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军豫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课程思政是高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1]。大学语文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一个主要切入点,其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文章,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大宝库。经典文学作品饱含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境界,在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不断省视人生、修正自我、完善人格。利用课程本身含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集中提炼家国情怀、文化使命、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努力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善于创设情境,讲授的知识和阐明的观点一部分是临场生成的,直观性和感染性较强,易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时代杰出人物、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人生的壮美,体味大学语文课程的魅力。毫无疑问,大学语文课程会对学生美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经过大学语文较长时间的浸润,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过目不忘的人物、津津乐道的哲理潜滋暗长,学生在“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中收获热腾腾的精神食粮,加强了道德规范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可见,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承载着“载道”和“化人”的功能,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就是学会求知、做人的过程。
大学语文是各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的能力,使他们在真善美的熏陶中领略和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大学语文课程”和“思政”的拼凑叠加,也不是在大学语文这门通识课中抽出几节课用来专门讲授思政内容。二者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虽然它与思想政治课程所属学科领域不同,但二者有着天然的共性[2]。大学语文不仅包含较广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凸显出鲜明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它与思想政治课一道同属于人文课程,最关键之处在于育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取向和全面发展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知识点比较抽象。个别思政课教师的公开课容易给人造成“必须接受教育”的错觉,“思政教育专题”的表述,让学生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沉闷。这些似乎都是思想政治课在大学里受欢迎程度较低的原因。大学语文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它弱化了思政的教育意图,表面上看不到思政教育的“专题”,消除了学生一看到标题就引起的“本能反应”,为思政教育的自然融入、全面渗透提供了可行的条件。鉴于以上情况,需要对大学语文和思政教育进行优化定位,以教学需求为依据,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结构,找到二者之间的衔接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整合,在培养目标不变的基础上,针对二者自身的特点调整细化大学语文的授课内容,使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以一种学生更能接受更乐于接受的形式推进思政教育,有利于推动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化改革,从而达到“一石二鸟”的教育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能力,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及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重视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为其他大学课程的深入学习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较强,实用价值较高,是学生专业学习的保障。作为专业课程的“好搭档”,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从工具性角度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多项功能,学生将这门课程学精学好后获益较多,如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突出,是取得学业优秀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获取奖项的机会增多,优势也明显,在奖学金评定、入党申请、研究生保送等方面自然脱颖而出。大学语文为学生的成功加油,为学生的成才助力,较大程度改善了学生在大学里的行为表现和精神面貌。概言之,大学语文帮助学生系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引导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并激发创造性思维带来的成就感,对于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和奋斗目标,起到了思政教育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取和使用为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架起一座桥梁。选择好教材通过感染、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这也正是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之所在。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就隐藏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好教材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思政教育的发展,并为实现课程思政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武夷学院是一所二本院校,他们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选用的教材是董小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全书依文章体裁类别编排,共有六个单元,分别为仰望诗意的星空、栖居诗意的大地、走进斑斓的散文、漫溯小说的画廊、领略演讲的风采、关注社会的评论。各个单元设置单元提示,正文文本、背景介绍、阅读与鉴赏、思考与练习、单元训练、文体知识拓展等项目。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既彰显了典雅古朴的传统性与转型革新的现代性,又突出了共性的“中国气派”和个性的异域风采。在紧扣学术性的同时,又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教材重难点清晰,难易度均衡;遵循学生知识、思想、心理认知与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由表及里,“里外结合”;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突出,注重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历史含量、文学含量、学术含量,价值含量;设置的一些篇章尽量关注时事政治,聚焦社会热点,照顾现实关切,学生比较熟悉,十分适合二本院校的学生。实践证明,教材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确实获得了学生较好的反馈。
板块教学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就大学语文而言,板块教学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将其相关联的内容分成若干篇目,确定一个学习目标,对这个学习目标进行专题式学习和研究。这样的益处在于,有限的教材内容将得以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增加,思想内容丰富,从而达到大学语文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目的。大学语文板块教学编排的内容各章节趋向统一,知识主题相对集中,围绕核心素养画同心圆,圆心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择取的不少篇幅包含鲜明的政治立场,对弘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陶冶他们乐观、豁达、向上、向善的情操,有较好的激励作用。一篇佳作就是一枚精神硕果,散发出诗意的芳香,震撼心灵,营养人生。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而且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如教学板块“仰望诗意的星空”,以大诗人屈原的《九章·橘颂》为文本,诗人礼赞橘“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美德,希望与橘“长友”,将其“置以为像”,强烈抒发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3]。这一教学板块围绕经典诗歌进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树立宏大的志向和高远的理想,培养高洁的情趣和刚强的意志。板块教学的优点在于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明确,学习重点、难点趋同,数篇含同类相关思政要素的课文“集束”呈现并进行讲授,对思政教育效果起到强化作用。这种显性与隐性双重渗透、双重叠加,有利于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有准备地将价值引领思想导向置于知识讲授之上,将思政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板块教学的全过程,进而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育增值,也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和生机。
大学语文板块教学契合思政教育理念,精选适合学生认知水平、情趣爱好且富含思政教育元素的经典作品,富有针对性。多篇同类相关、价值导向趋同的作品叠加学习,必然对思政教育起到强化的效果。大学语文板块教学还可以立足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围绕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目标,以文化的不同形态来分门别类:“诗歌漫步”“民俗文化”“走进环保”“经管艺术”“品格情怀”“人生世态”“情感世界”“怀古咏史”等。依托板块模式创设情境教学,充分挖掘文本内容中涵盖的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积极汲取和转化,在师生共同体内部生成审美空间,思政教育贯穿其中,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这种板块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和教学规律,而且还有力拓宽了思政教育的路径,丰富和壮大了思政教育的内容[4]。
首先,提升大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元素之一,是教育改革中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体现着教师参与的主体和主导作用。”[5]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加大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力度势在必行。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拓宽教师的思政视野,加强教师的思政敏感度,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教书育人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争做“四有好教师”,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应有之义。武夷学院专门为大学语文教研室配备一位思政课程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觉悟较高,理论素养较强,定期为学院语文教师开展讲座活动,并进行具体的答疑解惑。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教师进行严要求、高要求。政治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能够充分设计教育教学方案,认真有序地组织和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及时热情解答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6]。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经师”,更要做学生的“人师”;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多元化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需要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身正示范,一言一行都是良好的思政教育方式。学生以教师为表率,有着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的“向师性”容易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容易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加强自我修养,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明确岗位职责,牢记神圣使命,自觉学习思政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勇挑“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的重担。
其次,精选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并进行深层挖掘。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旨在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深跃进价值维度。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明确一个原则,加大丰富价值维度的力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对课程内容要进行精心选择并深度发掘,努力提炼萃取课程内容的思政教育资源,使课程不但要实现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要,而且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相比较思政课的显性与隐性要求,融入和渗透思政教育的大学语文则明显偏向隐性和弹性要求。教师需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双方有机结合、优化整合、无缝对接,形成育人的较强合力。选取的内容一方面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灵,另一方面要文质兼美,展示民族传统、道德准则、理想信念。这样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走脑入心”。能够入选的篇目居多,但条件有限,只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限量选取那些最具代表性、含金量较高的名篇佳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提供内涵丰厚、形式多样、特色各异的人文载体。我们还要深层挖掘文本中蕴藏的爱国教育功能、励志教育功能、心理健康培育功能等思政教育功能[8]。大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课的具体内容,经过提炼拟定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思政主题,尽可能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思政“可亲可近”,有生动的内涵,不再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最后,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化。大学语文课程不只局限于课堂,课堂讲授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束,要铲除思政教育的死角,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覆盖,需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如举办辩论赛,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当下的热点问题来设置富有政治教育意义的辩题: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可以忘忧国,人生应该乘胜追击/人生应该见好就收,网络使人亲近/网络使人疏远,善意的谎言是不是谎言,先择业后就业/先就业再择业,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大事不拘小节/成大事要拘小节,等等。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事,在辩论过程中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适时干预和点拨,避免辩论的主题偏离预设的轨道,达不到育人的效果。同时,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迷茫的时刻、纷乱的现象里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传统的采用满堂灌方式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没有“市场”,教师讲,学生听,师生缺乏交流互动,大大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有鉴于此,教师教学方式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改变“重教师传授而不重学生探索”[9]的局面,教师以导为主,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探究、经典诵读、个人演讲等多种方式,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多交流、多发言、多讨论的局面就会自然而然呈现。
反思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大学语文教师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实现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巧妙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育人目标的统一,让大学语文课程洋溢思政教育的浓郁气息,需要因事而谋、因时而变、因势而为,走出单纯依靠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单打独斗”的教育教学困境。以全力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坚守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阵地,在坚守中发展,在发展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在完善中加强,在加强中不断增进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立足武夷学院是二本院校的教学实际,遵循国家课程思政要求,深刻理解党的主张和国家的意志,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自身独具的优势和主流价值的熏陶作用,选对教材,构建板块教学模式,加强学习,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精选课程内容并进行深层挖掘,开设好第二课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关注度。大学语文课程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把大学语文课讲得“有棱有角”“有情有意”“有滋有味”“有己有人”,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成人教育”“成功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留下了跨学科之间如何进行教学的丰富经验和启示,推动了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