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燕娜,潘敏丽,宋静静,徐璐,包蓓艳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绝大多数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主要的肾脏代替治疗手段[1]。相关资料显示,仅有23%~38%的MHD 患者能够自觉有效地控制每日的液体摄入量。有调查研究显示,国内约有32.60%~63.31%的MHD患者对水、盐摄入量限制的依从性较差,国外报道这一数据高达75.40%[2]。MHD 患者对体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与宣教密切相关[3]。毛聪波等[4]研究表明90.0%的慢性肾病患者认为自己需要延续性护理服务;70.4%慢性肾病患者选择持续性随访和指导,79.2%的慢性肾病患者希望干预人员是护士。罗燕等[5]在研究中指出了MHD 患者对于延续性护理缺口大、需求高。“互联网+”健康宣教作为延续性护理的一种新颖模式,是目前现代化慢性病领域健康教育发展中值得尝试的新方向。因此,本文探讨“互联网+”健康宣教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6 月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门诊长期就诊的MHD 患者60 例。纳入标准[3]:年龄≥18岁,规律血透≥3 个月,透析频率每周3次,4 h/次,血流量200~300 ml/min,病情稳定,沟通无障碍。排除标准:住院患者、有认知或沟通障碍、经常因各种原因提前下机者。采用信封法,分成常规宣教组(对照组)和“互联网+”宣教组(观察组),各30 例。
1.2 方法
1.2.1 常规宣教组 每次透析时,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摄入液体的干预指导,每周责任护士对常规宣教组实施床旁的常规健康宣教,发放宣教资料或指导患者二维码扫码获取宣教资料。每个月责任组长按月计划内容进行宣教并在文书中纪录,宣教专管员次月初进行查漏补缺。每个月宣教专管员开展健康宣教大讲堂,通过ppt 讲课方式为患者和家属授课,集中向患者讲解各种食物中水分含量和营养物质,发放各种知识卡片。
1.2.2 “互联网+”宣教组 在本科室建立小范围一个“肾友群”,由2 位宣教专管员、3 位医师共同维护。宣教专管员在“肾友群”每周分享2~3 个液体管理的专题微视频,分享跨平台的优质文章或短视频账号。由专管员和主治医师一起回答患者的疑问和顾虑,并鼓励患者线上分享自己的血压值、超滤量、饮水量等。每个月宣教小组记录宣教内容并复盘改进。微视频健康宣教团队由1 名血透室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2 名科内宣教专管员和2 名主治医师组成。均接受过严格的专业技术培训而且有较强的沟通技巧、责任感,均具有护师/主治医师及以上的职称。组长主要负责研究的实施和管理,协调和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健康宣教专管员负责微信群的建立和后续维护、健康教育微视频的收集和录制、实验期间宣教内容的安排与发送,并进行线上答疑。血透室医师负责进一步回答医疗问题。鼓励患者在群里分享每日的进水量、超滤量、血压等,可简单到发一个数字,也可以是饮食小技巧,让大家共同参与进来。微视频宣教内容参考本科室的宣教季度制定表,围绕液体管理为核心主题,由健康宣教团队成员共同商讨制定,邀请本院营养师查看修改,并通过院部防保科检查核定。通过多学科合作制定,使宣教内容更合理科学化。
1.3 观察指标(1)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6](IDWG)=本次透前体质量-上次透后体质量。责任护士记录患者的IDWG,分别计算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DWG。(2)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7]。量表总Cronbach's 系数为0.862,共20项条目,分成4 个模块,其Cronbach's系数分别是:问题解决5 题0.760、伙伴关系6 题0.704、执行自我护理5 题0.729、情绪处理4 题0.703。选项得分:从不~总是对应1~4 分,得分越高则自我管理能力越好。在干预6 个月后发放量表。(3)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此问卷调查表由本院护理部为血透室设计定制,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血透室环境与流程、宣教内容、护士工作能力、服务态度4个模块,共12 题,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8]:很满意5 分,满意4 分,一般3分,不满意2 分,非常不满意1 分,干预6 个月后发放调查表。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2 两组透析间期IDWG 比较 两组透析期间IDWG、IDWG≤5%干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079,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
2.3 两组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比较 两组量表中问题解决、伙伴关系及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比较
2.4 满意度比较 常规宣教组护理满意度为 96%,“互联网+”宣教组为97.79%。“互联网+”宣教组的护理满意度略微高于常规宣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 >0.05)。
3.1 “互联网+”健康宣教能改善MHD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达标率 实施“互联网+”健康宣教6 个月后,实验组IDWG 值较观察组降低显著。以积极高效的现代化宣教方式提升MHD 患者在长期治疗中的自我管理水平,护理人员提供的干预不仅仅止步于说教式教育,更应该强调患者自身慢病管理的重要地位[9]。以健康教育为出发点,运用新科技互联网技术,聚焦于疾病认知、健康管理及自我管理等方面,为我国慢性病管理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毛聪波等[4]研究发现,延续护理目前普及率不高,62.1%的患者不了解延续性护理,与相锋等[10]的研究一致。目前很多医院还未全面启动延续性护理,医护人员自身对延续护理基本概念、实施方式的理解还不是很充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落实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目前“互联网+”延续性健康宣教研究多是单一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在多平台联动的效果研究还很少见。本研究充分利用公众号、抖音、直播等互联网平台,通过分享链接、二维码、直播间邀请码等实现多平台联动,将“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3.2 “互联网+”健康宣教能提高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宣教技术能使MHD 患者自我管理量表总得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问题解决模块、伙伴关系模块,情绪处理模块和执行自我护理模块得分与常规宣教组相比略微有改善。“互联网+”健康宣教使宣教更方便快捷高效,原来的宣教模式通常为:具有外出培训学习健康知识名额的同事,在培训结束整理好资料后再办一个专题讲座,把相关知识分享给患者。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而现在的“互联网+”模式,上午接受培训,通过拍摄、录音、直播等方式,马上可以把学习内容直接传达给患者[11]。宣教模式的改变,不仅提高了知识的保真度和有效性,也降低了知识的传播成本,还能扩大受益范围。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往往更容易接触到优质的宣教知识,通过“互联网+”延续性护理能把实用的健康知识更高效迅速地传达给患者。
3.3 “互联网+”健康宣教具有较好的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互联网+”宣教组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常规宣教组略微有提高,说明“互联网+”的宣教方式目前还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全方位要求。“互联网+”是分享知识的扩音器、放大镜,延续性护理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以医护人员为桥梁,为患者了解日新月异的新医疗进展提高便利。这个过程又是相互促进的,部分患者可能知识面比医护人员更丰富更深入,尤其是慢病患者,久病成良医一点也不假。为这些优秀的患者提供一个帮助他人、影响他人的平台,也是“互联网+”的优势。这些博学的患者,也教会医护人员很多知识,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相互之间共同成长。在“互联网+”宣教中医护人员还能起到过滤作用。面对网上质量参差不齐、知识真假不一的宣教类微视频,能在质量参差不齐、知识真假不一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高质量、真实有效的信息变得尤为重要。这个过滤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的协助,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老患者的亲身经历来不断验证,而“互联网+”方式起到很好催化作用,加速了整个过程。现如今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互联网+”健康宣教不仅在疫情防控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MHD患者在疫情期间能够获得及时的信息支持。“互联网+”健康宣教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宣教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避免了聚众、线下可能导致的传播风险,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少样本对照研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心进行“互联网+”的宣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