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云
(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1)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与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目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美术课程教学方法仍显陈旧,教材讲解、图片欣赏等较为单一的讲授式学习比较普遍。因此,笔者尝试打破课堂的时空局限,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和互动生成的学习方式,利用智慧教育环境构建现代学习场景,探索实践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
传统节日的文化形式,需要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被学习者直接体验时发生共鸣才有价值,开展翻转课堂延伸学习时空,能有效解决该矛盾。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学习方式将课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或发送微课,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课中,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或任务单,反馈学情与个性化学习,通过更多元的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课后,教师分析学生的练习统计数据,为日后教学行为提供依据,并为下一节课作课前资源准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约定俗成的某种富有特定意义的文化生活,不仅有节日的习俗和礼仪,也有丰富的历史、社会、自然知识。由于每一个学习者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对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同时,节日本身是一种实践参与体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习环境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学生难以体验到节日的真实情境与气氛。因此,统合线上资源,是上好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制作美术课程的线上资源包,课前发送给学生自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布置学前学习任务单,自主收集整理节日相关资源,为开展翻转教学做好准备。
例如,2020 年春节疫情期间,根据上级部门部署,笔者组织区域内美术教师开展“空中课堂”抗疫不停学活动。如《五彩的烟花》微课中,首先了解全国各族人民过春节热闹的祥和气氛;接着学习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和寓意;再欣赏富有意义的放烟花场景。教师还用录屏软件及工具制作示范微课,教授美术技法“油水分离法”。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搜集资源,和家人分享关于烟花的知识,并尝试用“油水分离法”来表现一幅五彩烟花的绚丽画面。优质的线上课程,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引发共鸣,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中,文化理解是重要的一项,它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与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教师要尝试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利用互联网大环境的优势,开拓智慧教育的新模式,积极打造优质课程微课,助力学生开展课前自学。让学生理解并喜爱节日文化中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并解决以往美术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技能而忽视文化传承的问题。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可以组织优质名师及团队合力打造,或者利用现有的国家级及区域资源平台的优质资源。教师应提高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课程资源质量,帮助学生在学前预知学习难点和盲点。
例如,《灯彩辉映》一课,教师整合线上资源制作教学微课。在微课预习中,学生先通过课程交互点播,自学元宵节花灯的起源、作用、发展历史与特点;再结合视频动画和讲解;学习“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等中国传统花灯的艺术特色;最后通过视频,学习“纸杯彩灯”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较短时间里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为课堂解决教学重难点作好铺垫。
美术课堂要让学生热爱传统节日,并参与节日文化的美术表现,确保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意义、风俗习惯、特定时间等相关知识。因此,开展前测练习至关重要。它反映学生对教学资源或微课的自学学情,量化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针对性教学提供有效数据。测题的研制,可以组织名优教师根据经验梳理编辑,也可以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整理成题库。课堂上,授课教师通过交互工具,准确地收集、反馈测验结果。目前,普遍采用基于反馈器的数据分析系统,有条件的学校使用智慧教室。通过即时分析汇总数据集合学情,为开展课堂学习提供指引。
例如,在智慧教室环境中教学《迎春祈福》一课时,笔者制作微课并设计配套前测题。首先,通过移动终端下发前测练习,包括多道选择题,学生通过终端进行在线答题,教师即时反馈,高效完成基础学情分析,这些数据对后续开展针对性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对比《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新课标强调基于问题导向式与探究式学习,由过去直述知识转变为启发引导。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深度教学,提升学生的素养,增长学生的智慧。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表层结构的学习上,无法深入深层结构,无法深刻感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难以促进知识和思维能力良性循环发展。[1]要发展深度探究学习力,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它至少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问题具有融合性,提出的问题不单单指向美术学科或指向教育,更多从人文与文化性方面提出,且是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实际问题;问题具有开放性,不是非黑即白,不是简单的有标准答案,而是在答案的范围内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使问题背后的文化属性显现出来;具有原认知的特征,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感悟与认识,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感悟及思维做出评价,发展美术核心素养的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能力。
交互式白板是一种可视化、可触化的设备,具备极强的交互功能。交互式学习的关键是构建师生与交互式白板间的互动联系,通过白板中的拖、拉、组、合等动作,达到人机互动的愉快交流体验,影响并刺激脑神经对活动内容的记忆、理解,从而取得相关的学习经验并构建自我认知过程。
例如,《年年有余》一课中,利用交互白板工具,通过触摸,从人脸鱼纹盆中拖出鱼纹样,引发探究问题:7000 年前的半坡人为什么要把鱼纹画在陶罐上?(见图1)学生对鱼不陌生,但是对于半坡文化是陌生的。如果生硬地讲授知识,并不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对接新知,而通过交互中生成发现并得出结论,交流中理解中国人对于鱼的喜爱并延伸认识中国鱼文化,对学生构建自我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图1 从人脸鱼纹盆中拖出鱼纹样的互动学习
以交互式学习为主的美术教学,着力发展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某个既定答案,而是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由此塑造“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的关键核心素养能力。教学中的交互生成,可分为特定式生成与随机式生成。特定式生成取得学习的正向结果,获得教师满意的预设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而随机式生成,则是学生在交互过程中得到的不定结果,或是在探究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某一点要素,或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在交互的过程中走向另外一条道路,为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活用这些生成,不仅能反映教育者的课堂驾驭能力与教育智慧,更能反映教学过程的真实性与多样性。教师应在交互生成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活用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应用,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养。
节日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阖家欢聚的祥和日子。要上好传统节日文化的课程,必须营造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把传统节日相关知识迁移至课堂教学中。课标修订组组长尹少淳教授提出,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因此情境是素养或能力发展的关键性条件。[2]
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叠加想象、动作、描述、图形等手段,使获知达到高效。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环境应当是开放、自由、丰富的,如果单一地使用语言方式来沟通和表达,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学生主体参与较少。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归纳总结好的知识结果,使用强记忆的方式学习。学生固然能高效率的了解相关知识,但难以建立对知识自我建构的体系,智慧教育设备的使用恰好能解决问题。通过设备,使学科知识整合取向、学习者中心整合取向、生活经验整合取向、社会经验整合取向相互联系与补充。[3]学生通过网络,自由便捷地选择性获取资源,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发问题,学生应用终端来个性化解答问题。学生可以选择使用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符号等网络语言方式进行表达,问题解决方案上传平台汇总,不仅教师方便阅读与比对,同学间也能互相借鉴与学习,在自我挖掘和同伴间的交流过程中,探寻精彩的个性答卷。
笔者所在区域的大部分学校覆盖了智慧教室设备,在历年的美术学科质量监测中,使用相关设备,区域内统一使用习题,进行无差别化全覆盖练习。经过大数据平台汇总,使学情一目了然(见表1)。
表1 区域内美术学科质量监测结果主要情况
传统文化节日课程不仅要传递某种传统文化,还要让学生通过课程,构建一定的文化理解,在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文化构建意识和能力,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生活体验与文化体验,自主地诠释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世界。[4]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同时是课程实践的对象。因此,信息的发布不只是教师所独有。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时时发布学习信息,可以是质疑,也可以是认同,还能提出见解。现实和互联网中,师生处于平等且能交换的关系,两端互为来源,也产生结果,由此搭建一个互联互通的学习场景,师生在其中平等交流、讨论分析、总结提升。这样的场景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能够充满兴趣,形成理解、批判、反思等客观思考的高阶能力,甚至做到传承与创新,培养文化构建意识与文化批判精神。另外,学生使用现代技术交流思想,能提高信息化素养,塑造一个富有时代精神、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例如,《节日的彩车》一课中,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节日彩车的有趣造型”,教师利用智慧教室终端,发布彩车设计“百宝箱”,鼓励学生积极构思彩车的设计立意、科学原理、色彩方案、造型元素等内容,并通过个体实践、小组合作探究、集体创作等多元方式,积极表达个性与思想。通过互联互通,助推学生对于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应用,让“互联网+教育”真正落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