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1-12-29 15:56李欢欢熊彩云
科学咨询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幼儿教师

李欢欢 熊彩云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404047)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1]。尽管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2],但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加速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依然担负着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幼儿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西部乡镇和农村地区更为迫切。

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作为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有效补充[3],更加精准地为地方学前教育输送大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卓越乡村教师资源。2014年,重庆市启动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2017年更名为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我校因其传统的“幼教特色”与“幼教优势”而作为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院校之一。在国家“幼有所育”“办好学前教育”的政策背景下,为了提高公费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适应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学校在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过程中,摸索并构建了基于卓越乡村幼师培养的“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体系。

一、“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体系构建的理念

(一)全实践教育理念

“全实践”,就是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5]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培养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不同学习阶段安排的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通识课、专业课中涉及实践环节、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所有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校在“全实践”的理念下,将系统性的全实践教育实习课程作为阶段性教育实习课程的补充,实现了时间上的全程延通;在空间上,实现了从校内实训室到学校所在地优质幼儿园、定向就业区县基地园的全方位拓展;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了幼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应然”与“实然”的全面整合。

(二)践行UGK协同育人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中提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在高职院校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体系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积极践行UGK协同育人新模式,从认识层面,三方协同构建平等对话、权责分明、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从操作层面,三方协同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学术研究共同体、课程建设与开发、优质师资队伍培养;从管理层面,三方协同共建组织机构、保障机制、监管机制、评价机制等等,对高校培养卓越乡村幼儿教师、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体系的基本框架

教育实习是有组织、有规划、持续深入的专业实践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职前教师形成职业认同、发展专业能力,进而促使职前教师到专业教师的角色转换能顺利实现[6]。学校在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新体系。

(一)分段:分阶段的“进阶型”教育实习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教育实习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初步获得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为实现卓越乡村幼师培养的要求,学校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将学生实习分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开展。

一是认识实习。认识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展,因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的特殊性,学生在定向就业区县基地园开展实习,实习时间为2周。学生的主要实习任务主要以参观、观摩、体验为主,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育工作,旨在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工作要点,熟悉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与实习幼儿园、指导教师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等。除此之外,积极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未来就业区县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引发学生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有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能够让他们提前对于幼儿园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避免对职业的动摇和怀疑,自主地为将来从事的幼师职业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7],能够从人才培养源头上坚定公费师范生服务农村学前教育的信念。

二是跟岗实习。跟岗实习在学生学习的中间学年开展,就业实习地点在定向就业区县基地园开展,实习时间为每学年2周。这一阶段学生具备初步的专业能力,但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幼儿教师工作岗位要求。因此这一阶段学生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较为独立地完成保育工作,观摩实习指导教师或其他班级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协助园方指导教师进行备课、准备教学资源等,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游戏、环境创设等教育活动,记录实习反思日志,定期与校方实习指导教师沟通学习,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此阶段学生的实习特点是愿意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读儿童,对幼儿园中所觉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但因学生这一阶段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高校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当地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水平,通过实践反思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学校学习期间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在最后一学期开展,依然在定向就业区县基地园开展,时间为半年。顶岗实习是公费师范生毕业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对接的“实验田”和“训练场”,也是检验和加强“准幼师”师范素养与技能的“试金石”和“演习所”[8]。这一阶段的实习任务是学生能够作为一名“准幼师”全方位了解、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并能在教师岗位上独立完成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公费师范生在这一实习阶段,结合实习经历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检验所学,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实践教学能力,逐步提升各项专业能力,最终满足幼儿教师岗位要求的各项指标,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虽然这三个阶段的开展的时间、目标任务等有所不同,但仍有其内在联系性,后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和升华,前一阶段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同时,学校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不同阶段之间的难度跨度相对较大,如何能够有效达成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每个阶段之间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贯通:系统性的“全实践”教育实习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贯通”式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费师范生走园活动;二是实践导向的课程教学。作为“分段式”教育实习的有效补充,“贯通式”将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连成一条线不间断进行。

一是公费师范生走园活动。公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需要学生长期在幼儿园一线观摩、参与教学,在大量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快速有效地提升公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使之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的要求。为此学校与所在地优质公办园合作,将幼儿园挂牌为公费师范生培养实践基地,共同制定公费师范生走园制度,实行双导师制度,由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教育实习。这些优质公办园为公费师范生提供每周一天的教育实习机会,学校将学生分配在固定的幼儿园和班级,从学生入校开始直到学生毕业结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了解幼儿园真实的工作场景,能够及时将学校课程学习在幼儿园进行实践,在不断的模仿、练习中提升自己。

二是实践导向的课程教学。为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学前教育专业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每门专业课均将幼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校内学习时,既有理论的学习,又有实践学习。例如,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课,在教学中将幼儿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用语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理论的指导下,模拟幼儿教师教学用语;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学生在教师理论教学指导下,进行幼儿园模拟教学,在这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下,公费师范生更容易了解、掌握幼儿教师岗位能力。另外,学校为加强公费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融入教学改革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代练、以赛代考,成效显著。2019年、2020年学校分别组建3名公费师范生为一组的参赛团队参加“重庆市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两个年度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均获国家级一等奖。

公费师范生走园活动与实践导向课程教学两者看似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与相互促进。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指导学生将课程中的实践部分进行多次的尝试、模拟等。学生在走园活动时可以将在学校的所学在幼儿园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检验,同时可以向园内指导教师进行请教,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这样将提升公费师范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融入真实的教学情境,更容易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学生获得真实的独立承担完整教学任务的能力,实现从实习生到新手教师的身份转变[9]。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体系的实施保障

基于已构建的“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模式,在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尝试与改进,产生诸多新的思考。

(一)构建“UGK”协同育人机制

实践证明,“分段—贯通式”教育实习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就是地方政府、高校与双区域基地园建立起开放、合作、长期的UGK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坚持“双主体”育人理念,让幼儿园成为发挥人才培养的另一个主阵地,与高校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培养,需要高校和“双区域”基地园共同商定。一是实现实习资源共建共享。学校需要与基地园共同确定公费师范生的实习目标,共同调整、重构“以能力为本,就业为导向”的实习课程内容体系、评价体系等。二是实习指导过程共管。在公费师范生实习过程管理方面,高校应主动与幼儿园沟通、协商,构建校园双方认同的公费师范生实习过程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相互配合、相互支撑,避免出现实习生管理漏洞。三是实习考核结果共评。无论是分阶段实习还是贯通式实习的成绩评定,根据实习课程评价体系,校内指导教师和“双区域”基地园实习指导教师均参与评定。

其次,政府部门作为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投资者和接收者,应切实发挥其主导作用。从政策引领、经费支持、健全激励制度等方面介入,通过物质、精神层面的激励,提高高校、幼儿园、以及指导教师参与实习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引领与保障工作。通过政府—高校—幼儿园一系列的共建与保障措施,增强政府、幼儿园在教育实习实施中的话语权,深化UGK协同育人机制。

(二)搭建“双区域”实习基地

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是政府投资,专门为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培养“留得住、下得去、教得好”的未来幼儿教师。根据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特殊性,学校依托“园校合作理事会”,在公费师范生定向就业区县及学校所在地两个不同的区域,有针对性地遴选不同类型的基地园组织学生开展教育实习,形成公费师范生“双区域”实习基地。其中,遴选师范生定向就业区县一般公办园为学生“分段式”实习场所,遴选学校所在地的市一级公办园为“贯通式”走园活动、课程教学的实习场所。

“分段式”实习期间学生在定向就业区县幼儿园开展教育实习。这里的幼儿园基本能够呈现出当地的学前教育发展、教育水平,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较深入的了解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引发学生的专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能够更加准确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掌握自己的学习方向,为以后上岗就业工作打下基础。“贯通式”走园活动主要在学校所在地挂牌的市一级公办园中开展,这类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基本上代表了当前重庆市优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在这类幼儿园中实习,能够更好地观摩、内化当前学前教育理念如何在幼儿园生根落地,模仿高水平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在好的物质、精神条件支持下,将在学校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付诸实践。

不同区域的教育实习基地在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价值和作用,既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当地幼儿园的“实然”水平,也可以让学生在毕业时胸有成竹,掌握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能力,尽量避免学生出现学校所学与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脱节的现象。

(三)打造“三导师”实习指导团队

实习指导教师是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教学的直接实施者,直接影响着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为保障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学校致力于加强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根据公费师范生“双区域”实习基地的特殊性,学校建立了“UKK”三导师制。其中,“U”指的是高校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团队,“KK”分别指的是学生定向就业区县幼儿园指导教师团队和学校所在地一级公办园指导教师团队。当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过程中,“KK”又分别与高校教师“U”组建团队,形成2个同层级的双导师队伍。公费师范生实习指导教师遵循高标准选聘原则,园方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突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擅长对实习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临床诊断”,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校内的高校实习指导教师为教法课教师,为高校“双师型”教师,具有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双区域”实习指导教师虽然在不同时间、空间对公费师范生进行实习指导工作,但可以安排固定的公费师范生、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由此将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联系起来,形成开放的,三方可对话的、相互协作的三导师育人共同体。基于校 园合作、三导师育人共同体的建立,高校应主动与为幼儿园实习指导工作进行培训,明确园方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同时三方实习指导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学习、共教研、共指导,既可以达到提升自身指导水平的目的,又可以让相对独立的“双区域”指导教师能够全局了解公费师范生整个培养过程,进而保障实习指导质量。“UKK”三导师实习指导团队各有专长,相互补充,共同担负起公费师范生的实习指导之责,使得教师指导团队发挥最大效用,使学生受益最大化。

(四)强化“校系两级”实习管理考核

为保障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顺利开展,学校根据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的要求,从学校、系部两个层级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障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例如,学校层面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请假销假制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优秀实习生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教育工作者评选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系部层面结合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特殊性制定了《学前教育系公费师范生校外实习基地遴选制度》《学前教育系公费师范生走园制度》《学前教育系公费师范实习效果评价制度》等工作规范,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此外,学校还建立基于“园—校”合作的教育实习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学前教育系实习带队小组与“园—校”合作办公室负责教育实习效果的监控与考核,考核由带队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实习成绩由本校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幼儿园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质量打分,两部分成绩共同构成公费师范生的实习成绩。

猜你喜欢
公费师范生幼儿教师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山西农大成为山西唯一公费农科生招生定点院校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