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吴 煜 李 燕
(作者单位: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
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也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能对其有更准确和深刻的认识。因此,作为历史教学所培养、学生必备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的含义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联系中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时空观念来建构史实以及人物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脉络。但相较而言,师生对时间观念或历史事件的时序性比较重视,而相对忽略了空间观念的养成。笔者感受最深的是2020 年全国卷Ⅰ第25 题,学生因为对基本的历史空间概念认知不准确,所以错选A 项“西域风情和中土文化的交汇”,其比例高达46.58%。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历史教学中空间因素的渗透及其应用作必要探讨。
高考命题突出考查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辨析,从而得出观点和结论。基于这种考查特点,涉及空间因素的试题往往因为其材料的直观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在试题命制中一直都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近六年的高考全国卷中,直接依托地图材料命题的试题有5 道,利用地理空间的有效信息作答的单选题有10 道。精研高考试题,笔者发现空间因素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大致有三种类型。
地理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历史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人类的活动和历史的演进对空间因素的依赖性极强,因此依托和挖掘历史发展进程中具体的空间因素,可以探究当时当地经济发展的类型和水平高低,以及揭示更深刻的历史的发展变化。这种涉及空间因素渗透的试题,以经济史的试题居多。单选题以2018 年全国卷Ⅲ第24 题,战国以前墓葬铁器分布图为典型,地图上标注了已出土的战国前手工铁器实物的分布状况。图中铁器实物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地区较少,可见当时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且经济的重心在黄河中下游。非选择题以2016 年全国卷Ⅲ第41 题,自1898 年至1910 年清政府自开商埠的区域分布地图为典型。从空间上看,自开商埠多分布于沿海地区,且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口岸居多,内地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沿海和沿江地区便利的区位优势更有利于引进西方的资本和技术,这一点显然是内地城市无法比拟的。这一点与近代清政府的被迫开放和现代中国的主动开放有相似之处,都是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带开始,逐渐向全国扩展的。
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通过对古今地理术语,以及政治、经济分布图、路线图的对比,从而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高考的考查中也比较偏爱这种方式,或以相关主题地图的对比,或以地理术语中的隐含信息来考查学生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实加以描述和概括的能力。典型的试题如2013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该题把东汉和唐开元年间两张涉及南北方的行政区划图作对比,要求学生从中提炼一个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加以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可发现,在空间分布上,东汉十四州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的北方,只有四个州位于南方;唐开元十五道南北方都有,分布较东汉要更加均衡。汉代南方的四个州在地域上明显比唐代南方的道要辽阔一些,且唐代的道的数量增至了五个。这既说明汉朝至唐朝时期南方的经济在发展,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外,还说明中央对南方的行政管理在加强。并且与汉朝相比,少数民族政权吐蕃、南诏出现在唐朝时期的地图上,这说明到唐朝中央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有所发展,民族交流增多。
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历史,期间朝代更替和地域名称变化甚多,所以一些历史上的地理概念古今区别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以这种方式渗透空间因素的历史试题不在少数,典型的如2020 年全国卷Ⅰ第25 题,题干中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一幅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情景的画作,兼具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试题材料中涉及的“吐蕃”一词,指公元7 — 9 世纪古代藏族建立在青藏高原上的王国,所辖区域为今天的青海和西藏的藏区,而绝非包含如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在内的西域,相当多学生未能清楚地辨析此类地理概念从而错选。另外还有一些历史上特殊时期出现的专有空间名词,如果学生不知其所以然,也会影响到对材料的理解。如2015 年全国卷Ⅱ第30 题,材料提到了1938 年日本在“沦陷区”发行“联银券”和“军用票”这一史实,但较多学生不明白“沦陷区”一词的内涵,将其与“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民党统治和控制的区域”的“国统区”一词相混淆,甚至分不清这一地理名词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区别,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基于上述空间因素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加上历史本身的学科知识特点,教师在教学和备考中除了引导学生加强时序观念外,对于空间因素也必须加以重视和渗透。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日常的备考中,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空间因素意识。
尽管不同于地理环境决定论,但历史教材在编撰和叙述中,还是提到了空间因素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影响,甚至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影响。在学习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政治文明》一课时,依托教材提供的那幅历史地图,结合地理课程中希腊的地形地貌可以发现,古希腊地区多山多丘陵,且山峦叠嶂,在地理上就已将希腊分割成相对隔绝的若干小单元,这种地理特征容易形成相对独立、多中心的城邦格局。这种人口不多的城邦内部,较容易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易于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因此有利于古雅典早期民主政体的建立,却不容易像东亚地区那样出现大一统的专制政体。同时从地形地貌上看,由于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土地和开阔的平原,耕地缺乏且土地贫瘠,加之地中海的气候,造成古希腊的农耕经济落后,粮食生产不足,但适合种植经济作物,所以其经济生活不同于东亚的农耕经济为主,雅典的农业和工商业都具有面向市场的特点,这推动了当地手工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依托于此种经济的发展而崛起的工商业奴隶主,进而要求在政治上打破旧氏族贵族凭借血缘在权力上的垄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地图将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和梭伦改革的背景讲解的更加透彻。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人口和城镇的分布、河流包括运河的走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同一个地理名词其所指的空间方位也不一样。中国古代文献中经常会出现的“关东”一词,该词在秦汉时期指的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在今天陕西境内;而到了明清时期,该词则指的是山海关以东的地区,主要包括今天辽、吉、黑在内的东北三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的政治中心在咸阳、长安一带,当时普遍以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大散关作为区分东中西地域的地标,所以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东。而明清时期的政治中心则转移到了北京,以耸立在河北与辽宁交界处的山海关为界标,将山海关以东的地区称为关东。政治中心的迁移,加上自南宋以来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至江南,客观上推动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即“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也助推了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帮的崛起。因此通过地图或古今名词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等诸多变迁。2015 年全国卷Ⅰ第27 题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河南与江苏在唐宋明清时期的状元人数,通过以河南为代表的北方和以江苏为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此消彼长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自唐朝以来,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及其所带来的文化重心的南移。
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一些特定的涉及空间的历史名词,如“鄂豫皖苏区”“晋察冀边区”等,这些看似是地理名词的历史术语,其实和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关联,所以将空间与时间因素相结合,将隐性信息变为显性,就能准确的定位材料所在的时期,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判断和答题。比较典型的如2017 年全国卷Ⅰ的第30 题,材料引述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一份文件,问题是这一文件中精神的贯彻结果如何。陕甘宁边区成立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7 年9 月,存在于1937 年至1949 年之间,因此A 选项中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以及C 选项中的国民革命在时间上都不吻合,故A、C 选项排除。尽管材料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时间和时期,但这一地理名词是和抗战息息相关的,学生可利用这一特定的空间名词定位于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再结合文件的内容,可知D 项“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也不正确。与时空结合比较紧密的类似历史名词还有皖系、直系、奉系军阀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此类地理名词和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关联讲清楚、讲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做到了心中有图,图史相结合,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梳理较长时间内的历史变迁。笔者在串讲西方近代经济史时发现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近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是从北意大利到阿姆斯特丹,再到伦敦,接着到纽约,当前呈现出了向亚太转移的趋势。结合地图,教师在教学时可先梳理出国际金融中心变迁的路径图,再阐释个中缘由就会清晰明了得多。15 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已踏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逐渐向大西洋沿岸转移,但取代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线路还需要一段时日,所以身处传统贸易路线关键位置上的北意大利城市——威尼斯、佛罗伦萨仍是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大西洋沿岸国家纷纷踏上殖民扩张之路,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日益衰落。荷兰人抓住商业革命的机遇,积极地参与海外贸易竞争,加上其自身金融制度上的创新等因素,使得阿姆斯特丹成为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金融中心。19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不但在世界生产中处于垄断地位,还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中心和国际金融的中心,这一优势一直保持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欧洲衰落美国崛起。国际金融中心也转移到了大西洋西岸的纽约,这一发展轨迹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也随之结束。
总之,高考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有“引领教学”。这要求教师研读高考试题,从中发现高考命题的规律性特点。高考早已实现了从知识本位、能力考查到素养立意的命题和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转变旧的教育理念和备考方式,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不断地探索以增强教学和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