形成,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从实际训练内容上分析,要注重合理渗透和分析,时刻监督和提醒幼儿。

3.教师的激励

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赞扬,通过眼神、肢体动作等给予幼儿面对的勇气。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以及时鼓励和赞扬的形式不断强化其优点,使得幼儿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加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虽然笔者在这里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分成了三部曲,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这三部曲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在改变幼儿不良行为的同时生成良好行为习惯并进行巩固。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种下去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去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去性格,收获的是命运。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多一些耐心和爱心,在细节和关心中让孩子快乐成长、健康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园家长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