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璐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一带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是依托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既有的政治机制和文化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区域合作枢纽及古代丝绸路线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竭力打造文化包容、经济融合、政治互信的责任、命运及利益共同体。其中经济融合离不开跨境投资,唯有跨境投资和海外投资,才能帮助我国摆脱封闭性、排他性的发展格局,形成包容性、开放性的区域合作局势,使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得到有效的对接与融合。但在环境、经济及政治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海外投资风险,严重影响我国“一带一路”开展“经济融合”战略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企业在跨境投资与海外投资的过程中累积了较为丰富的投资经验,然而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也需要认识到跨境投资与海外投资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唯有如此才能从风险成因的角度出发,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投资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是政治风险。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政治风险主要指目的国的恐怖活动、暴乱、战争及相应的政治事件和行为所引发的海外投资风险。这种风险是我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活动所面临的最难把握、影响最大的投资风险,在风险形成机制的层面,政治风险与目的国的文化、社会及政治环境拥有着较为鲜明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为对华关系、政府征用、政权更迭、武装冲突及政局变化等方面,拥有较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及不可预见性。其次是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具体指目的国的宏观政策与法律法规,譬如地区、行业、货币、财政等。相较于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制度,海外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法律法规存在着多元的发展特征及呈现特点,如果企业对目的国政策及法规不够熟悉,不够了解或难以及时地认识到海外政策或法律的变化,将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趋势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还有文化风险及自然风险。其中自然风险包括影响投资活动和海外市场占有率的虫灾、旱灾、冻灾、水灾及地震等。而文化风险,则包括容易产生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的文化价值、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因素。
首先是决策风险。决策风险具体指中国企业在管理活动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由于内部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决策活动难以得到有效实现。具体包括决策体系不完善、企业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在主观层面上则包括经营管理不当、策划能力有限等因素。其次是运营风险。运营风险具体指现代企业在市场运营和财务管理与筹划的过程中,受不可确定及不可预计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企业难以在有效时间和空间内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进而让企业遭受相应的经济损失。具体包括资金筹备和流转风险、海外经营风险及决策失误风险等。该类风险通常与“信息不对称”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投资者难以把握真实的、准确的海外市场信息,进而导致决策失误、资金筹集问题频频出现。最后是人资风险。人资风险主要指因企业在人力资源层面的失误和问题,导致人员流失及用人不当等问题发生,进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该类风险却难以得到海外投资企业的足够重视,导致“人资风险”一直存在,严重地影响到企业正常的海外投资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015年党中央通过发布《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和经济带的行动与远景》的方式,从合作机制、合作重点、框架思路、共建原则、时代背景、国际关系等角度探析了“一带一路”的内涵和主张,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任务和方向,进而强调了完善“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的方式与内容。因此可以说“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相当完美,然而在中层设计层面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或措施与之对接。进而导致真正关系到中国企业管控投资风险的政策法规难以得到有效的制定和颁布。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国至今还缺乏相对完善的跨境投资法,不配套、不规范、零散化、缺乏透明是我国现有跨境投资法规和制度最突出的特征及特点。
首先在中介机构层面,中介机构难以及时地做好跟进服务,导致企业海外投资活动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如果中介机构从配合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风险管控机制,便能够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过程所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防范,使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促进相应的投资战略的有效落实。然而根据实践研究,能够发现我国中介机构至今都没有形成全面跟进投资企业业务流程的意识,也没有构建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服务体系。其次,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和管控意识,进而忽视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商业风险、文化风险及自然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最后在经营管理层面上,海外投资者虽然拥有资金、品牌、管理及技术等层面的支持,然而却在人才层面上,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导致专业人才难以切实地投入海外投资的过程中,继而出现内部决策、人资管理及组织协调等多个层面的风险。
在“一带一路”战略得到落实的过程中,提升中国企业的资源整合、产业优化及创新创造能力,能够有效地增强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活动的决策力和影响力。而在行业发展层面,中国行业协会要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和政策优势,遵循“效益和安全”的发展原则,引导中国企业调整海外投资布局,降低投资风险。譬如中建管理组织根据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要求,对沿线国家的行业现状及基建项目进行了调研和摸底工作,并结合沿线国家的工程条件、经济状况及政治情形,从高效益、低风险的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项目清单,以此为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制定海外投资策略的过程中,完善相应的投资法规和制度,完善中层设计,为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果有必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需求及海外投资的发展现状,以构建“经济发展带”为逻辑抓手,逐步地完善海外投资的法规和制度,使企业海外投资真正契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要求。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依托行业平台,强化企业间的数据收集与数据交流力度,积极组织专业调研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关于周边国家的政策、法律、市场、文化及自然等方面的调研报告,进而引导企业分析跨境投资的风险要素,提升企业对风险的把控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行业平台,发布有关“融资”“税务”“法律”“政策”及“基建”等投资风险的研究报告,并围绕投资中所存在的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劳资纠纷、公共卫生、战争暴乱等风险进行分析与研究,使相关信息及时地、有效地呈现在中国企业面前。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应充分发挥好中介机构的信息服务和挖掘功能,使海外投资活动以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企业面前。进而在分析投资风险的过程中,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协调规划是中国行业协会规范企业投资乱象,提升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促进中介机构构建“三位一体”的投资跟进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式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提升风险意识和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能力,使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发展。在协调规划工作中,行业协会或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内部协调工作,协调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除此之外,还要通过政策引导(如研讨会、座谈会等)的方式,加强企业对投资风险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应以龙头企业为标杆,做好政策引导和制度指引工作,帮助企业协调竞争关系、树立合作意识,使协调规划,由内而外地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帮助企业克服外在的投资风险。
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除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和自然风险外,对企业投资活动影响最大的就是内部风险。而内部风险多体现在决策失误、管理意识等层面。因此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能够有效地帮助我国企业提升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率。尤其在驻外人员的培养上,如果驻外人员存在明显的能力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出现项目亏损、客户流失及企业倒闭等问题。所以在人才培训层面上,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培训质量。在实际的操作中,行业协会需要借助自身的平台优势,通过岗位实习、合作办学及专业培训等形式,帮助海外投资企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人才培养与企业投资相契合,进而为海外企业降低内部风险,提升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作用,满足企业应对海外投资风险的现实需求。此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培养人才、挖掘人才及利用人才。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让企业在经济发展浪潮下获得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却存在着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自然风险、决策风险、运营风险及人资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因此我国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海外投资布局”“加大信息发布的力度”“做好协调规划工作”及“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降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提升企业的投资能力,并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经济互融”目标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