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党建工作与实训思政的融合探究

2021-12-29 13:17王小卉陈新华苏财茂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科实训思政

王小卉,陈新华,苏财茂,黄 展

(岭南师范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工科院校主要面向制造企业,培养具有扎实工程专业知识、品德优良、身心健康的专科和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培养方案不仅明确了对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的要求,也同样清晰地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工科院校党委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导师,不仅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当学习贯彻党建和思政教育精神,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推动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培养集思想道德高尚、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良好的大国工匠。

专业技能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将教师和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和专业技能实训思政教育结合,探索三方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工科专业学生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政治思想态度,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对专业的认同和学习积极性。

一、工科院校党建与课程思政现状与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3]。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4]。这一系列指示和策略对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在此驱动下,各大高校对师生党建和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性很高:文献[5]以新时代高校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实行“党建+行政服务”的双融合双促进工作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及措施;文献[6]中周海燕教授提出高校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工科专业课程中也蕴含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文献[7]对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了研究,多维度提升大学生素质;工科类院校也纷纷加强党建,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机械设计》《现代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8-10],形成党建和课程思政的良好泛化态势。

全国工科院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向好,但受专业特性牵制,相较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等人文社科类学院而言,也面临着更多瓶颈和挑战,具体如下:

首先,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节。部分工科院校的教师党支部单纯地抓党建知识和理论学习,党建活动内容单调枯燥,党员未能理解党建和思政教育的深层含义及其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将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思政课专任老师与工科专业老师分属不同院系、不同党支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融合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部分老师甚至仍采用填鸭式讲解方式。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清晰,对党建的概念模糊的局面,对党的认识对政治的解读仅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不能形成坚定不移的党的信念,难以让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内在潜力。

其次,思政与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训环节相互脱节。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后,工科院校各专任老师在教学中开始有心引入思想政治元素,“教书”与“育人”的融通观点日渐深入人心。但在逐渐边缘化的实训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仍受到了诸多制约。思政元素缺失,师生依然墨守成规地遵循传统的实训模式,实训老师在周而复始的重复过程中耗尽活力,学生在枯燥的讲授教学中兴致缺失,严重影响师生互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

第三,实训思政理念淡薄,教师思政理论不扎实。无论是“双一流”建设还是硕博士点申请,量化的硬核指标都是科研成果,工科院校教职工普遍存在重视科学技术研究而忽视思想政治学习的问题。其次,教学思政工作量化体制缺失,实训教师思政改革的动力不足:部分教师急功近利,育人情怀不足,大国工匠意识薄弱。

第四,新信息时代,学生理想信念薄弱,思政工作面临新挑战。网络是双刃剑,能够传播正能量,提供浩瀚知识,也容易被非法分子钻空传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借奢靡之风腐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歪曲人们的意识形态。大学生要紧跟时代发展,触摸神奇科学技术,与世界接轨,必然要投身于广阔信息网络,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备受考验。

二、党建工作与实训教学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工科院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相互促进:党建是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出色的党建工作专而精,致力于培养合格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而泛,侧重于整体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更多有才华的专业人才培养成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党建工作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领域开疆拓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广大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党。高校党建工作为思政教育指明方向,思政教育为高校党建奠定良好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协同工作,合力促进大学生思想建设及全面发展。

(二)思政教育与实训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2020年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出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形式将各种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向同行的思路。实训教学与思政教育方向一致,实训环节在融合了机械多门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向学生分组布置实际操作任务,项目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分组状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在实训环节中恰如其时地融入相关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让同学们更深切体会大国工匠精神,更让集体荣誉感发生升华,深入体会民族荣誉感与使命感,比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更有感染力。

(三)党建、思政教育与实训教学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工科院校党建、思政教育与实训教学三者的目标不同、领域不同,同时又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融通促进。一方面,教工党支部建设加强教师政工素质;教师政工素质加强促进实训教学思政的挖掘;另一方面实训教学思政有助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淬炼了大学生的心智,增强实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实训教学特殊的环境和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教学更平易近人也更深入人心,实训环节是思政教育的延伸,也是思政教育的质的升华。

三、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特点

专业技能实训包括车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加工中心技能训练等,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短期内全面完善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在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工匠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整体提高,不同于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有其自身特点。

时空特点:实训教育的空间场所是校内车间或企业岗位,教育时间也不再是学时制,而是类似于企业上班打卡制,不同专业不同工种持续时间1周到4周不等,持续时间久。

内容特点:根据生产流程,分为阶段性实训和综合性实训,无论哪种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强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师生模式特点:教师在重视理论讲解的同时重视实操,在巡回纠错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安全操作规范,师生相处模式相对自由,有利于思政工作开展。

由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特点可以看出实训过程中师生相处时间更久,相处模式更轻松,教师一举一动更容易对学生造成影响。实训教学讲究团结协作,团队意识,整体意思,集体荣誉,以实训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更容易挖掘思政元素,利于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开展。

四、党建、思政与专业实训教学三向融合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师生党组织生活,形成党建工作与实训思政协同效应机制

首先提高实训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将教学思政内容融入教师党建工作中,围绕实训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实训制度改革、团队建设等主题开展党建工作,教师树立谨慎细致、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焕发为人师表、高尚无私荣光,达到一言一行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其次,教师党员引导学生党员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党组织生活内容中加入实训情况分析,了解学生团队运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鼓励学生党员发挥带头作用,鼓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帮扶。

(二)营造思政人文实训教学环境,形成强大正向党建思想推力

正面积极的宣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会产生一系列优化蝴蝶效应,传统实训场所也可见一斑:除基本的实训制度上墙外,都会有“安全第一,文明生产”“提高工程素质,培养工匠精神”“争当大国工匠,助推中国创造”等标语或图文。新工科的实训场所还需要利用高科技营造思政人文环境,比如实训场地的理论讲解场所配备多媒体和AR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并立体显示专业知识和思政宣传微片,用更让人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增强爱国强国情怀。最后,借鉴企业文化环境,融入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宣传本学科专业于国于民不可或缺的地位,找到专业自信和科技自信,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学好这个专业,才能牵引内心积极向上的驱动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挖掘实训思政元素,形成思政与党建相融合的新教学内容体系

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挖掘实训过程中蕴藏的科学精神和哲学道理,比如在讲机床机构,嵌入微视频让同学感受结构精妙绝伦的同时,乘机强调工科专业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理解前辈勇于创新,不言放弃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情操;在钳工技能实训时,穿插学习强国发布的钳工魏红权、缪国斌等大国工匠业绩,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汽车车间实训讲解差动齿轮前世今生的时候阐述齿轮在高端设备制造中的重要性,列举重庆大学曹华军及其团队打破国外垄断研发“齿轮高速干式滚切工艺”事迹,令学生与有荣焉,以此增强团队意识与民族自豪感。挖掘思政元素的时候,需要找准思政内容的切入点,把握实训过程中思政内容的长短,根据党建思想针对性融入实训思政,避免画蛇添足才能实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实训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高校党建同向同行。

(四)开拓信息化教学领域,形成与高科技并行的项目式实训思政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与教员巡回纠错等,新信息化时代下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理念与新活力,实训场地不再拘泥于真实的实验室或车间,也可以是应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和人机交互的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方法上融入高科技元素,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化青少年对无尽科学知识的兴趣与探索意识,提升学习主观动力。在教学设施革新的基础上,打破教学传统,借鉴翻转课堂的思路,增加项目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训前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安装虚拟车间软件,根据项目分组情况领取任务,在任务开启前根据任务要求查找资料、设计解决方案、并用虚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到真正的实训场地,各小组按照仿真通过的方案进行实际加工,完成项目布置的任务并达到相应要求。项目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实训教师更多时候充当的是亦师亦友的导师角色,提供帮助并指引学生创新合作,同项目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不同项目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明确了团队目标也强化了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与高科技并行的项目式实训思政教学模式为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泛化性三向融合育人机制

无论工科、文科还是理科,不论地理、文学、艺术、物理化学还是机械电子,所有专业都是党的发展、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必不可少要素,缺一不可且无可替代。无论哪个专业都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党建、思政以及专业技能实训三向融合的协同教育的基础上、在保证党的引领持续化、多元化前提下推而广之,挖掘各个专业各门学科的思政因素,实现所有专业、党建与思政的三向融合变得尤为重要。三向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提升自我价值感并激发内部潜力与积极性,而且可以有力反哺党的建设与发展,吸收数量更多、素质更高、专业性更广泛、更强化的党的核心成员,确保党的持续性发展,确保党的先进性长久不败。

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以党的建设为驱动、以专业学习为重点、以思政教育为抓手,推进党建、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泛化融合与创新,其协同效应助力高校全面发展。

结 语

教师与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为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施提供精神支柱、前进方向,是旗帜也是标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扩展延伸,是专业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是基石也是先锋。高校专业教学是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新园地,为教师和学生党建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是载体也是引擎。通过分析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特点,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下挖掘实训思政元素,打造专业知识和党建思政三向融合的教育模式并推而广之,为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全面高校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工科实训思政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