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①

2021-12-29 09:21蔡翠华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蔡翠华

(鞍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在我国当前的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校有着科学、系统、完整的教育模式,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互联网迅速发展,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渗透使思政教育面临着新挑战。高校管理者、思政教育者亟需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问题研究,在坚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加强现实管理的适应性。

音乐教育应充分融合现代思政教育,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内容和方式,发挥个性化的教育作用,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助力。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在培养学生开阔精神世界的通识教育的积极氛围下,音乐教育毫无疑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内容和载体,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为了让音乐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此找到融入的契合点。

(一)大学生自身层面

1. 大学生的年龄段大都集中在18—23周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尚未成熟,思想情况复杂多变。一些大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涅槃重生”进入大学后有了歇一歇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自制力较差,学习不主动,考试“及格万岁”,找不到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大潮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对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产生怀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2. 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强烈的渴望,互联网的便捷、快速、互动,为他们提供了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信息量。大学生正处于黄金学习阶段,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喜欢欣赏音乐,但缺乏音乐辨别力,没有选择地全盘接受,如果不适时地引导,学生在音乐的选择上容易进入误区。如,国外一些现代音乐工作者为追求个性自由,宣传吸烟、吸毒等不良行为,如果有学生因“追星”而去模仿,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要想学生跨越音乐的表层,达到提升素养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层面,音乐思政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3.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是“00”后,他们活泼好动,生机勃勃,对那些千篇一律、干巴巴的政治思想说教和枯燥乏味、刻板的教学内容有排斥情绪。而音乐作为一种反映创作者深刻思想的艺术形态,将富有深刻思想性的歌词与独特的曲式旋律等音乐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将音乐教育巧妙地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让音乐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媒介,将会很好地弥补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不足,起到“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的教育效果。两种学科的交汇融合,促使学生自动自觉地接受思政教育。

(二)高校层面

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首先,高校相关的管理缺乏有效性和适应性。当前高校针对思政教育的管理制度形式化,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口头教育、警告、提醒等管理,大学生习以为常。其次,管理者和教师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及时。从自我视角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从大学生角度看待问题,对大学生的状态了解不足,掌握程度有限,管理中出现教育引导功能偏差。最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不够规范。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是以学校为主,学生为辅的固定模式。随着网络普及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观、人生观日趋复杂化、多元化,这对学校传统教育的主导地位形成影响,造成冲击,一定程度动摇了过去思政教育内容的规范秩序,迫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

音乐教育可以借助当前多媒体技术发挥音乐传播的多样性优势,拓展教育内容和方式,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和感性,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接受程度,让大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更容易接受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当中包含的情感可以激发人们内心的精神力量,从而转化为更有力的行动。音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灵受到积极情绪感染,在欣赏音乐作品、评论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发生“共情”,实现心灵的擢升,培养爱国情感,以及健康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等。

二、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对策

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发挥的功能包括: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完善健全人格的形成、提升道德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及能力、端正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该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将音乐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学科互补,在明确音乐教育的原则和理念基础上,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科学设置音乐教育课程,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明确音乐教育的原则及理念

1.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从实践方式和价值而言的客观判断。思政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根基,音乐教育是思政教育的载体之一。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音乐教育具有思政教育功效的可能性。首先,教育模式融合的可行性。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通识教育学科之一,对学生艺术情趣的培养、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高校本身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整合机制,音乐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思政教育中。通过学科、科研等方面的模式衔接,探讨课程融合等方面的实践,让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更加灵活多样。其次,价值结合的可行性。音乐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价值,如人文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这些价值通过音乐载体呈现丰富的教化功能。因此,音乐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会起到价值引导、价值渗透、价值传播等功效,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教育实践过程来看,音乐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可行性具有充分条件。

2.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原则。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已经被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但由于观察角度、所处环境的不同,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就音乐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想全面了解音乐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点,了解音乐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发挥哪些作用,就必须基于大学生群体现实视角进行调查,获取的客观真实数据,才能把握真实现状,提出解决对策。

3.以人为本、学科渗透理念。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跨科融合成为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必然趋势,也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有着德育与智育的教育功能。高校思政教育本身属于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广泛的外延特征,除了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外,还与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产生密切的联系。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新时代信息化教学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应该加强以人为本、学科渗透的原则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例如创设网络学习群,利用手机进行活动组织、设计、交流等。网络兴趣学习群的设置应该按照兴趣点划分,比如音乐史学专业中,按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分类进行学习讨论。只要找到学习的兴趣共同点,就可以不断拓展大学生的兴趣,学习态度和兴趣决定着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专注度,是否能够最终达成设定的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学科渗透的理念,将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音乐的思政教育功能。

(二)科学开展音乐教育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课程设置划分主要按照非艺术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进行。许多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很难接触到专业音乐教育。虽然有些学校开展了音乐素养的普及教育,例如通过音乐讲座等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但是取得的实效并不明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为发挥音乐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在非艺术类专业中也应开设音乐课程,将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为高校学风、思风提升奠定科学保障。

1. 加强音乐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和教育质量。当前许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和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应该保障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每周至少有一次音乐课,有条件的高校应该每周至少二次至三次。师资要采用外聘与内兼相结合的形式,灵活运用。

2.高校应该将一些音乐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当中,对音乐课程给予适当的学分。使得学生可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体验到音乐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以及较为深厚的音乐修养知识。

3. 高校应该鼓励大学生成立校园音乐协会,通过协会组织的各种音乐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接触音乐的机会和平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音乐能力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得以延伸,它可以促进大学生通过音乐进行思想交流,用更加轻松的方式接受思政教育。

4.高校应该探索独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体系沿用的是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音乐技法、音乐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冲突。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中,技法高于一切,这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优秀音乐文化,我国高校必须建立独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有效结合,以此发挥音乐的思政教育效用。独立的音乐教育体系首先体现在教育内容上。高校应该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乐理、历史纳入必修课,将具有民族性思想信息的课程作为重点课程,例如增加红歌赏析、古典高雅琴乐、少数民族音乐赏析等。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艺术素养。

(三)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

音乐教育能否发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是将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乐”的手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娱乐性,而是要将艺术性和思想性进行结合。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反映了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通过这种结合产生教育价值。寓教于乐是用轻松愉悦的教育方式激发人的情感。情感作为音乐的灵魂,是音乐作品最本质的内容,具有触及心灵、感化人心的巨大作用。高校通过这样的音乐教育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对音乐作品当中的歌词、旋律进行充分感受,最终体验到音乐作品当中包含的深刻的情感内容,让大学生与音乐作品发生共情效应,进一步实现情感教化的功能。

(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源头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重要保障。应该从思想政治素质、音乐素质两方面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1.提升高校音乐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要在思想政治领域对音乐教师进行启发式引导,不断加强音乐教师的政治敏感性。音乐教师政治素养的提升就可以自觉地将音乐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在音乐教育资源当中发现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加以有效利用。如果音乐教师缺乏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觉悟,那么就无法找到结合点,对教学方式创新和改进也就无从谈起。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音乐素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于追求教育的政治属性,忽视了文化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政治性与文化性有效统一起来,扭转观念的偏差,学会从文化中汲取政治资源。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思想情感传递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高校选择从音乐教育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突破口。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对音乐文化属性的深入了解,可以进一步实现这种统一。

三、结语

音乐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通过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挖掘音乐教育的潜力,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整合音乐教育载体,合理设计音乐教育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思想变化,积极探索寻找音乐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中融入的具体措施。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