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雯
【摘要】“LICC模式”是课堂观察的一个框架,以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对课堂进行解构,是听评课的一种实用工具。本文以“LICC”診断式课堂观察为依托,对《伯牙绝弦》一课进行深入分析,是对“LICC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LICC模式;课堂观察;课例分析
课堂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场所,因此,要进行课堂改革就需要关注课堂,诊断课堂。近年来,课堂评价方式各式各样,可谓百花齐放,许多学校都要求每位教师需要在一学年内至少开展一次公开研讨课,因此,听评课已成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师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通过实效性强的听评课工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进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但是,在日常的听评课中,仍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目标指向不明确、评价过于抽象空洞、“面子工程”太严重……
“LICC模式”是当今流行并被很多学校所倡导的一种诊断式课堂观察模式,“L”是学生的学习,“I”是教师的教学,两个“C”分别是课程性质以及“课堂文化”,四者关系如下图:
通过框架图不难看出,“LICC模式”关注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一切外界的因素都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课堂诊断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二十个视角、六十八个观察点,其中,学生学习需要关注的要点有: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合作情况;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学优生、学困生学习情况;学生倾听时间、发言时间;提问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等等。教师的教学主要关注的是教学情节的构成;媒体的呈现方式;提问、追问的次数、时机;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评价方式等等。课程性质方面则主要关注教学目标;运用教材的能力等。最后一个维度:课堂文化则着重关注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课堂活动开展的情况等。纵观以上四个维度,可以看出“LICC模式”是一个相对客观完善的课堂观察模式,可以作为日常听评课的重要工具。
因此,本文将用“LICC模式”对陈老师的《伯牙绝弦》一课进行详尽的课堂观察。
课前,本科组的老师进行了分工,每两位老师负责一个维度的观察,主要带着“如何上好一节文言文课”为最终目的,就四个维度的不同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得到观察结论如下:
四十分钟的课堂中,陈老师的有效提问是24次,追问次数10次,学生的有效回答为25次,教师发言时间为23分钟,学生发言时间为11分钟,回答问题情况如下图:
从课堂观察结果显示,教师发言时间长达23分钟,占课堂时间的一半以上,老师共提出24个问题,24个问题中,10个为一类问题,14个为二类问题,学生无主动提问情况,师生问答时多近距离面对面问答,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评价的占5个,学生问题回答不出时,老师的追问次数较多,达10次。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图可见,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多集中在课室中央,两边的学生顾及到的较少。
要观察课堂则必须理解课堂,要理解课堂则必须解构课堂。
本课值得推崇的是:陈老师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运用了微课、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的方式开展,形式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学法指导上,陈老师从“熟读成诵”“咀嚼文字”“读后感悟”三个环节入手,将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概括归纳,并花了大工夫在“熟读成诵”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在多次读下能把文章背诵下来,达到了学习目标。另外,本课还有两个亮点,一是“标题概括法”的延伸,陈老师让学生通过补充标题,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简单明了,实用性强;二是“辩论”的环节,陈老师在课堂最后抛出了一个新颖的话题——“此弦该断不该断”,让学生各抒己见,形式新颖,是本课最大的亮点所在。
课堂的结构除了寻找亮点外,根据课堂观察的情况,科组老师们给陈老师的改进建议如下:
一、语言需要精炼
教师要适当减少说话次数与时间,课堂应该交还给学生。本课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老师说话的时间长达23分钟,这就导致了教学每一个环节的“主角”都是老师,学生仅仅充当“配角”,甚至是“路演”。当课堂中忽略的学生的主体地位,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降低,学习效果也就不尽人意了。因此,在老师为主体的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未完全落实到位。学生对《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的理解不够深刻,仅一半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仅三分之一学生能体会伯牙和子期感情的真挚,领悟知音的珍贵,受到美的熏陶。学习目标没有顺利达成,那这节课就变成了一节“空课”了。因此,在课堂设计上,老师应巧妙地弱化环节分界,由学生主导教学进程,老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现场达标情况适时调整课堂,将课堂的主人位置还给学生。
二、提问需要技巧
《伯牙绝弦》一课中,教师的提问次数较多达24次,但由于提问技巧不到位,导致出现了几次学生哑口无言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老师提问——学生不会回答——老师追问——学生硬着头皮答——答案不尽人意——老师继续追问——……”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课堂早已寡淡无味,听者无心思考,教者只想快快跳到下一问题。
这种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课前预设不到位。老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准确,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中也无所适从。因此,要解决追问次数太多的问题,归根结底还需要老师在课前“多做功夫”,把握好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把问题设置为三种类型:难度较大的问题、中等难度问题、简单问题。当问题可以做到分层提问时,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然也就可以畅所欲言,把心中的答案大胆说出了。
三、课堂需要激情
通过观察课堂各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看出,回答问题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课堂中间,说明老师的辐射力较弱,无法吸引外围学生,导致出现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出现。
因此,建议陈老师在课堂设计上应增加辐射面,将环节设置的范围增大,使全班同学都能“动起来”,只有当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力都集中在课堂中时,课堂定能涌现一批“语出惊人”的学生,把课堂气氛拉到高位,这样的课堂才是有魅力的,足够吸引人的。
最后,通过“LICC模式 ”课堂诊断式观察,我们挖掘到课堂中的优点,也能在课堂中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在不断推广下,学校的听评课模式一定会迎来“一片春色”,课堂改革也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郑倩倩.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基于课堂观察的LICC模式[J].文教资料,2016(19):179-180.
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二)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根据注释理解“善、哉”等字词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伯牙和子期感情的真挚,领悟知音的珍贵,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根据注释理解“善、哉”等字词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教学准备:微课、拓展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并从文言文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请看到屏幕。
1.出示微课1;
2.板书课题。
(二)熟读成诵
1.自由诵读文言文;提问:谁有信心能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有节奏的文段)请同桌合作按照节奏读一读。
2.小组读。
出示重点两个句子。哪组同学能读出划红线的句子所表现的画面呢?
3.师生读;
4.师生调转读;
5.男女分读;
6.出示原文填空,生背。
7.标题概括法:在题目的基础上加上一句话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凑成一对完整的话。8.课件展示:伯牙与子期是知音,子期死,伯牙绝弦。——这就是标题概括法。有很多文言文或唐诗的题目就告诉我们诗文的大意了,我们可以运用标题概括法帮助了解课文内容。
(三)咀嚼文字:
1.品词: 请运用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讨论一下词语的意思。
重点强调并延伸“善、哉”的意思
2.品句拓展:
(1)
“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志在徐徐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志在皑皑白雪,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3.再读两个句子。
填空:真是一对 的好朋友!请把答案写在黑板横线上。(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惺惺相惜、深情厚谊)
4.品篇:
(1)小组合作,根据注釋,复述故事;
(2)请两位同学汇报。
(四)读后感悟
1.提问:伯牙身为绰绰有名的琴师,一定有不少“粉丝”,但为什么只视子期为真正的知音?让我们走进资料。
2.出示资料2(伯牙在宫廷弹琴,无人问津的故事)写一写:“吾志在高山,汝高谈阔论,悲哉!”“吾志在流水,汝 ,哀哉!”“吾志在 ,汝 , 哉!”
3.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教师感情朗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片段: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5.辩论题:子期死 此弦已断 断了他对音乐的追求 断了他出众的才华 断了他似锦的前途 断了两人的知音桥梁 ……你认为此弦该绝不该绝?
(五)拓展
1.扩展关于知己的故事。
2.静静聆听《高山流水》,用音乐祭奠伯牙与子期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