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2021-12-29 09:21黄柳梅
关键词:肺炎思政防控

黄柳梅

(广东培正学院 科研处,广东 广州 510830)

习近平同志对2020年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指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考验了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与防控能力,同时也考验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与水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为最终全面战胜疫情做出突出贡献。

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与生产。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同志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讲话,要求党和政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既离不开物质基础与保障,也离不开精神动力保障。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心理危机与恐慌心理。因此,在重大疫情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应该适时地进行创新,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贴近社会发展的实际现状,同时还要贴近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在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应通过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应对疫情爆发期间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正面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质量。

二、疫情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强化思想引导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以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有关疫情方面的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一些不良信息趁虚而入,滋生传播,此时,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的引导工作,很有可能会动摇高校学生的政治信念;高校通过强化学生的正确思想引导,使他们面对谣言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保持政治定力。其次,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疫情下的社会思潮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学生的人生方向也很有可能会受到复杂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复杂社会思潮下减少负面影响,继续保持学生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用崇高理想打造学生发展的重要人生基础。另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构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与取向。高校应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教育与宣传,增强学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战胜疫情的信心。

(二)规范个体行为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个人行为。首先,规范了学生的家庭行为。在疫情期间的寒假,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了疫情期间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对学生在家庭中的日常个体行为进行了合理的教育与指导,避免学生出现过度防护、行为失范等现象。其次,规范了学生个体的社会行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大学生个体的社会行为,让学生的网络行为都符合疫情防控期间的公共行为规范要求。同时,通过学校的思政教育宣传,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避免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三)疏导心理压力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疫情背景下极大缓解并疏导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认知教育工作,向学生普及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对疫情防控知识的认知,满足了学生对于疫情防控知识的信息需求。其次,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情绪抚慰。疫情下,很多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难免会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心理,高校思政专业教师以及学校的其他教师严格遵循国家倡导的停课不停学的理念,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网络授课工作,特别是安排了相关的大型考试的复习,为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了积极的帮助,缓解了由于考试延期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波动。最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疫情期间抓住了教育契机,进一步锤炼了大学生的意志与品格。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环境发生了转变,社会的生产秩序、生活秩序、经济秩序以及舆论的氛围等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也使得大学生群体的意志与品格受到了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与宣传,增强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疏导学生内心的压力,进一步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与品格。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

(一)明辨是非能力面临考验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各个地区纷纷出台并实施了交通管制措施,倡导大家宅在家里,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与时间。有的小区由于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整个小区都被封闭和隔离。在此环境下,人们接收新闻消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在家里通过网络浏览新闻,但是在网络世界当中有很多虚假的不实言论与信息滋生传播。虚假负面的信息和言论充斥在网络环境当中,让人难辨真伪,病毒荼毒了人们的身体,谣言荼毒了人们的精神。在这样的舆论环境当中,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面临着巨大考验。大学生需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造谣。

(二)情绪焦虑问题频发

原本寒假和春节是学生放松玩耍的时间,学生通常会在此期间走亲访友,和亲朋好友团聚。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原本的宁静。很多学生宅在家里,改变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缺乏与他人当面的沟通交往,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和焦虑心理。大部分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疫情信息,铺天盖地的真假难辨的疫情信息更加剧了紧张焦虑情绪,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如果在此期间出现微小的身体健康问题,都会加剧学生以及家长的情绪焦虑。

(三)教育和学习受到影响

对于一些假期报名各种各类考证培训、技能训练的学生,因受疫情影响被迫取消了线下上课,统一改为线上上课,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对于2020年6月份毕业的大学生,导师只能线上指导,没有面授,论文的撰写受到了一定条件的限制,对毕业论文的完成进度和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生活困难或居住偏远落后地区,信息技术条件不具备的学生,以及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影响更大,甚至会直接影响毕业。

四、疫情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途径

(一)丰富教育内容

第一,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增加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在疫情隔离期间,很多学生情绪焦虑是很正常的。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身心调试。引导学生关注各级政府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与数据,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信息来源,减少虚假信息的干扰,以此缓解恐慌心理和抑郁情绪。第二,思政教育要增加关于社会责任的教育内容。在重大疫情下,党和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开展相关的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积极配合政府以及当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树立主人翁意识与精神,关心疫情下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社会公德。第三,增加生命健康教育内容。思政教师可以适时地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疫情让更多的人对生命健康有了深入的思考。思政教师应该抓住教育契机,通过开展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敬畏自然与生命,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更加尊重与热爱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思政教育方法

完善思政教育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一方面,新媒体承载的信息量非常大,传播范围广,快捷、实效性强,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大学生深受新媒体平台的吸引,喜欢通过新媒体平台接受新鲜的信息与事物。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时要紧扣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学生传播正面的疫情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第二,思政教师可以依靠学生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三,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防群控,逐渐形成大学生群体抗击肺炎疫情的重要合力。思政教师利用完善的学生组织机构,畅通学生群体的信息沟通渠道。沟通渠道的构建应以高校党政领导为主导,以思政教师以及学生辅导员教师为主体,形成师生沟通、学生互助的交流平台,形成全面的思政教育宣传合力。

(三)优化思政教育课堂

第一,优化思政教育课堂必须要发挥出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开设网络思政教育课堂。在突发的疫情下,发挥网络课堂传播快、传播广的优势,利用思政网络课堂向学生普及疫情防控的防护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政课程的针对性与思想性。第二,强化思政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其他的专业课程相比,思政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疫情背景下,思政教师在开展网络思政课程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与日常的思政教育课堂区分开来。在网络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贴近线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以外,还需要为疫情防控工作服务,将思政教育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联系,利用疫情防控等相关的教育题材,突出疫情下的感人事迹与相关的政策举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五、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国开展了重大的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从多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理性分析疫情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与考验,反思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完善思政教育方法、优化思政教育课堂等举措创新思政教育,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肺炎思政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