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超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①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证明,农业在我国的地位历来都十分特别,十分重要。它既关乎人民的饥饱冷暖,又关乎政权的更迭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民是“三农”问题的焦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相继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并正在向“强起来”努力奋进。此过程之所以能够接续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大历史观视角下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始终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坚定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在根本改变广大农民社会地位和经济面貌的基础上,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持续性地得到改善。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中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庞大的农业人口决定了农民既具有人口资源的数量优势,又具有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特殊作用。哪个政党能够深刻地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代表农民利益,体现人民情怀,便能够领导农民,组织农民成就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伟业。在不同政党的比较中,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情怀、人民情怀最为天然,最为真挚,对农民问题的处理最得民心,因此便最能赢得农民,最具备夺取政权过程中农民力量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农民便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基础,没有农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便不会有执政党的地位。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变无产者为有产者的目的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使广大农民得以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伴随着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才有参与力量上的保障。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曾这样肯定农民:“所谓人民大众,最主要部分是农民,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②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指出:“中国现在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目前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基本上就是解放中国的农民。”③在阐释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时,刘少奇进一步分析:“伟大的中国农民战争,如果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之下,就与历史上一切农民战争不同,是完全能够胜利的。”④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特殊关系,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农民成为有产者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明确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从提升公有化程度的角度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广泛开展互助合作,使几千年来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演变为农村集体经济。
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具有渐进性、系统性特征,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这场改革恰恰起源于“三农”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家庭联产承包制始创于安徽和四川的农民,承包制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巨大收益是中央下定改革决心、作出改革决定的直接原因。基层农民创新经营模式倒逼体制改革的过程,使中国的改革开始不断向纵深推进。面对传统意义上的禁区,从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冲破体制机制的束缚,从允许到支持,从试点到全面推广,不断为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创造条件。1980年9月中央作出决定,允许农民根据本地资源状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982年1月,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性质归类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通过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国农村的这场经济体制改革,在短时间内有效激发了全国亿万农民的生产热情,大幅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社会面貌。从1982年到1986年的5年,从2004年到2021年的18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全部聚焦于“三农”问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情怀、人民情怀通过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的持续性地出台,通过中国农村几十年来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得以切实体现。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史,就是一部勤劳的人民不断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贫困既是一个普通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生产条件和发展时段,贫困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国民的承受能力都可能存在重大差异。与之相对应,不同的执政党,从各自不同的执政理念出发,对贫困问题所持态度、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决心和信念以及反贫困的路径选择往往迥然不同。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比其他任何政党都更贴近人民,更了解人民对摆脱贫困的强烈意愿,更深知彻底摆脱贫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前提下,消灭贫困并实现共同富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年来始终不曾更改的初心和使命。
在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坐标系下,以饥荒为代表的贫困问题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近几十年来反贫困实践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因难以置信的比照反差而为全球各国所瞩目。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政治上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在经济上的贫弱程度也随之日益加剧。“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正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如何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如何彻底摆脱贫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无数有识之士苦苦探寻但却难觅答案的问题,也是广大劳动者通过不同形式不断与苦难相抗争但却始终没有结论的问题。在中华民族的近代史上,围绕着“体面生活”和“人的尊严”,在挑战绝对贫困的斗争和实践中,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不仅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黑暗之中,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程度。即便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模板,设计通过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救国、救民和摆脱贫困的各类方案,也在屡屡碰壁中夭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扼杀下,中国大地曾经出现的种种脱困图强的方案和运动往往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故而,期待通过资产阶级旧式民主革命的抗争,解决中华民族的贫困问题,在中国是无法实现的。
中国的反贫困史告诉我们,要想与贫困做斗争,必须彻底革命,照抄照搬西方文明的方案是行不通的,这些方案无法改变中华民族的贫困命运。在中国人民不断摸索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富裕道路的历史关头,俄国的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旨在改变社会最底层民众的命运、使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人的理论思想和制度模式。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华民族命运的改变带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进行了彻底的社会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反贫困斗争指明了方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让中华民族真正获得了翻身和解放,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者阶层,其社会地位、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在历经百余年的近代史后,第一次得到了最为实在的改观。由于出生农村,毛泽东对中国农民的体察了解异常深刻。1936年在陕北的窑洞里他就曾做过论断:“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1939年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曾作过分析,“中国历代的农民,在封建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下,过着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没有人身自由。”“中国无产阶级身受三种压迫(帝国主义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压迫、封建势力的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的命运,则必须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来实现。“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判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便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将推翻“三种压迫”和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从战略高度将反贫困问题纳入党的工作重点,特别是把旨在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总体改革的战略突破口。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面貌就改变了。”⑤对中国农民的特殊性,邓小平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⑥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这里,“共同富裕”被诠释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和归宿。在分析解决众多国民贫困问题的制度保障时邓小平指出,“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只能靠社会主义”。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彻底摆脱贫困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分析和理解,达到了空前的思想理论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承担历史使命的角度,把脱贫攻坚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时间更明确、力量更集中、目标更精准的脱贫攻坚战。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的提出,使“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细化安排更加明晰,使我国反贫困理论在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又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而有效提升了消除贫困的全国绩效水平。这一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重点指向了深度贫困地区。一场同深度贫困进行殊死决战的伟大战役,在中国反贫困史上奏起最嘹亮的号角,有力推动着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分析具体的扶贫问题及实现途径时,习近平指出:“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他还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⑧这些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富民论述,充分诠释着“百姓为本,民生至上”的情怀,体现着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强调,“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⑨同时,《亚洲减贫报告2020》指出,“当前亚洲进入彻底消除极端贫困最后阶段,在全球减贫业绩中,亚洲作出了最重要贡献,其中,中国贡献突出。”⑩截至2020年底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进度,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整整提前了10年。至此,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第一次得到了根本性解决。这一历史性事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最为辉煌的乐章。这不仅对中华民族具有划时代意义,对全球减贫事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小康”概念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存在已有数千年之久。从春秋时期《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小康”,到1979年邓小平描述中国“四个现代化”时提出的“小康之家”;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17年党的“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到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历史观既是人们对一种生活状态和社会面貌的描述,又反映出从古到今人们对一种标准型美好生活的憧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中华民族不懈努力的目标,又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脚踏实地的行动。它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与追求,体现着我们党强烈的进取意识与使命担当。
全面小康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特征。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要达到小康目标,又要求小康目标必须在各区域平衡发展、各领域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这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所决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府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⑪比较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谈不上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小康社会,强调的绝不单纯是某些地区、某些方面、某些人群的“小康”,而是既包括城市又包括农村,既包括经济领域又要体现“五位一体”,既包括千家万户,又不能落下一户一人的“全面”小康。即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无死角”“无遗漏”“全方位”“全覆盖”,其最大的受益者是全体人民。
全面小康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特征。小康社会的规划,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经济领域之外,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体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同时,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目标达及上,将不断体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历史性承诺,同时也预示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党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不断上升层次,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提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方面要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的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全面小康具有探索性示范性特征。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永无止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不断迈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现代化的内涵及实现路径并不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业大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来的。在实践中,面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领导人民在发展中国家的起点上,实事求是地设定阶段性目标,并在中国的大地上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结晶。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在正确的道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怎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探索中,给世界上诸多国家的执政党带来了启示,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平衡发展、全面发展中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上提供了中国方案。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纵观新中国发展史,党和国家涉及“三农”问题的政策、文件及行动、措施有很多,但最具标志意义的民生工程,也是党领导人民在“三农”工作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无疑是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判断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尽管我国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时至今日城乡发展仍远未达到平衡,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很突出。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⑫从尽快补齐全面现代化进程“短板”的角度,实现党和国家“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三农”工作重心转移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在即将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之上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针对此项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单列专题加以部署安排,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工作的具体落实,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规划,旨在通过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文章,使我国的“三农”工作在创新、协调中不断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同时,着力解决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镇、农民与市民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在均衡发展中共同步入现代化。
“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将有效促进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从时间和对象上看,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是我国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号令时实施的战略,主要针对的是当时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一亿人的脱贫问题,而乡村振兴则涵盖目前全国所有乡村的近6亿农民;脱贫攻坚主要解决特殊地区、特殊人群的深度贫困问题,而乡村振兴则要重点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从内容和侧重点上看,脱贫攻坚的工作内容是从根本上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侧重点在于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针对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使“两不愁,三保障”的各项内容和措施得以落实,使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乡村振兴则要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发展和目标监测,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新生贫困现象出现。同时,着眼于全国各地乡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以及组织等五个方面协同发力,实现更高层次、更宽范围、更加系统的综合性振兴,使乡村与城市一道,共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相比于城市,未来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有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因农民的消费边际倾向明显高于城市居民,近6亿乡村常住人口将构成巨大的市场。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实施,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升和“新农合”“新农保”政策的逐步完善,“三农”将在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战略是紧密结合我国农业农村特点、符合中国国情的伟大创举。历史和实践都在证明,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产业化进程,是提升农业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尽管目前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对贫困问题已得到历史性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且相对贫困人口仍将主要存在于农村。我国人多地少,可耕地资源有限,同时部分地区生产力落后、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流失严重、老龄化问题突出。对于不具备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地区,应因地制宜,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使相关产业凸显特色;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人力资源、政策资源、市场资源和环境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使乡村建设者在不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升技能的同时,实现中、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使生产方式、环保模式、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使农业农村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是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不二选择。近半个世纪以来,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明示我们,当人均GDP达到1万多美元以后,比例甚众的国家特别是拉美一些国家便陷入一种魔法般的怪圈。与此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对应,难以置信的反常现象接踵而至: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下降、腐败问题突出、暴力冲突不断。这一系列的现象严重阻碍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许多国家身处陷阱难以自拔,经济社会多年处于徘徊甚至倒退状态。这一被称作“中等收入陷阱”或“拉美陷阱”的社会经济问题特别值得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中等收入陷阱”形成原因的分析并没有统一结论,但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失衡却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可回避的问题。二战后,一些国家单纯将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率视为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一味强调工业发展和城市繁荣,却长期忽视农业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民利益的诉求,忽视与工业、农业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容忍大量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容忍两极分化问题长期存在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陷阱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如果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且二者在强烈的对比下长期存在,这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规律,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的关键时点上,未来的现代化进程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待“三农”的态度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6亿之巨的乡村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已越来越刻不容缓。这是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是实现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需要,是使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三农”政策不断得到落实的需要。
注释:
①习近平强调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央视新闻,2020-12-30。
②《毛泽东在七大的讲话和报告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110页。
③④《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238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8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5页。
⑨中国减贫成就对全球减贫事业的主要贡献,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1-1。
⑩《亚洲减贫报告2020》,中国新闻网,2020-12-15。
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22-223页。
⑫《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