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平
(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初级中学,浙江杭州 311265)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为了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对农村学校给予了很多的照顾。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校优质师资与生源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也在加快。师资与生源的流失导致教师、学生、家长对农村学校失去信心,信心的丧失又加快了师资与生源的流失。如何扼制这种恶性循环,成了农村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为,师资与生源的流失靠“堵”是堵不住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促进农村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重建教师、学生、家长对农村学校的信心,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然而,反观当下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却存在诸多的不如意。其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基层教师敷衍应付;其二,教研与教学两张皮,教研的时候“理念先进”,教学实践中又是老调重弹;其三,教学管理与校本教研严重脱节,难得有少量教师在校本教研中迅速成长,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却又处处掣肘,制约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所以,唯有构建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新样态,才能实现有效的校本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乃至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笔者所在的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初级中学是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首批试点学校。我们试图以构建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新样态为突破口,改善农村教育生态,实现提质强校目标。通过一年的实践尝试,以多层次专业引领、多维度信息互动、多向度成长表达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新样态初具雏形。
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是不对等的。在校本教研中,引领者输出的信息与被引领者接受的信息不一致,即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损耗;当然,接受者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也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输入的信息加以补充。被引领者与引领者之间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的差距越大,信息的损耗就越大,对输入信息的有效补充就越小。
我们构建的多层次专业引领体系,包含学科专家沉浸式引领、骨干教师零距离引领、草根教师碎片化引领三个层次。多层次引领的意义在于,专家输出的信息损耗,在骨干引领与草根引领的层次得到有效的补充。对于被引领者而言,信息输入是多层次、多渠道且相对完整的。
所谓沉浸式引领,即学科专家与学校青年教师同备课、同上课、同议课、同做课题、同写论文。
我们提出的沉浸式引领既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引领,也不同于一般的同课同构、同课异构。传统的灌输式引领是以专家讲座、听评课为主要方式,这种引领方式,信息是单向传递的,信息损耗比较大。同课同构与同课异构是教研方式的创新,但往往是“一次性”的,缺乏延续性。我们提出的专家沉浸式引领,专家是相对固定的,每月一次的同备课、同上课、同议课过程中,专家与教师有充分的互动,对于被引领者而言,信息的输入是相对完整的,而且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主动补充信息也是相对丰富的。
专家引领站位高、理念新,但由于被引领者与专家在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专家引领的信息损耗依然偏大。要减少专家引领的信息损耗,还需骨干引领作补充。一方面,校内的名优骨干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专家的观点,使接受的信息相对完整;另一方面,他们在接受专家引领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对接受到的信息加以补充,当他们再次输出的时候,传递给其他教师的信息包含了更多本土化、易操作的因素。所以,骨干教师引领其实是基于专家引领并将专家理念校本化的过程。
骨干教师引领主要通过一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备课及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实现,这种引领是零距离、全方位的。
在专家引领与骨干引领之外,我们搭建平台,让普通教师成为引领者,这种引领我们称之为“草根碎片化引领”。草根引领包含备课组、教研组、校级三个层面的经验分享。
草根引领往往着眼于具体的局部问题的解决。如有的教师分享早读管理的经验,有的教师分享作业二次批改的经验,有的教师分享当堂检测的经验,有的教师分享后进生转化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来自最基层的当下的教育实践,被引领者可以马上将它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这种信息传递,损耗最少。草根引领是对专家引领与骨干引领的必要补充。
信息输入以后还要内化,然后才能真正转化为接受者自身的能量。不仅教师个体需要信息的内化,学校作为一个有机体也需要内化信息。学校信息内化的过程,其实是校本教研与教学管理相互磨合、共同提升的过程。
理论上说,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校本教研与教学管理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但在学校的管理实际中,校本教研与教学管理的其他领域常常被割裂,当校本教研健康发展、专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能力迅速提升的时候,教学管理其他领域的改革往往滞后,可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制约作用。
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校本教研的本质是研究,所有的研究总是带着尝试、超前的特征,它总是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而且在一个科学的体系中,前进的速度可能很快,但教学管理的其他领域,比如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评价管理等,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改革的速度不可能太快。
然而,如果其他领域的改革不能迅速跟进,教学管理不能适应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研究热情就可能减退,专业成长就可能受阻。所以一定要加强教学管理的其他领域与校本教研之间的信息互动,让教学管理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适应。
为了让校本教研与教学管理其他领域产生有效的信息互动,我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校务班子每一个成员——不论是不是教学条线的领导——均承担专业引领的任务,每位领导深入参与任教学科的校本教研,及时了解学科教研动态,及时化解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之间的冲突;二是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校务班子、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参加专题会,专门研究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
校本教研引领学科教学的改革方向,同时也引领教学管理的改革方向。教学管理中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信息互动的两个通道,反馈到校本教研系统,让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校本教研得以解决,从而提升专业引领的精准度。
专家引领、骨干引领、草根引领,这三个层次的引领是信息自上而下逐层传递的过程。专家引领是专家向被引领者传递前沿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教学策略,侧重于理念引领;骨干引领是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将专家的理念与策略转化为教学行动的过程,侧重于实践引领;草根引领则是普通的一线教师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能解决局部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技巧,侧重于教学实践中微观问题的解决。在这个信息传递过程中,研究领域由宏观转向微观,研究课题由理论转向实践,被引领者对专家观点的理解则由模糊转向清晰。
然而,再成熟再先进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不断完善理论,则需要将信息逆向传递。
在草根引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分享经验,也会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校内骨干教师会带领青年教师一起探讨解决这些难题,形成校本化的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向专家反馈,专家提出新的假设,开展新一轮的自上而下、由理论向实践、由宏观向微观的专业引领。
在一轮又一轮的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信息互动过程中,理论不断完善,经验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引领,我们都为引领者与被引领者提供了直接对话的平台,引领者向被引领者传递的信息可以迅速得到被引领者的反馈。在专家、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一起备课、一起议课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对专家与骨干教师的观点有疑问、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立即提出并展开讨论;一次研讨中形成的观点、策略在后续的实践中遇到问题,可以在下一轮教研中提出,引领者会带领大家一起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必要时会调整引领的方向。这是引领者与被引领者之间的辐射型信息传递与反馈。
输入、内化、输出,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流转、加工过程,只有经历这个完整的过程,输入的知识、理念、策略才能转化为被引领者的教育智慧与教学能力。所以信息输出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构建的三层次引领,充分考虑了被引领者信息输出的需求。
过去的一年,我校校本教研的研究重点是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的一般流程是:共同备课、课堂展示、课后议课。
在共同备课与课后议课的环节,我们鼓励每一位教师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鼓励教师对专家(或骨干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鼓励教师将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相似问题与解决方案在讨论中与大家分享。
我们欣喜地看到,讨论过程从一开始的不敢说到后来的抢着说,从一开始的片言只语到后来的长篇大论,从一开始的经验分享到后来的理论分享,教师们在即兴表达中完成了对输入信息的内化、加工与输出,在即兴表达中成就了专业成长,在即兴表达中获得了自信。
高密度的教研活动意味着大量的研讨课磨炼机会。执教者哪怕展示的是集体备课的成果,也依然承担着将纸上的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重任,转化过程考验执教者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考验执教者的知识储备与对理念理解的深度。因此,研讨课不仅是教学设计向教学实践的简单转化,更是执教者借由课堂教学这一途径输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输出的过程也是自身掌握的多种信息、多种能力内化、融合、提升的过程。
过去一学年,我校一共组织了26 次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活动,有41 位教师承担了研讨课任务,占教师总数的80%,45 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全部承担了研讨课任务,还有多位教师承担了区、市级研讨课任务。
书面表达指向系统、深入的思考。备课、议课过程中的即兴表达,表达的是一些零碎的不成体系的观点;教学展示中的实践输出,输出的内容包含了大量默会知识;而书面表达则是将零碎观点系统化、将默会知识清晰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基于这样的认识,每一次校本教研之后,我们都要求教师写教研随感;专家不仅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同时还以课堂教学的研究为基础,带领青年教师做课题、写论文。过去一年,我校教师撰写教研随感300 余篇,在各类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2篇。
草根引领的意义不仅在于分享经验,更是为青年教师搭建信息输出的平台,让青年教师实现由被引领者向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当一个教师作为引领者输出信息的时候,他对自身的认识与要求会发生改变,其思维的深度、广度、高度均会得到提升。
任何一种学习,输入只是学习的开始,输出才是学习的闭环。
经过一学年的实践尝试,我校以多层次专业引领、多维度信息互动、多向度成长表达为特征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新样态初步构建,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家长对学校的信心逐步建立。今年初一新生入学人数比去年增加了9.6%,生源逐年减少的现象有效扼制。我们找到了一条农村初中提质强校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