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1-12-29 15:52
林区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民办高校育人

王 珲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重庆 401120)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核心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1]。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身处这一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来说,面对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必然面临和遭遇诸多选择困惑乃至困顿。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国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入新阶段,也给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也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做好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提升育人实效。但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薄弱,课程思政建设刚刚起步,因此有必要探究当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面临的困境,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到民办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提升育人实效。

一、新时代做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民办高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30余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已经实现从公办高校的“有益补充”,逐渐走向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蜕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5月,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1.6%[2],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迈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民办高校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没有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是不完整的”,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还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各地要把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纳入思政课建设整体布局。”在此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提高民办高校育人成效,显得尤为重要。

1.推动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

民办高校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队或其他社会组织等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生源。新时代做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教育的每个环节,打造“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是推动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目标的具体呈现,是民办高校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解答和战略回应,是关乎民办高校持续、稳定发展,保证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也是保障民办高校生源的重要因素。

2.提高民办高校育人成效的应尽之责

新时代背景下,做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打造“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是帮助学生在信息芜杂的互联网时代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媒体“把关人”角色已然消逝,主流价值观受到网络上多元价值理念的冲击,教育工作者理应“以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要求自己,维护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日益萎缩的公民道德观”[3]。因此,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做好“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融合,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精神素养,是新时代每位民办教育工作者应尽之责。

二、民办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不同于公办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同与领导体制上的差别,使得当前推进民办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面临着理念、机制、能力与资源等四个层面的问题。

1.课程思政的理念尚未形成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对教学实践和教学行动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民办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相关责任主体能否做到理念创新是关键。从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角度来看,相关责任主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民办高校管理者和专业课程教师。但目前这两方面的主体并未在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上达成共识。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机制和治理体系的特殊性,导致民办高校呈现由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按市场规律运作,更加追求投资效益和经济回报这一明显不同于公办院校的办学特性[4],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面临不小的困境[5],需要长期投入但又无法立竿见影产生经济效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不少民办高校育人的短板所在,需要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自然举步维艰。相关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孤岛效应”和路径依赖,将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视为思政部门和思政教师的一己之责[6],对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理念尚未形成。

2.课程思政的全员育人机制尚未形成

切实推进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需要各类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想要达到这样的育人效果,需要民办高校内部形成由校级党政领导牵头,各部门、院校协同参与运作的“全员育人”机制,才能将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然而,目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全员育人”机制尚未形成,协同效应不足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从教学行政层面来看,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没有在校级管理层面成立专门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或者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小组,但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另一方面,从教学层面来看,由于大部分民办高校没有打造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的教学合作平台,使得当前民办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育人方法不贴近生活,构建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的局面还面临诸多障碍。

3.教师的“育德能力”存在短板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育德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核心变量[7]。“育德能力”是指教师能充分挖掘专业知识讲解中的育人价值,能在课程教学中巧妙地结合教学实例开展育人工作,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而非生搬硬套思政内容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

“育德能力”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做到“真懂”;其次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能做到“在马言马”且“在马信马”,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真信”;最后还要求教师能摸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做到“真教”。然而,受教育背景的限制,我国民办高校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训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方面存在理论储备不足的天然劣势,“育德能力”存在明显的短板。当然,这一现象并非民办高校独有,我国不少公办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4.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学者陈华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用的过程[8]。教育主体能否有效挖掘、开发、利用高校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资源,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前提。同时,从课程建设的角度而言,教育关乎知识,知识关乎课程,任何一门课程均无法涵盖本专业的所有知识,因此,做好一门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必然是遵循一定的教学目标,形成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9]。同理可知,想要顺利推进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同样需要教育主体不断挖掘、开放、利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设计合理、知识完备的价值引领体系,进而达到理想的育人成效。

然而,当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缺乏系统构思,随意选择“思政元素”碎片化地植入教学中的现象较为常见。这样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既不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行为,还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学理内涵,难以形成系统的价值引领体系。出现这样的问题,与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资源本身存在隐蔽性、随机性有关。专业课的隐蔽性是指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有其自成逻辑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师主要采取价值观、职业理念等较为隐蔽的教育方式呈现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而非通过思政理论课程教学那样的显性方式进行。专业课的随机性是指不同学科背景和知识架构的课程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不相同,教师不能主观盲目地硬套育人道理,否则既无法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也会对专业知识体系产生破坏。

三、推进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目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1.完善理念引导制度

教育理念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具有指导和调节的作用。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必须强化民办高校对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理性认知,形成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到教学管理中的理念引导制度,通过制度构建引导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参与主体逐步实现理念上的创新。

一方面,各地分管民办高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中的要求,优选配强民办高校的党组织书记,坚持民办高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校有机统一,提高民办高校管理者在工作格局上的政治站位。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课程思政的理念引导制度,搭建民办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合作平台,打通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壁垒,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方式,针对如何更好地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展开常态化的研讨。研讨会上,教师们围绕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挖掘和利用思政教育资源、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化解等问题畅所欲言,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逐步消解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疑惑,形成课程思政的理念,进而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自信,自觉开展既教书也育人的教学模式。

2.构建课程思政的全员育人机制

构建由民办高校校级党政领导牵头,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协同参与运作的全员育人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纳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让德育融入到每门课程中,有效推进民办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首先,做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顶层设计,打造自上而下、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民办高校课程思政领导管理体制,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形成导向鲜明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常态化。

其次,教务处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体现课程思政元素,统筹各个二级学院和思政部门的教学资源,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合作平台,并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日常教学监督考核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课程思政监督制度,确保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教学中。

再次,民办高校其他部门应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宣传部门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宣传工作,推送校内课程思政育人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增强教职工的育人荣誉感和获得感;学工部与团委要全面掌握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及时回馈给专业课教师。

最后,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主要阵地,各二级学院要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政策保障和条件支持。同时,二级学院可以立足学科特色,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遴选部分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试点教学,然后再由点及面,逐步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

3.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德能力”

专业课教师的“育德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核心变量之一。可以通过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责任自觉入手,调动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内驱动力,帮助教师养成自觉意识,进而激发教师的德育意识,有效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不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推进。因为“强行”推进的任务难以激发个体的内在驱力。民办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理念引导、构建全员育人等制度方式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搭建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激发出思政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知识互补效应。

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需要民办高校相关育人主体间的通力协作。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主体,但不应是唯一的责任主体。除了通过学习共同体打通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壁垒外,民办高校还可以借助工会、教师代表大会或者专门成立党委领导下的教师交流部等方式,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内容。

4.做好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利用

做好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利用,要求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基于高等教育理论和课程建构原理,立足自身办学实际与办学特色,有机统一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从促进人才培养的维度,系统化、体系化呈现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同时,通过设立外部激励性机制,激发专业课教师积极挖掘、提炼、整合专业课中思政资源的动力。可以通过完善课程思政的绩效评价机制以及适当的薪酬奖励,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热情。也可以搭建课程思政教学指标评价体系,从是否与学习目标契合、是否与反馈评估一致、是否与教学活动联系紧密这三个方面衡量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成效。另外,学校还要设立课程思政的专项科研教改项目,鼓励专业课教师在研究中出成果,在研究中提升思政教学能力。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要形成动态的课程思政资源整合制度,将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放在教学实践中去考察与衡量。实践创新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要用动态的眼光和思想去做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确保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专业建设的节奏。

猜你喜欢
专业课民办高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