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视阈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2021-12-28 09:24韦小双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队伍辅导员

韦小双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31)

引言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国家启动了“双高计划”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随之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纵观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近二十年的发展,无论是辅导员队伍的数量、结构,还是素质、能力乃至专业化水平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发展理念、目标、模式、路径等均趋于成熟,而制约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对标“双高计划”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赋能,对促进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主要特征表现为辅导员队伍的数量、结构方面从合规性趋向协调性,素质、能力方面从专业化趋向职业化,招录招聘、培训培养、考核评价方面从经验传承走向制度固化,从注重数量达标、质量提升的专业化发展阶段迈入注重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的内涵式发展并转向注重标准化管理、法治化保障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标“双高计划”建设中,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贯彻新思想、践行新使命、适应新课程、回应新青年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欠缺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新时代党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筑牢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要求相比,在整体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在理论知识的储备、理论思维的养成方面还显不足。调查显示,71.8%的人自认为知识储备不足,75.7%的人提出迫切需要提升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1]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上要求还不够严,“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2]这些基本要求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从辅导员自身理论素养提升上看,辅导员日常理论学习还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理论学习不深、不透、“工作忙没时间学”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理论知识积累不够,理论转化能力不足,影响了辅导员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制约了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有坚定的政治意识、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政治品格的优秀人才,才能以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样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不懈地强化理论武装,提升理论水平,为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欠缺职业认同

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辅导员铸魂育人的新使命,如何在“双高计划”建设中加强党的领导,是高职院校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最重要的职责使命。但如今,高职院校辅导员价值引领的使命感同职业成就感之间存有落差,已影响辅导员的职业吸引力和职业定力。调查数据显示,当被问及有机会转岗时是否会继续留任,32.6%的人表示不会继续留任辅导员,仅有22.1%的人仍会选择辅导员岗位,只有不足9%的专职辅导员希望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1]国家层面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安排在高职院校还没能真正落实,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保障有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未严格按照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未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这些制度安排有的被打折扣,有的被束之高阁。高职院校应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落实、制度衔接、方法手段等方面拿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进一步激发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为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铸魂育人能力亟待增强

新时代赋予“思政课程”铸魂育人的新内涵,从注重理论讲授至强调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唤醒了教书育人的自觉,回归了课程育人的基本功能,兼顾了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新课程”有助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也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辅导员既要承担“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这一首要职责,又要摒弃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避免落入工作浮夸、实效性不佳和引导力不强的境遇。比如,有的辅导员组织教育活动时,喜欢追求活动的创意、数量、规模,而忽视活动本身带来的实际效果。“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两者的变化和革新,实际上是在倒逼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主动融入“新课程”的教育改革,为建设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提供全新的方法和途径。辅导员只有坚守教育责任和初心使命,铸魂育人,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克服本领恐慌、练就过硬的能力。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大多是“90后”或“00后”,这批年轻人领略了世界的不断变化、见证了国家的不断强大,其成长过程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对辅导员的价值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充满期待。但是在信息化、融媒体时代,有的辅导员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的状况,有时也会走上“形式创新”的歧途。比如,有的辅导员满足于盯着手机、守着电脑“五指化”办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学生微信、QQ群信息,日常工作难免陷入“疲于应付,难于创新”的被动局面。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瓷器活”,需要有“金刚钻”,而“金刚钻”就是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知识“折旧”越来越快,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世情、国情和学情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研究,不仅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热爱学生,还要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求新求变、求知求学的积极性,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适应“双高计划”建设需提升的素质

“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职院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应与内涵式发展相联系,与创新性发展相呼应,与职业化发展相适应,并体现新时代转型发展的新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作为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其服务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推动自身职业发展的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辅导员必须强化理论武装、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职业素养、主动担责履责,坚定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不断精进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这既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强化理论武装,上好政治素养提升的“政治课”

政治素养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是辅导员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政治理论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高质量地建设好这支队伍,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科学规律,又要更加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让道德模范进校园、上讲台,在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只有从铸魂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和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认真上好政治素养提升的“政治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足功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使自己在信仰上更加坚定、自觉、成熟,才能摒弃空洞的说教和浮夸的作风,才能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二)丰富知识储备,上好业务能力提升的“必修课”

辅导员是高职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道路上的知心朋友,是高职学生思想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做好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要掌握胜任辅导员工作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有谈古论今、谈天说地的广博知识和广阔视野,否则,容易误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无论是新思想、新使命的倒逼,还是现实的需要,抑或是提升自身职业胜任力、获取职业幸福感的需要,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都应该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去理解和把握新思维、新视野的要求,认真上好业务能力提升的“必修课”,系统学习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学会多角度研究问题,用渊博的学识影响学生。

(三)提升职业素养,上好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课”

在“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校企一体”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企业深入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教学设计、课程改革、实习实训,实现校企育人“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赋予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特色,也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新的变化,其中,最为直接的变化就是进一步延伸了辅导员工作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辅导员工作的内涵。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必须准确把握新高职发展态势,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发展理念,认真上好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课”,在打通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中,主动深入企业、联系企业,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实习实训中。

(四)主动担责履责,上好综合素养提升的“创新课”

时下,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社会的网络化、新兴文化纷繁复杂,高职院校辅导员对新时代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深度,对新时代全环境育人与培养时代新人的理解高度,对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直面的问题。[3]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辅导员要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的新特点、新需求,在走进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等方面主动担当、有所作为,做到心中有情怀、肩上有担当,找准高职学生成长的痛点和需求点,以创新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履职尽责;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的科学化水平,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理论修养,创新工作方式和作风,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

三、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应以制度赋能

随着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加强,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渐大幅减少直至消失。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需要采取新的措施予以解决。从“双高计划”建设主要任务来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面对“双高计划”建设的良好机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具有实效性的制度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新时代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规定,则为辅导员专业化纵向发展路径提供了基本依据。这些政策的发布,推动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由增量向提质转变、由待遇保障向学术培育转变,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构筑了日趋清晰的发展路径,也为规范、评估和引导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4]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准确把握队伍建设的政治性与科学化相结合的趋势、政策制度法治化保障的趋势、标准化管理的趋势,依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及省级层面的制度安排,研究建立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支持系统,包括完善辅导员招聘、培训、考核、流动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协调、执行、监督、咨询机制,构建“人与事”“用与管”“责与权”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

(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执行力是实现制度目标过程中效率、效益、效能的综合体现。无论是中央、国家层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或是承上启下的制度安排,或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体措施的落实,都需要不折不扣地付诸行动,不能避重就轻地选择和安排,更不能停留于让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调查显示,对“辅导员是否可以同时走专业职称和行政职级”的肯定回答仅占56.2%,对目前工作的总体制度环境的满意度也仅为57%。[1]这充分说明,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或规定、要求,在具体执行中一定程度上还流于空转、形同虚设。制度执行中的形式主义危害在于阻碍政策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必须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把制度作为思考问题、研究决策、政策落地的根本遵循,以其程序性、应然性为前提,驱动组织和执行。

(三)增强制度的保障性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这种保障不仅体现在制度的刚性约束上,还应充分地体现在实践的柔性执行中。坚定不移地遵循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规律,通过持续的制度构建、高效执行,并适时更新,最后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如,在落实辅导员专业化培养方面,应当系统设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体系,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培训轮训、实践锻炼等制度;在落实辅导员薪酬待遇方面,应结合学校实际落实“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因地制宜设置辅导员岗位津贴”等有关要求,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现象,切实发挥制度的保障性作用。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乃至制度文化,每一项制度的执行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校园整体制度文化的影响和赋能,高职院校应更加突出制度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

(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职院校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刚性要求少,可调节性、应然性的要求多,这给政策的落实、制度的实施留下较大的弹性空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发展参差不齐,反映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上也相差甚远,高职院校落实中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或制度安排存在校际差异,这也会对制度的权威性形成挑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对高职院校落实中央、国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关政策的督查考核;各级组织部门、纪检机构应将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的行为,提高政治站位,站在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理性看待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问题,建立健全校内监督制度,把那些应然性规定落实成刚性行为,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强化理论武装、丰富知识储备、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履责能力,并进一步从制度赋能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构建和执行的着力点和关键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无论是辅导员自身能力素养的提升,还是高职院校制度的保障执行,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