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模式创新

2021-12-29 02:39:51郑春岩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科研人员

郑春岩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丹东 118303)

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发〔2019〕4号),即“职教20条”。为了更好地落实方案精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应抓住发展机遇,顺应时代要求,加快科研管理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管理理念,释放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为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转型发展作贡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只有改进科研工作,才能保障学校教学质量,从而让高职院校具有特色,也才能够真正打造高职院校的特色品牌。”[1]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能够发现科研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将这些问题逐一整理如下。

(一)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

高职院校的科研是建立在教学基础上的,创新性不明显,与本科院校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搞科研更多地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所以基础理论相对薄弱。一些专利的申请也大多是为了职称评聘服务的,科研成果的可操作性不高。以我院(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每年获批的省级课题不足十项,这些项目大多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改革项目偏多。而真正的科研应是针对理论创新的多些,理论性的研究更容易获批,教学改革项目以实践为主,加上教师更倾向于一线教学,忽视理论研究,导致创新性不足,所以这也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是我们的省级以上课题获批率不高,教师们搞科研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不能获批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们大多望而却步。“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有些教师只满足于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对科学研究不感兴趣,把参加科研活动认为是额外的工作。”[2]教师对科研没有兴趣,搞科研收获又不大,久而久之科研被视为额外的工作,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大大下降。加上教师自身理论功底不够,长期不钻研问题,对科研的兴趣也提不起来。另一方面,有些课题是没有经费资助的,教师搞科研还要自己投入相应的经费,也让教师对科研积极性大大降低,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了教师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也是科研工作比较冷清的主要原因。

(三)科研成果转化意识不强

一些专利和软件著作是可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但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的教师只把专利和软件著作作为科研成果的一项,很少进行下一步的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躺在柜子里是很大的浪费。“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指任何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开发、应用直至形成新技术、新材料或新产品。”[3]对于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研成果转化是可以运用到“校企合作”当中的,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才能更好地促使科研成果逐步转化,发挥科研成果的最大效益。

(四)科研管理模式比较陈旧

目前我们还是采用登记式的管理模式,由科研处根据相关课题要求统一组织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的相关工作。没有系统化的办公软件来完成相应的科研工作,让科研管理与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大相径庭。在课题的申报审核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所以科研管理的模式也有待创新。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一)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大多都是为了完成自己应有的科研任务,为职称评聘赢得分数。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师是真正地愿意从事科学研究,所以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依靠科研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来引导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科研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研促教”的观念应该植根于教师的内心深处。所以教师们的科研依靠激励机制引导的比较多。这就对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职称评聘的角度,从奖励的层面都需要全方位考虑对教师的激励情况,要从制度层面入手来调动教师的科研热情。

(二)高职院校中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心研究教学,对科研倾注的心血不多,所以对科研工作中的课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等内容不是很熟悉,尤其是青年教师们。这也需要科研管理部门要多给教师提供科研学习的机会和平台,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的相关内容,尤其要在学习在项目申报上如何选题。针对不同的单位选题的角度和方向是很有研究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多鼓励教师参加科研项目的申报,摸索科研项目申报的经验,让科研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应严格遵循全面性、严谨性、科学性等管理原则,不能急功近利地将获取项目立项作为科研管理的目标,而应当以科研项目管理为基础,把握科研规律,提高项目承担者的科研水平,拓宽科研人员的视野和思路,培养科研人员朴实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学术品格。”[4]科研管理部门还要注重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宣传科研工作相关要求和加强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有待创新

随着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教师们的科研工作服务。“在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的理念依然延续了传统的管理方式,重管理而轻服务。”[5]虽然是科研管理工作,但并不是要如何管理好科研人员,而是管理好这些项目,让项目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是为了科研人员服务的,作为科研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所在,为科研人员服好务。

(四)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模式有待改善

科研管理模式是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构建科学的科研管理模式是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的追求。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式来进行科研管理工作,构建新时代的科研管理模式让科研工作更加简单化、科学化。在原有的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科研管理模式的升级换代,这是科研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面对的课题。

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大多都不是发自内心地真正地要搞科研,而是将科研与日常考核、职称评聘等联系到一起,因此为了更好地让科研工作公平化,我们应该给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科研考核办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给予不同的指标要求,专任教师与行政人员根据工作内容不同,考核指标要求也不同。”[6]这样可以调动大家科研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还要制定针对教师的科研激励政策,包括项目、论文、专利、著作的奖励办法,以及获奖成果的奖励办法,鼓励教师能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构建多维度的科研激励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实行科研业绩分类评价,形成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多元化科研业绩评价标准,强化激励机制建设,加大激励力度,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7]另外,科研成果在职称评聘中的赋分也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比如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院级课题等主持人和参与者都要有相应的赋分值。论文和专利也是一样,都要有相应的赋分情况,让教师们一目了然。获奖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学院的奖励,在职称评聘中也有对应的赋分情况,鼓励教师们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的参与,也让教师将科研作为日常的一项必需的工作,让“以研促教”观念植根于教师心中。

(二)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引导

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是从事科研的主力军,但现在年轻教师没有科研经验,虽然有参与科研的热情,但心有余力不足。因此科研管理部门要多组织年轻教师开展科研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如课题申请有哪些注意事项、科研课题如何完成等等问题,让年轻教师逐渐熟悉科研活动的相关流程,参与到科研中来。“加强科研人员选题论证引导、激励,调研科研条件,聚焦国家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改革目标、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向,强调问题导向、目标导向。”[8]另外,科研管理部门还应该总结以往科研申报的经验,将科研课题与学院发展的未来方向相融合,让科研真正为学院发展服务,这样的科研项目更有实效性,更容易申报成功。平时多鼓励年轻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加强理论修养,提高科研的水平。

(三)转变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理念

对于科研管理人员来说,要提高对科研人员的服务意识。科研管理不是对科研人员的管理,而是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而所谓的管理是对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的管理,使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帮助科研人员按期将科研项目交付。科研管理人员还应该更多关注科研成果转化,帮助科研人员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如校企之间、财务部门、社会需求等,将最新的信息提供给科研人员,搭建起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的桥梁,使科研成果更好地进行转化,让科研成果发挥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四)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模式

科研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将科研与现代化、信息化有机结合,形成新时代的科研管理工作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科研管理软件的功能,把握使用现代信息传递手段的度和方式,探索科研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模式。”[9]科研管理中实现无纸化办公,网上申报材料,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网上审批、审核等,让科研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作为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互联网和信息网络技术,打造高效的网络科研管理环境,提升高校科研工作的效率。”[10]探索更加公平公正的科研评审机制,好的科研作品可以在学院科研平台共享,供广大科研爱好者学习。

总之,科研管理工作要在科研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的工作理念下,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形成新时代的科研管理模式,为科研工作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引导和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从事科学研究,开展科研工作者的相关培训工作,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成果转化
水运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6:12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