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与语文素养的系统提升

2021-12-28 19:50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碎片化体系素养

成 榕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1]。传统阅读既是语文素养的表现,又是语文素养提高的训练方法。传统阅读内容方面的系统性、阅读过程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理解过程伴随的情感性和思辨性、阅读体验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等,是传统阅读有益于认知水平提高、知识框架构建、情感水平提升、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在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时首先使用了“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2]。关于“碎片化”阅读一词,最早出现在传媒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是指在零散的时间和不固定的环境里,以移动客户端为媒介,“看”(这里更多的是“视觉感知”而非“阅读”)一些短小而不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以休闲娱乐为目的,过程中不乏互动,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传播者的一种阅读方式。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同样作为“看”“看”事物的图像和“看”文字是基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看图像”使眼睛受到的是外在事物形象对大脑的直接刺激,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信息涵盖量是有限的;而“看文字”涉及学习领会、记忆回顾、联想延伸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涵盖的内容取决于阅读者已具备的经验和能力。

一、“碎片化”阅读对语文素养体系构建的不利影响

“碎片化”阅读的出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改变的。作为现代科技支持下的“碎片化”阅读,给阅读带来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角度多元、读者阅读体验丰富、大众化程度高等特点,是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但是它带来的阅读内容完整性、逻辑性缺乏,知识能力构建的系统性缺失;阅读者易受情绪支配,情感培养、情操发展受限等;阅读者价值取向多元,缺乏主流意识,思维方式混乱等,这都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一)“碎片化”阅读导致知识结构体系内容完整性、逻辑性缺乏

由于“碎片化”阅读在手机等移动平台接受信息的特点,因为受阅读界面的限制,要完整地了解事件发展的全过程,就要不断“翻页”,这是非常影响阅读者的“体验”的。因此信息发布者会尽量压缩字数,常用“全文”的方式将主要内容隐藏。而为了提高阅读流量,就要在开头吸引眼球,在标题上制造悬疑,从而导致“标题党”的出现,标题与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常常出现,传统阅读形成的概括性与具体性一致的系统思维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因为阅读时间的零散和地点的随机,客户也无法静下心来展开全面阅读,这使得移动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信息往往是高度概括的。要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就要进行“链接”的阅读和“百度”的查询,而“链接”“百度”不是由同一个作者在同一种状态下写作的,检索的文字词语虽然一致,但表达意图和逻辑结构等可能相去甚远,导致后续的阅读与其阅读初衷渐行渐远。再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发布平台字数的限制,往往采用将一件报道拆分成为几段的方式发布,以期待读者的追踪跟进。而事实上的情况是,读者在海量的信息中,根本无需要也无可能对一家的报道随时跟进,这就造成多家信息混淆了读者的认知经验,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视角差异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认知。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新异性”,随着跟进报道的挖掘,网络媒体经常出现“反转”和“乌龙”的情况,不连贯、不完整、没有权威性、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往往让读者在阅读中迷失自我,对其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内容完整性,形成思维判断严密逻辑性是十分不利的。

(二)“碎片化”阅读导致情绪、情感、情操等感情系统构建缺失

进行“碎片化”阅读时,不仅可以阅读文本,还可以欣赏图片、音频、视频,甚至图片和视频在阅读中占有了更大的比例。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著名的媒介理论,他把媒体分为冷媒体和热媒体,其中“冷媒体具有‘低清晰度’,发送的则是抽象的信息,需要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来理解和掌握;而与之相反的热媒体,具有‘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3]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阅读”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碎片化”阅读更多的时候是在“看”。“阅读”文本与“看”图片、视频的认知心理和思维机理是不一样的:传统阅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文字”,我们必须要识别文字的形状,调动记忆,理解文字的意思,然后展开联想或者分析,进一步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或思想意义;而“看”是一个不需要经过学习就会的人的本能,是“充满数据的状态”,受众受到的是色彩、线条、图案等形象的刺激,通过本能或者基于经验的反应,产生对事物的判断。传统阅读调动的是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大脑和心理功能,产生的是一个类似于线性的思维反应,从而产生概念、判断、推理等高级理性思维过程,是一个系统的、高级的、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人类认知世界一般有三种模式:经验和感觉的、直觉和艺术的、知觉和科学的。“碎片化”阅读在“看”的时候,触发的常常是第一层面的,除了需要五官的灵敏,就是通常所说的“耳聪目明”外,更多的是依靠经验积累下本能的反应来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我们通常说的情绪、情感、情操体系,一般而言,情绪容易受到本能的驱使,轻微刺激触发经验中的愉悦或者厌恶,就可能会产生激烈的反应;情操则是要经过认知体系的全面发展,经过意志品质的锻炼考验才能够达到的一种境界,是情感支持下的理性判断,它不轻易能够达到,也不轻易能够改变;情感则介于二者之间。“碎片化”阅读经常触发情绪反应,出现在情感体系中情绪主导的应激模式,会导致情绪、情感、情操等感情系统构建的缺失。再者就是传统阅读纸质媒介借助的是“反光原理”进行的,而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的阅读是借助“发光原理”进行的。换句话说,在进行“碎片化”阅读时,我们看的是“亮着的电灯”。由于眼睛对于光源的反应是直接诉诸大脑的,受到光源的长时间的持续刺激,很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情绪、情感、情操等感情系统失衡。

(三)“碎片化”阅读导致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让·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同化(assimilatiOil)、顺应(accommodation)和平衡(equilibration)。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获得成功,就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4]。通俗地说,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去理解新事物,就是同化;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以不断适应新的认知对象,就是顺应。传统阅读就是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不断顺应的过程。

在“碎片化”阅读环境中,从传播平台编辑信息的角度来看,为了追求“点击量”,多采用的是“迎合”受众而非“引导”受众的方式。“迎合”就是受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编辑者就提供什么,就是在受众已有的认知水平、情感基础上加以强化;“引导”是建立在受众未来发展可能需要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行为方式,开展系统性教育和管理,构建全面的认知体系和情感体系。同样是为了“点击量”和“点赞”数量,在传播过程的互动评论中,评论者的出发点也是以“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为目标,追求在主流价值观之外的所谓“新颖独特”。这种互动过程的不断延续,在评论基础上的再评论,往往与评论开始时的观点相去甚远、谬之千里。站在受众的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角度看,每天接受海量的所谓“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不同观点的冲击,很容易造成价值观的混乱,特别是“娱乐”的价值标准影响了许多受众的价值观。

“碎片化”阅读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逻辑思维的影响上。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通过科学抽象,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制作,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事物的特征、本质、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记录人对现实的理性认识成果。”[5]“碎片化”阅读导致的对阅读文本的随意切割、替换,使逻辑的严密性受到了割裂的内容的影响;逻辑的条理性受到了片段化信息以及各种中断阅读的冲击;想象力被“奇葩”的情节所打压,记忆的长效性被纷乱重复的信息毁灭,阅读的意义缺乏内在逻辑的整体性。

二、在“碎片化”阅读中构建语文素养体系的思考

立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结合人的成长规律和特点,综合传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各自的优势,积极构建语文素养体系,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与时俱进地应对“碎片化”阅读的应有态度。

(一)语文素养体系中内容体系和思维方式体系构建

针对“碎片化”阅读容易造成内容体系系统化的缺失,形成思维方式片面化的不足的情况,通过汉字字形识别、词汇结构意义分析、阅读内容框架构建、对比阅读等多种方式,对“碎片化”阅读背景下语文素养体系的构建是有积极意义的。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象形”是最基础的构字方法。通过字形分析往往可以了解更为系统而真实的意义——与人体有关的字为什么常常以“月”为偏旁?与玉有关的字为什么常常以“王”为偏旁……由汉字构成的词语,更是具有内容方面的系统性和逻辑上的相关性——“宇宙”“世界”都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构成系统;“城市”是“防御体系”与“市场”的结合,体现的是“平时”和“战时”的系统;“基础”是“墙基柱础”的建筑构件体系,等等。笔者在《“碎片化”时代中的“系统化”思维——汉语词语并列构成中蕴含的系统化思维方式》一文中,将词语并列构成中蕴含的系统化思维方式概括为时间与空间、因与果、物质与精神、整体与局部、过程与结果、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补充关系等,将汉语词语并列构成背后的系统化思维方式,概括为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构成系统、兼容并包的综合思维构成系统和天人合一的象征延展思维构成系统[6],说明汉字从字形的布局、词语结构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逻辑规律和象征意义,从而形成语义内容的系统性。通过学习汉字的词语构成,有助于构建较为完整的思维体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汉字词语结构表述的内容系统和逻辑体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了解、分析阅读作品中特殊语境下词语表达的新的内涵。汉字有多音多义、一词多义、语气表意、语境表意等现象,在阅读中还原作者原先想表达的意思,还原事件本来的面目,也是构建汉字词语表述的内容系统和逻辑体系的重要方法之一。譬如在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中,“治”“乱”有动词的意思——“治理”和“扰乱”,也有形容词的意思——“太平盛世”和“乱世”;“陌上花开,君可缓缓归矣”中有“期盼”与“宽容谅解”的意味;“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中有“爱”与“敬畏”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情感系统,等等。

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参照传统阅读的文、史、哲系统,构建出诸如“四书五经”“四库全书”等系统;可以参照个人观点风格类、时代类、流派类等开展分类阅读;可以参照“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的思维方式,在各种阅读内容之间建立相关、相似、相反的联系,构成具有逻辑联系的、根据社会价值标准进行分类的严密体系。譬如儒家思想体系中,《礼记》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就要有《诗经》来抒发情感,《乐》来调节情绪,这是一个行为、情感、化育的系统集成。

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由汉字字形的识别和词语结构分析开始,到句子,到段落,到篇章,进而开展比较阅读,这是构成系统化内容和思维的进阶式发展模式,是传统阅读体系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应对“碎片化”阅读产生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素养体系中审美情感培养和情感体系构建

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是较为散乱的,其中基于情绪层面的生物性成分居多。“碎片化”阅读容易导致阅读者注意力分散,对阅读内容缺乏深入体验,进而导致在接受阅读内容方面的浅薄,从而造成情绪、情感、情操体系的失衡。审美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感染”和“体验”,具有直抵人心,将外在信息内化为内在情感、意志的作用,通过审美情感培养实现情感体系构建是十分有益的。

审美情感体系的构建,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等构成的审美心理,与有着深刻性和前瞻性的思想内涵,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的审美对象互动的结果,是审美发现、审美鉴赏、审美创造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审美发现的角度来看,针对“碎片化”阅读中受众被动接受的不足,训练其审美发现能力:选择内容涵盖丰富,既能使阅读者了解文学和文化发展历史,又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作品;选择既能感受文化传承和人格传递,又能感知人类美好情感,提升情感道德品质的作品;选择既能认同祖国的传统文化,又能涵盖热点文化和社会现象的,促进独立思考的作品。要引导阅读者在文字阅读中,欣赏中国汉字特有的线条、结构、布局之美;欣赏词汇结构中的互补和对立统一之美;探寻文字和图像符号在“能指”与“所指”之间多维度照应关系;探寻文本在结构布局、条理顺序安排等方面的特色;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内涵以及象征意蕴方面的美。

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培养具备“鉴别”和“欣赏”美的能力,就是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细致分析,用“感同身受”的体验,争取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读出作品的“言外之意”和“画外之境”。在横向结构分析上,围绕作者个人、家庭、国家、社会、民族关系的一个系统,了解作者经历、所处时代背景、家国天下情怀、对后世的指导意义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要带入阅读者自己的情感共鸣,将直觉思维与情感投入结合起来,将形象思维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从纵向结构来分析,是围绕作品中展示的人或事物,寻找不同时代类似素材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同一类作品在不同时代的审美价值。

从审美创造的角度来看,注重创造的“动力”和“能力”训练。在“动力”的培养上,要注重审美兴趣的培养,同意差异化和多元化意见的存在,还要关心创造者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在“能力”的训练上,要从感性层面提升审美能力,加强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态度、审美经验方面的引导;要从理性方面上提高审美素养,不断提高审美品位,强化审美思想、思维品质。只有在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下,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生活,认识个性化与社会规范之间的联系,才能创造出反映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审美情趣和品位的作品。

(三)语文素养体系中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碎片化”阅读对价值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多元视角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低俗性对崇高性的破坏,个性选择对社会规范遵循的忽视等方面,在知、情、意、行等范围都有所体现。一般而言,从人类认知世界的知识上来看分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感觉和经验的世界,这是基于五官受到外界刺激而带来的经验体验而构成的知识;二是直觉和艺术的世界,这是基于人类在潜意识支配下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物质世界同构而产生的契合;三是知觉和科学的世界,这是基于人类运用记忆、联想、概念、判断、推理等形成的对外在世界的认识。

价值体系的构建包括思想理论基础、政治观念、法制道德伦理和人格心理等多方面素质的系统综合过程,涉及知、情、意、行等体系;价值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从知觉和科学理性的角度入手,所以加强对阅读内容的审核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道德伦理追求和价值取向,贯穿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学校是开展科学理性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主流价值观念传播的主战场,应该义无反顾地用法律和政治手段维护其权威性,毫不动摇地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将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法制意识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话语体系。

“碎片化”阅读状态下构建价值体系,更重要的是从阅读者的感觉和经验层面,从审美和艺术层面入手,达到潜移默化实现目标的目的。实现心灵世界与艺术人生的和谐发展,实现各种价值观念立足于文明进步的角度进行互补,实现真善美的心灵启迪和价值认同。因此,要立足于人的生命论等高级的哲学体系,形成以人为本的,以人为起点,基于人的本性,朝向人的发展的整体思想体系。形成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蕴含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诸如《地名大会》《见字如面》等。构建既要延续传统,又要超越传统,指向人的终极关怀,以人为所有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点的价值体系,形成价值观、思想理论基础、道德法制、人伦行为规范的一整套体系,形成对民族的发展历史、共同思想、情感基因、哲学体系的共识。

三、“碎片化”阅读背景下提升语文素养体系构建的新要求

鉴于“碎片化”这种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今后主要的阅读途径之一,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因势利导。将“碎片化”阅读进行积极方面的转化,涉及政府、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立足学校教育角度,在不断提高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指导,对学生既保持个性化,又构建系统化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优化阅读环境,培养师生良好的媒介素养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对媒介素养下了这样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7],国外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了大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

作为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面对蜂拥而至的新媒体,如果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难免在学习和生活上受到侵蚀,产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误导。鉴于此,学校作为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这个任务。国际媒介素养教育先后产生过三种模式,即保护主义模式、技术主义路线和行为指向型教育模式[8]。为了保证学生有健康的成长环境,保护主义模式主张有限度地让学生接触媒介,有控制性地进行相关的学习;技术主义路线从工具理性主义出发,主张只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可以放开媒介接触,因为媒介技能本身也是一种技能;行为指向型教育模式认为新媒介不仅能够让学生吸收新知识,而且还具有表达、交流、沟通、评论等资格,在行为导向上具有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特点。我们要借鉴国外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媒介教育体系。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将古典诗词、流行元素、专家引导等不同呈现形式结合起来,以典型的“碎片化”内容构建了集传统价值观念、较高审美品位、高级娱乐休闲、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一体的系统化文化展示,是“碎片化”背景下语文素养系统性构建的典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入手组织阅读教学,及时发现学生零星的阅读兴趣点,开展延伸阅读,运用对比(含中外对比、古今对比、不同艺术形式对比等)拓展阅读面;运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在线教育课程)的方式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运用演绎的方法促进学生查阅、检索能力的提高,同时了解浩瀚知识海洋的博大精深;运用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去粗取细、去伪存真的整体思辨能力;运用“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的哲学象征方法,培养锻炼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凡此种种,都是要求教师围绕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发挥学生主体性,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将教学从课本向课外延伸,将阅读从“浅阅读”向“深阅读”延伸,从“泛阅读”向“专阅读”引导。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面对多元文化并存、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资讯传媒发达、学科边界模糊、“碎片化”阅读泛滥的情况,要更注重教师融会贯通、知类通达能力的培养。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就应该有游走于各门学科、跳跃于哲学与各门学科之间的能力;就要有“问题导向”和系统化思维的立场,围绕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就要有教会学生“管中窥豹”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能力。

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了解阅读在构建学生知识系统、能力系统、情感系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系统方面的重要意义,不断发掘“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经典阅读之间的联系;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学生阅读态度,化被动消极的阅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坚持经验和感觉、直觉和艺术、知觉和科学的统一,实现心灵世界、艺术人生、科学文化的完美统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把个体的引导与集体的整体性指导结合起来,利用“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原理,使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之间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关系;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原则,将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传授给学生。

“碎片化”阅读是科技快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个体崇尚自我的表现,只要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就能够通过阅读引导,实现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的目标。

猜你喜欢
碎片化体系素养
第二单元·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想象力都去哪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