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寅芬
(海亮教育集团教育督导中心,浙江诸暨311800)
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中最具活力和朝气的一支力量,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史使命的主力军,也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如何把一批具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进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具体的教学督导实践中,该“督什么”“导什么”“督导的成效如何”,学界至今尚不明晰,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以海亮教育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海亮教育”)所属学校为研究范本,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督导工作,考察了教学督导团队的组织架构、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现状和效果,以期为推动相关督导工作提供可靠样本。
2018年,海亮教育成立了教育督导中心(以下简称“督导中心”),并选拔了具有教育管理经验的名优校长担任总监。在大型民办基础教育集团设置教育督导中心,这尚属首创。2019年,为进一步充实督导队伍,集团在全国范围内选聘基础教育中的高精尖学科教学专家,诸如省特级教师、省市教研员、市级学科带头人等,组建了专职(少部分兼职)教学督导团队。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精神,集团以调研、蹲点和追踪等方式,对浙江省内尤其是诸暨、新昌、温州、金华等地所有海亮教育所属的中小学校,就相关职责的落实情况进行指导与服务。
为回应学科需求,探索实施精准督导,督导中心根据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规定,以及2019年9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教育督导条例》,制定了《督导员工作职责》《督导员行为准则》《督导员工作安排》《督导员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集团以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核心框架,以“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培养青年教师,引领学科团队建设”为抓手,对青年教师采取分学段、分学科的引导和监督。
目前,青年教师已是海亮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也是督导中心重点关注和倾心培养的对象,截至2021年4月,海亮教育35岁及以下教师共有1971人,占比65%。其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有417人,25~29岁有858人,30~35岁的有696人。女教师1402人,男教师569人。女教师主要集中在小学段及外国语学校,这在性别结构上稍显不合理。
据了解,各地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的青年教师,其专业成长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师范技能不扎实,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例如,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毕业于各大名校的非师范生,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微格训练,做不到真正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命制试题、解题能力较弱;缺乏终身学习的意志,没有充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育科学研究。
2.教学督导缺位,教学转型困难
笔者在督导工作中发现,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其教学经验是有限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很薄弱。许多青年教师未能将自身在高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且从基础教育现状来看,集团下许多学校的教学督导缺位,工作成效也有限。
3.培育机制不健全,专业发展盲目
据相关调查,学校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分类培养细则,尚未形成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和科学规划,大部分青年教师仍处于一种盲目发展的状态,造成青年教师自我成长与教学素养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
1.从“督”入手,以“导”为主
在教学督导实践中,学校根据青年教师的构成特点、教育教学水平等实际状况,逐步将“督多导少”改变为“从督入手、以导为主”。学校将“督”与“导”有机结合,并着重于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把“督”的压力转化为青年教师改进教学的内在动力。
在各校领导参加的集团教学工作例会上,教学督导中心将听课情况、座谈意见等进行通报,对教学态度认真、教学质量好、受学生普遍欢迎的青年教师提出表扬,对评价较差的教师,提请各校进行约谈并提出改进意见,让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注意。
2.营造教研氛围,提高专业素质
督导中心组织开展了多种教学竞赛活动,为广大教师创造了一个提高教学能力的良好环境与氛围,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与教学成果的平台。其主要包括集团内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技能比赛、教学公开课和教学观摩课等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课改与教改,得到了青年教师的积极响应,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根据海亮教育诸暨校区5所高中的青年教师现状,督导中心制订了对其的培养目标:一年入门,二年过关,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同时,督导中心按学科创建了“专业成长共同体”,将小学和初高各学段的同学科青年教师纳入“成长共同体”中,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为其成长轨迹留痕。基于共同体开展的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厘清了教学思路。共同体内的各位成员团结互助、协同创新,团队合作氛围也日益浓厚。
3.对标办学品质,培育储备人才
教学质量是家长和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品质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海亮教育实施分类办学,启动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寻求“让最优秀的教师培养更优秀的人”,“精品高中”“决胜课堂”建设也正在按计划有序展开。在教学督导实践中寻找好苗子,成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步工作。为此,在做好常规教学督导工作的同时,督导中心积极参与集团内各校的教研活动,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及时发掘有成长潜质的青年教师并着力培养,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
1.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明显
据统计,自教学督导制度实施以来,集团内所属各校的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省、市、区的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与教坛新秀。仅2020年,在诸暨市、绍兴市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大练兵大比武大提升”活动中,个人获奖达537人次,是历年之最。特别是课堂教学评比方面,诸暨市级获奖54人次,绍兴市级获奖6人次,省级获奖2人次。其中,在诸暨市教师教学技能比武(普高)中获奖50人次,在诸暨市专业素养大比武(小学与初中)中获奖148人次。初中社会与高中历史学科获绍兴市一等奖各1人,获浙江省一等奖1人。
教育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主要成绩有:在2020年诸暨市学科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168人次,在诸暨市专项研究论文评比中获奖13项;在绍兴市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32篇;在诸暨市普通高中第十一批精品选修课程评比中获奖7篇,在诸暨市第七批义务教育精品拓展性课程评比中获奖3篇……
2.学生竞赛及考试成绩大幅提升
海亮教育通过实施学科教学督导,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和内涵式发展提供了良好范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也体现在学生学科竞赛与学科考试成绩的大幅度提升上,他们辅导的学生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得了良好成绩。大部分青年教师所任班级学生的省级学考、选考成绩进步显著。在绍兴市组织的学科统测统考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大大超越了其他同类的公办学校。
笔者认为,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当下形态,可从领导的重视程度、督导制度的规范化程度以及督导人员的工作水平这三个维度来进行考量,而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效果,可从执行度、辐射度和目标达成度来进行考察。其中,执行度是指教学督导制度执行的落地情况,反映在督导工作量和督导工作目标的完成程度方面。辐射度是指教学督导工作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所产生的辐射和影响。目标达成度是指教学督导最终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体现在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成效、改进学风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成效上。基于上述分析框架与实践反思,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教学督导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必须基于田野调查与证据数据。从海亮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实践来看,提升教学督导工作成效的改进路径有:
(1)在启动阶段,主要工作是建章立制,必须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以实用、可行性为原则,力求简单、明确,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一阶段应重点关注教学督导制度的规范度,这是取得预期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2)在从发展走向相对成型阶段,一方面需改进并完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需重点关注督导工作目标的达成度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还需核定督导工作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3)在成熟和提高阶段,教学督导不能局限于完成日常和基础的工作,其关注重点应向提升“教改成效”这一目标转移,旨在提升教师团队整体专业化教学水平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教学督导工作应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也是对教学督导工作赋予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内涵。若教学督导不能明确自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涵,盲目增加工作量,则可能对教师的正常教学造成干扰,对其专业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教学督导的工作量往往与其待遇水平正相关。因此,核定教学督导的工作量颇为敏感。笔者认为,可行的做法是将待遇与教学督导的工作量弱关联,并以“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习成效”这一工作成效的结果为导向,来设计待遇构成,在待遇与教学督导人员的基础工作量、岗位设置和工作成效之间建立起强关联。
就目前教学督导人员的构成情况来看,大部分是来自于基础教育教学一线的名、特、优教师。他们通常都是学科领域的专家,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和5G技术等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教学督导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督导工作存在不相适配的现象。公办基础教育的学校也将面临类似的情形。但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学督导人员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估计偏高,尚未充分感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教学督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除了要具备学科领域专家的资质外,还应学习、研究和掌握教学督导的工作特性,及时掌握本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了解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有鉴于此,建议教学管理部门创造条件,以“教学改革”为引领,开展对教学督导的专项培训工作,增加教学督导的学习交流机会和反思体验,提高教学督导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进而提升教学督导的专业化水平。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督导应该围绕“教学改革”这一工作中心,研究和规划工作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发挥督导人员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专业引领作用。
教学督导制度回应了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办学品质提升等方面,对学校起到了良好的赋能作用。目前,教育教学处于深度推进、内涵发展的新时期,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亟须从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论层面寻求破解之道。青年代表着未来,要真正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重要的还在于唤醒青年教师内心的成就感和专业成长需求,并在规范管理、文化认同和专业引领上着力。这也是教学督导工作下一步需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