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蓉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 550000)
“后扶贫”时代是2020年脱贫攻坚战略结束后的另一个新的扶贫时代,也就是2020年后的扶贫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攻坚战略的推进,促使我国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2020年是实现农村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后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会发生变化,贫困问题将会进入一个以转型性的次生贫困阶段和相对贫困共存的一个新阶段,在一个新的贫困问题的转型阶段,扶贫战略随之变动,扶贫工作的内容发生改变,社会工作介入扶贫路径也要转变,才能更好的为“后扶贫”时代服务。
2020年后中国绝对贫困基本消除,进入了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问题已经发生改变,从贫困的定义可以发现。有学者从新的维度界定,对贫困有新的阐述。从三个维度定义和衡量贫困,这三个维度是经济福利、个人能力、社会排斥。2020年是扶贫阶段特殊的一年,返贫问题是扶贫路上的障碍物,一个贫困问题的消除,另一个新的贫困问题已经发生,贫困将长期存在,扶贫之路仍需努力。
第一,“后扶贫”时代的贫困人口难以确定和甄别。2020年后前期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存在相对贫困的贫困人口的确定和甄别,受多个定义贫困的维度影响,后扶贫阶段的面临贫困的贫困人口的识别需要专业性的人力资源,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提供人力资源,解决贫困人口的确定和甄别问题。为新阶段的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快、更准、更精确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
第二,“后扶贫”时代的扶贫重点是从“扶贫”到“防贫”的转变。2020年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面临着返贫的风险,在这个阶段为了实现扶贫的数量,往往会忽略了贫困人口脱贫的质量。脱贫后的返贫问题的解决是“防贫”的前提,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巩固前期的扶贫效果,提高后期扶贫质量。
第三,“后扶贫”时代的扶贫政策与精准扶贫时期略有不同,脱贫后的贫困人口实现致富,需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大量的农村贫困户退出建档立卡户之后,贫困问题没有从根源得到解决,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帮助其链接资源、评估了解政策,协助贫困户真正的脱贫。
第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防贫”理念契合。社会工作者介入贫困人口,协助贫困人口增强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在脱贫后自主决策,自主寻找新的致富道路。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创造性,提高脱贫人口应对“返贫”的风险的能力。除了“助人自助”的理论优势,社会工作的问题解决模式、社会支持网络、发展视角等理论为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从社会支持的视角介入,社会支持网络在介入服务的过程中强调联结,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协助贫困人口解决最根本的贫困问题的同时,带动贫困对象与周围的人、事、物互动,构建一个支持网络,从而更好的从本质上摆脱贫困,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第二,社会工作专业领域,有一个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与扶贫工作的内容高度一致。另一个介入设计的是贫困人口救助的就业环境,通过改善救助对象的就业环境,鼓励倡导服务对象通过劳动解决贫困问题。微观层面是关注救助对象个体的改善,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救助对象进行需求评估、帮助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获得帮助,提升救助对象的人力资本。
第三,社会工作和扶贫工作都注重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无论是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对象,还是扶贫工作帮扶贫困人口,都要通过实践才能改变服务对象和摆脱贫困。社会工作通过多个专业方法介入贫困人口的问题,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关注个人的问题和成长,小组工作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群体支持,社区工作凝聚社区力量解决中观问题。
1)制度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中就包括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实施;以及贫困救助对象就业环境的改善。除了从救助社会工作的方法和内容从宏观层面介入外,还可以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关注开始,对关于脱贫、扶贫的相关政策实时关注,呼吁相关的部门出台扶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其等到不断的完善。
2)宏观社会工作:从社会、组织和国际层面,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视角是宏观社会工作。通过宏观社会工作的开展,将宏观层面的涉及到的扶贫、脱贫相关的资源调动起来,将这些资源用于扶贫社会工作服务中,宏观社会工作注重的是生活中不公平的因素的消除,相对贫困问题就是在一种比较的形式下出现的,利用宏观社会工作可以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减少贫困困扰的出现。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保障,有一个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是整体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
中观社会工作方法是以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为主,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采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服务的对象十分广泛,服务对象包括涉及扶贫工作的驻村干部、贫困群体、志愿者群体,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不同处境的对象开展不同的小组活动,目标都是为了脱贫致富,防止再次返贫,做到预防贫困。
1)小组工作。驻村扶贫工作者小组:针对在农村帮助农户脱贫的驻村扶贫工作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关于扶贫工作的,可以将不同村的驻村工作者组成一个经验交流小组,在组内开展活动,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扶贫经验和经历。也可以开展学习小组,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或者社会工作链接资源,教授一些相关的扶贫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使其在扶贫工作中有一定的专业方法可用。
能力提升小组:这个小组的服务对象是贫困群体,以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为基础开展小组活动。旨在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确切的说是提高贫困群体摆脱贫困,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提升不仅仅是关于脱贫的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是除贫困问题解决得其它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和脱贫能力契合。小组的成各有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被扶贫组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小组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志愿者小组: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时往往仅靠社会工作者的力量是不够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组成一个扶贫帮扶志愿者小队,帮助贫困人口的同时,也辅助到社会工作的扶贫工作的介入。志愿者招募后,进行培训,对其扶贫工作相关的内容进行介绍,使其志愿者团队更好的辅助其扶贫工作。
2)社区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的内容是农村扶贫开发,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执行国家扶贫开发相关的政策,使政策更好的惠及贫困人口;二是在一些地区开展促进农村生计的社会工作发展项目。在后扶贫时代的社区社会工作除了政策惠及贫困人口、农村社会工作开发外,社会工作还可以在贫困人口集中的农村或社区开展宣传工作,链接资源,搭建多社区、多农村社区合作,资源共享,为更好的扶贫成果努力。社区社会工作中的推进居民参与的方法在扶贫工作中也是可以适用的。
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的微观层面是从个人和家庭介入,对贫困的个体开展个案管理社会工作,对贫困的家庭采用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前期的精准扶贫阶段,社会工作介入扶贫个案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个案服务,后期的扶贫时代,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档后的贫困人口及家庭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继续跟踪服务退档贫困户,看似脱贫的他们,可能会有返贫的风险,这个部分是社会工作者可以介入的扶贫工作。另外,针对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评估开展家庭救助和帮扶,对于深度贫困的家庭可以通过法律援助、经济优惠相关的政策等方法介入。
贫困不会消失将会一直长期的存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攻坚后,贫困并没有完全消除,社会工作继续介入扶贫工作是有必要的。相对贫困问题是后扶贫阶段的社会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必要时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的问题领域,虽然扶贫社会工作通过前期的发展和实践,已经有了初步发展阶段应有的雏形,但不同阶段的扶贫工作不同,扶贫的任务不同,扶贫的策略有所变动。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阶段,实务实践需要创新和完善。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创新,多层面、多维度介入,通过实践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的方法和路径。实现脱贫从“量”到“质”的飞跃,让贫困人口从“返贫”到“防贫”转变,拥有可持续摆脱贫困的能力。社会工作介入扶贫工作的方法和路径的探究和不断的创新,有利于让扶贫社会工作得到持续性的发展,让社会工作提升专业性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专业性,更好的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