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琼
《伯牙鼓琴》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行文简洁流畅,全篇4句话共计83个字,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根据“焦点阅读”的基本方略“聚焦基本问题、厘清问题层次、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确立这篇文言文的教学焦点并不困难,那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基于此,教师要针对故事结局,探究其原因。
“焦点阅读”讲究分层。这么短的文章要不要分层?能不能分层?笔者认为分为两层,不仅可以,也有必要。即写锺子期生前的三句话为第一层,写锺子期死后的那一句话为第二层。前面是写原因: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后面是写结果: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从抒发的情感看,第一层是写遇到知音之喜,第二层是写痛失知音之悲。这两层具有因果关系。
那么,这两个层次的问题链怎么构建?
在第一层次,可以从弹琴者与听琴者的不同角度设问。
例如,伯牙的弹琴技艺高不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伯牙鼓琴,能把自己的情志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自己“志在太山”“志在流水”。而且,他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在两者之间进行切换,可见其琴艺既高超又娴熟。这从下文锺子期听后的评价(“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中也能得到证实。
又如,锺子期的音乐鉴赏能力高不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几个地方。一个是“方鼓琴”。“方”,方才,刚开始之意。另一个是“少选之间”,指时间极短。这两个地方,对弹琴者来说可体现其琴艺之高,而对听琴者而言,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快速、敏捷、准确地捕捉到弹琴者透过琴声所表达的情志,足见其音乐鉴赏水平极高。此外,锺子期两次“善哉乎鼓琴”的评价,不仅表现了他对伯牙高超琴艺的由衷赞叹,而且还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蕴含在琴声中的情志。可谓知其“音”,更知其“志”。由此可见,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欣喜已隐含其中。
再如,遇到知音,伯牙的心情如何?第一层次没有明写,但从锺子期“善哉”的语言中,可以窥见其欣喜之情。不仅如此,从第二层次他失去知音的悲哀中,也完全可以得到佐证。
在第二层次,教师可以设问:锺子期死,作为音乐家的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从他的这一举动中你读出了什么?结尾句点明原因: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一举动充分表现了他失去知音后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既然世上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理解自己的人了,琴弹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破琴绝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运用焦点阅读法,梳理清楚《伯牙鼓琴》的教学思路,也就确立了教学主线。在这基础上对细节做进一步的充实,教学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例如,教学伊始,教师与学生一起品读课文所在单元的导语:“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由“艺术”一词联系音乐,师生一起聆听琴曲《高山流水》。由琴曲进而介绍琴文化:初识古琴外形,了解古琴文化,走进古琴故事,认识故事人物。
又如,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背诵《伯牙鼓琴》;根据课文插图,让学生试讲《高山流水》的故事;从初知“高山流水”到品琴、悟琴,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真正理解知音的含义。为进一步探析“高山流水”的含义,学生结合课文和《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资料单开展合作探究,分析伯牙破琴绝弦的缘由。
最后,教师总结:伯牙破琴绝弦,正因“知音难觅”!为体会伯牙的悲伤,教师引入课后“资料袋”中李白和王安石的诗句加以佐证,进一步证明“知音难觅”,甄选历代诗人的相关诗句,如“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王冕《客边其二》)、“可怜不遇知音赏,零落残香对野人”(朱妙端《篱落见梅》)、“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秋瑾《剑歌》)。从“稀”“无处问”“不遇”和“世难逢”的诉说中,学生再一次印证“难觅”二字。在诗句熏陶下,学生感受到知音的可贵。
课堂尾声,教师让学生再次深情朗读课文,再悟“高山流水”。如此,按照“焦点阅读”的基本方略,完成《伯牙鼓琴》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