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本本 后出转精
——评《帛书〈衷〉篇新校新释》

2021-12-28 13:10廖名春
关键词:易传帛书释文

廖名春,孙 航

(1.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2.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河北 廊坊 065000)

20世纪以来,大批地下简帛文献相继出土,乃至于简帛研究成为当世之显学。1973年底,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的发现,更是为古典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帛书《周易》经传的出土,为后来“《周易》热”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刘彬教授于2006年始正式步入帛书《易传》研究的领域,由于历史的机缘,虽未能抢占先机,但十数年来沉潜其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渐形成个人易学研究的特色。2019年11月,刘教授的新著《帛书〈衷〉篇新校新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①刘彬:《帛书〈衷〉篇新校新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下文凡引用该书者,一律随文括注页码,恕不一一说明。按诸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其中有几大特点值得称道。

一、体例科学,学风规范

学术际遇塑造学人品格,影响文风、学风。刘彬教授既有理工科的知识背景,又有考据学的学术熏陶,在学术研究中践行“扎硬寨,打死仗”的学风。2009年,刘彬教授完成帛书《要》篇的训释研究,出版专著《帛书〈要〉篇校释》②刘彬:《帛书〈要〉篇校释》,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今又有新著《帛书〈衷〉篇新校新释》,继续践履这一治学宗旨。

帛书《衷》篇记载了大量已经佚失的孔子论《易》言论,是重要的早期易学文献,对古代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出土四十多年来,学者们发表了11种释文,出版或发表校释论著四十余种,取得了丰硕成果,解决了大量疑难问题,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异文和古代易学术语考释两大问题较为突出。就此,刘彬教授全面搜集帛书《衷》篇已经发表或出版的释文以及校勘、训释论著,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掌握研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方向,并在全面吸收、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衷》篇图版照片为依据,对释文进行细致的校勘,做出详细的训释。《帛书〈衷〉篇新校新释》根据这一思路进行谋篇布局,按照释文十二章的顺序,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和训释。对每一章的校释,均按 照“释 文”“汇 校”“新 校”“集 释”“新 释”“今译”的体例。首先列出《衷》篇的释文,接着全面搜集校勘成果,以作为新校的基础;其次以图版为依据,在吸收校勘成果基础上,对10种释文进行校勘,对异文做出校正;再次全面搜集训释成果,以作为新释的基础;复次在吸收、借鉴训释成果基础上,取长补短,对释文做出新的训解和考释;最后疏通文意,予以白话翻译。这样的结构安排,较之《帛书〈要〉篇校释》一书“汇校”“集释”与“新校”“新释”分列别居的方式,显然更为合乎情理。旧有校释与新的校释分在两处,难免有断裂之憾,难见学术发展之脉络。或许正是有见于此种弊端,刘彬教授在新著中合二为一,融“新”“旧”于一炉。无疑,这种做法是科学的,亦是规范学风之体现。

得益于体例设置之科学,集中体现作者见解的“新校”“新释”,在做出新的校勘和训释之前,都详引前人研究成果,以资借鉴。在“新校”之前,以“汇校”方式,全面汇集已发表的校勘成果,作为研究的前提。在“新释”之前,以“集释”方式,全面汇集已发表的训释成果,作为研究的前提。在“前言”和“附录”中,列出10种释文全文,以及研究成果目录。这样,不但处理好了借鉴前人成果与自己创新的关系,同时“元元本本”为读者提供了《衷》篇研究的所有文献,使读者对研究现状有全面的把握,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二、具体深入,后出转精

基于科学之体例与规范之学风,《帛书〈衷〉篇新校新释》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往往能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

帛书《衷》篇文本属于古代易学文献,其研究难度较大。其中,除很多为当时一般词语外,还有一些属于古代易学术语,往往含有特定的易学涵义。由于来源久远,这些术语涵义往往失传,其考证训释难度较大。现有训释成果中,对这些术语,还存在一些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解读。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该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今试举几例,以见其大端。

第一,“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柔成体”,学界普遍认为它是讲抽象的阴阳刚柔之理,作者则不以为然,独发新见,认为是讲八卦、六十四卦的形成。其中,“天地相率,气味相取”是说将天地间事物分为两类,各归其类;“阴阳流形”是说阴卦流化阳卦之形,阳卦流化阴卦之形,从而形成八卦;“刚柔成体”是说由刚爻、柔爻形成六十四卦。(第9页)第二,“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保安而恒穷”之“恒”,学者皆训为“久”。作者以为不确,当读为“极”,取“极至”之义,说的是武之义在于保住功业,但武力达到极至则暴虐,因而死亡;文之义在于保持安定,但安定极至则僵化,因而终结而尽。(第102页)第三,“‘见龙在田’也者,德也”之“德”,学者多以之为“品德”。作者以为不然,当训为“升”,取“升闻”之义。这样,“‘潜龙勿用’者,匿也”与“‘见龙在田’也者,德也”相对为文,初九言潜藏,九二言升闻,亦可谓恰到好处。(第109—110页)第四,“《易》曰:‘见群龙,无首。’子曰:‘让善之谓也。君子群居,莫敢首,善而治。’”于此,作者训“善”为“禅”,认为“让善”即“让禅”,为同义复词,是“礼让”之义,“善而治”当读为“禅而治”,即禅让而治。(第142页)第五,“《易》曰:‘东北丧朋,西南得朋,吉。’子曰:‘非吉石也,其□□要诚与贤之谓也。’”其中,“石”前人或训为“是”,或释为“硕”。作者以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应当读“石”为“所”,而“吉”为“告”之形误,当训为“告”,即“吉石”当训“告所”。于是,“东北丧朋,西南得朋”之要旨是讲得贤的,而非告诉人们方所。(第157—158页)此间数论,尤以“禅让”之说最为精辟,且这一观点早在2016年出版的《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一书中即已提出。“把‘让善’读为‘让禅’,‘善而治’读为‘禅而治’,不但解通了字词,更深入发掘了帛书《衷》篇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可谓考据与义理结合的典范。”①廖名春:《序二》,见《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4页。此说独辟蹊径,得到了学界的积极肯定,如刘大钧先生认为它“很有创见”,“为考证帛书《易传》诸篇成书于先秦时代提供了确切的证据”②刘大钧:《序一》,见《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此外,作者还从全面的角度着眼,对帛书《衷》篇原件与图版、篇名与字数、章次与成书、作者、象数思想等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其中,《衷》篇作者子思说颇有启发意义。他从《衷》篇文本主旨思想的角度逐章分析,认为从篇名到章旨,无不是“中”“中和”“中道”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这正与极力推崇“中庸”大义的子思相合,因此将著作权归于子思。(第15页)这一见解,与高亨先生子思一系长于易学③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672页。、李学勤先生子思一系有闻于孔门易说④李学勤:《〈易传〉与〈子思子〉》,见《中国文化》(1989年12月创刊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8页。、刘大钧先生今本《易传》经思孟学派整理润色⑤刘大钧:《周易概论》(增补本),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4页。等观点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发展。

以上诸种论说,或有可商之处,然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成一家之言,理当引起后来者的重视。

三、理论特色,卓然可见

帛书《易传》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既属于出土文献,又属于古典易学文献,具有很强的专门性。这样的特点,给其释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兼具小学和易学的专门知识。作者辗转多师,尝受教于刘大钧先生、林忠军先生,也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学习过,既经历训诂学方面训练,又认真研习象数易学。因之,作者在《帛书〈衷〉篇新校新释》中所阐发之得中说、爻变说、“乾离同居,坤坎一体”说的象数思想,堪称其帛书《衷》篇研究中别具一格的理论特色,需特出而表彰之。

第一,得中说。作者通过对易赞章的分析,认为“孔子是以十个卦爻辞,阐述某些爻的‘刚之失’和‘柔之失’”,即以“初九、九三、九四、上九之爻有过刚或刚不足之失,初六、六三、六四、上六之爻有过柔之失,亦即除二、五中爻外,不得中之爻都有过失”,进而指出此章所强调的“弗中则亡”“应有二、五中爻的象数学背景”。(第19—20页)此处,经过对易赞章刚柔之失的分析,认为该章的核心要义就是阐明中爻的重要性。其说条分缕析,有理有据,颇得其正。

第二,爻变说。在该书中,作者结合《左传》《国语》“之卦”说,通过对帛书《缪和》篇“《谦》之初六,《谦》之《明夷》”的分析,认为在帛书《易传》中已经使用爻变说论《易》。进而,作者将爻变说应用到《衷》篇具体的训释实践中接受检验,认为“‘《渐》之绳妇’,即《渐》九三爻辞”之所以说“妇孕不育”“是因为‘柔之失,静而不能动’”的说法,“舍弃爻变或变卦的象数思想”是解释不通的。而“《易》曰:‘直方大,不[习],吉’,言圣[人]之屯于文武也”,以“圣人居于《坤》卦六二位,而具有文武、柔刚之性”,作者认为“以爻变说释之,更为妥当”。此外,还认为,《衷》篇“‘群龙无首’,文而圣也”也是以爻变说解《易》。(第21—23页)这里对爻变说象数条例的发明,无疑有助于加深对帛书《衷》篇思想内涵的认识。

第三,“乾离同居,坤坎一体”说。易赞章所谓“重阳者亡,故火不吉也”“重阴者沉,故水不吉也”,学者的解释向来大多停留于字面意义。于此,作者沿着刘大钧先生点出的方向继续向前掘进,深化对荀爽和《九家易》“乾离同居,坤坎一体”说的分析,认为所谓“重阳者亡,故火不吉也”是说“乾阳亡,则离火不吉”,“重阴者沉,故水不吉也”是说“坤阴凶,则坎水不吉”。(第23—25页)换句话说,由于乾为重阳,而乾与离同居,故乾阳亡则离火不吉;由于坤为重阴,而坤与坎一体,故坤阴沉则坎水不吉。这一说法及其论述,与杭辛斋先生依据《说卦》乾坤六子说所论述之坎乃坤体乾用、离乃乾体坤用的说法,正可以相互启发。

通过对帛书《衷》篇得中说、爻变说、“乾离同居,坤坎一体”说的阐述,既很好解释了文本训释中的疑难问题,也在回应中凸显了长于象数的理论气质,对出土易学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精进不已,或有可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该书也有一些可商之处。

比如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目前习见的《周易》著作,都是以“若”为句,无论是高亨先生的《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先生的《周易通义》,还是金景芳和吕绍纲先生的《周易全解》、黄寿祺和张善文先生的《周易译注》,概莫能外。帛书《衷》篇的诸多释文,也都是如此断句。该书将帛书《衷》篇的两处引《易》都断为:“夕惕若,厉,无咎。”但《文言传》却两言:“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很明显,“虽”就是释“若”的。此是说,能做到“因其时而”“乾乾”,“因其时而”“惕(止)”,即使有危险,但也无咎责。唐史征《周易口诀义》也说:“若,如也。”《国语·鲁语下》:“若我往,晋必患我,谁为之贰。”可见“若”为连词,表示假设让步。以其为“惕”之词尾、词缀,将“惕若”连读,明显有误。

又如坤卦的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无论是金景芳、吕绍纲先生的《周易全解》,还是黄寿祺、张善文先生的《周易译注》,都坚持王《注》、孔《疏》、程《传》、朱子《本义》的标点,以“直方大”为读。帛书《易传》诸家的释文也都如此。早在20世纪90年代,廖名春就曾力辨当以“直方,大,不习(折),无不利”为读。①廖名春:《〈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但这一意见该书并没有接受。《文言传》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都是“直方”并称。“敬义立而德不孤”是条件句,“敬义立”就是“直方”“立”,做到这一点结果会如何呢?就会“德不孤”。“德不孤”就是“大”,就是能大得“人和”。所以,从《文言传》的诠释看,“直方”与“大”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条件关系,是非常清楚的。《小象传》说:“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六二之动”当读作“六二之重”,“直以方也”即“直而方也”。“六二之动,直以方也”是说六二爻辞重视的是直方的美德。元人熊朋来说:“郑氏《古易》云《坤》爻辞‘履霜’‘直方’‘含章’‘括囊’‘黄裳’‘玄黄’协韵,故《象传》、《文言》皆不释‘大’。”②(清)惠栋:《九经古义·周易上》,见《清经解》(第2册),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743页。今人闻一多、屈万里等皆以熊说为是。③闻一多:《周易类纂义证》,见《古典新义》,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5—36页;屈万里:《读易三种·周易集释初稿》,见《屈万里全集·一》,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帛书《衷》篇说:“《易》曰:‘直方,大,不[习],吉。’言圣[人]之屯于文武也。”“屯”当读为“纯”。扬雄《方言》卷十三:“纯,好也。”《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至美曰纯,齐同曰粹。”《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高诱注:“纯,美也。”《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非德不纯,形势弱也。”司马贞索隐:“纯,善也。”“纯”可训为“好”“美”“善”。“圣[人]之屯于文武”即圣人之纯于文武,圣人之美于文武,圣人赞美肯定文中有武。坤卦讲柔顺,故谓之“文”。“直方”为刚健之德,故谓之“武”。“圣[人]之屯(纯)于文武”,指圣人赞美肯定坤卦六二爻辞柔中有刚,虽处柔顺之身而又能坚持“直方”之德。该书释“屯”为“聚”,意为“兼具”,虽然较诸家之释进了一步,但还是有欠确切。

这些意见,不一定正确,抛砖引玉,希望作者能更上层楼。

结 语

刘彬教授的《帛书〈衷〉篇新校新释》一书,是其帛书《衷》篇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该书不仅在体例设置上科学严谨,规范学风一以贯之,而且在具体研究中讲究“元元本本”,注重学术积累,往往能够更进一步,后出转精,还将长于象数的学术素养融入研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独特的理论气质。总之,该书首次以专著的形式对《衷》篇进行专门研究,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校释本,有助于推动《衷》篇以及帛书《易传》研究走向深入。

猜你喜欢
易传帛书释文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周易文化之十 学习《易传》知识,诠释谦卦和豫卦——可知“全吉全利”之卦的奥妙和如何寓治于乐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楚帛书近十五年研究简述
漫画
马王堆帛书的书体形态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
卦名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