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东北籍国民党官员眼中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2021-12-28 08:55钟绍山
兰台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联报告书东北

钟绍山

一、《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国联调查团成立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1932 年1月21 日,是国际联盟为了调查事变真相和远东局势成立的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考察团队。调查团于9 月4日完成报告书,10 月2 日正式发表,一时掀起轩然大波。报告书正文共有10 章,前8 章为事实描述,主要论及中国的变迁概况、中日关系和经济利益纠纷、伪满洲和上海事变的双方陈词,最后两章“解决的原则与条件”“考虑及对于行政院的建议”为理论阐释,意图为中日两国解决“满洲”争端提供一个国际方案。报告书中有承认“满洲”为中国之一部、事变中日本有组织有预谋的军事行动不能视为自卫的陈述,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最后两章提议在满洲设立顾问会议和特殊宪警的做法,无异于将中国的“满洲”送入国际共管的轨道。积贫积弱的民国政府在面对这份不公平的文件时,选择忍气吞声,默认为接受,反倒是日本抗议声不断,罔顾国际社会的指责,公开承认伪满洲国。1933 年2 月24 日,国联大会通过了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决议,但日本在3 月28 日宣布退出国联,继续从事其侵略行动,报告书遂成为一纸具文。

二、师连舫其人

师连舫,字豫川,吉林密山(今属黑龙江)人,1910年生。1927 年入北平朝阳大学,1931 年毕业,应高考获隽,分国民政府内政部,任警务司第四科科长。1938 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保甲训练班兼任教授。1943 年2 月,任内政部参事。1945 年5 月,任内政部秘书;10 月任松江省政府委员,后任国民党松江省党部副主任委员。1947 年2 月,任松江省民政厅厅长。1948 年行宪后,当选为立法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台湾,续任“立法委员”。1969 年4 月,任“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1971 年逝世,终年61 岁。著有《中国保卫制度》《中国警察法论》《东三省之铁路》等[1]698。

师连舫曾在抗战后官至“立法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是国民党内的中高级干部。但是身处远东局势动荡的20 世纪30 年代,就算是大权独揽的蒋介石也无法跳开国际大局左右中国形势。在九一八事变过后,1931 年9 月22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日人侵略实行,世界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是开始矣!不知各国人士能见及此否?”[2]481外敌入侵、丧权辱国之际,国家领袖采取“不抵抗主义”,一味寻求国际援助,大好河山拱手相送。师连舫当时正在国民政府内政部工作,知悉政府对于东北失地的态度,无奈自己一介书生,不能执干戈以卫社稷,遂以笔为刀,先后在报刊中写下十数篇文章,针对九一八事变、中日关系、东北问题、国际联盟及其报告书等社会热点,论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三、“空言岂能奏效,大战不免爆发”

1931 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被视为“国耻”,东北沃土拱手相送,三千万同胞沦为倭奴,一时间神州大地抗日声浪迭起,武力收复失地的呼吁见诸各大报端,东北军的“不抵抗主义”受到全国舆论的口诛笔伐。师连舫的家乡密山在今黑龙江省边境,彼时早已成为日军蹂躏下的焦土残垣,1931 年11 月师连舫在文中写道:

“自九月十八日日军强占辽吉,迄今已逾两月,我国虽抱定‘不抵抗主义’,一让再让,而日人则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我国所仰赖之国联,虽迭经开会,两次限期希望日军撤退,而日卒不理!今日本军事行动且日益加剧,占领区域且日益扩大!国联虽于十六日三开理事会于巴黎,重谋最后之努力,但吾人苟对国联之本身组织与能力而一为观察,则知其必无能力以解决此重大事件,可以断言!”[3]3

对于国民政府寻求国际联盟的援助,师连舫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其本身的组织能力来看,国联必无能力解决此重大事件。所谓“天助自助者”,想要解决东北争端问题,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用武力驱逐侵略者。针对国人当时的“畏战”心理,师连舫从国际条约和国际法的法理层面分析,认为“无论从国际条约或国际法,任何方面观察,我国如出兵驱逐日军出境,均属正当,无可反对之理由”[3]7,全国民众和政府当局应该早下决心,同仇敌忾,武力收复东北。

“盖今日之事,今日之时,已非空言所能奏效,苟非诉之实力,任何人不能使发狂之日本稍敛其凶锋……此后,相信太平洋上,必呈一种备战之状态,此状态究能延续至若干时?无人敢予断定。一九三六年或其时欤?总之,大战终不免爆发,而中日之运命必取决于此一战,迨必然之归趋也。”[4]50

1932 年9 月16 日,在“国耻”届满一年之际,师连舫意识到太平洋上风起云涌的紧张局势,所谓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对此早已无能为力,调查团之行也不过形式大于实际,大战一触即发,中日两国的历史纠纷将一战终结,国运的盛衰亦取决于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机构、决议、报告都阻止不了战争的爆发,所以,“今日之事,今日之时,已非空言所能奏效”,师连舫预测大战或许在1936 年爆发,一年后的1937 年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四、“幸而生现代,不幸而生中国”

1932 年10 月2 日,《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日内瓦、南京、东京三地同时发表。调查团成行后,师连舫将国联视为“无能力之组织”,在报告书发表前断言其“毫无意义”,而一经报告书全文披露,他却接连撰文对报告书的内容极尽深入细致的分析,可以说是态度上的一大转变。

“肩荷寻觅远东纠纷解决途径重任之国联调查团,在李顿爵士领导之下,费时六阅月,长征数万里,今已将其辛勤劳顿之唯一收获,公告于延颈久待之世界人士,报告书之内容如何,可置勿论,第其与世人相见一事,至足欣幸!……吾人幸而生为现代之人,又不幸生为现代中国之人,对报告书有严重注意之必要,固不待言。”[5]

“苟全须臾”的调查团摇身一变而为“肩荷重任”的使者,报告书曾被师连舫看作“未知性别的死胎”,到了这里就变成“辛勤劳顿之唯一收获”,“有严重注意之必要”,一月之间,竟有如此大的反差。师连舫擅长从法理学、制度学的层面去审视对象,《李顿报告书》是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经过实地考察撰成的正式文件。由此,师连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前八章胥为客观事实之说明,后二章为主观意见之抒写。前者可名之为叙述部分,后者可名之为建议部分”[5]2,前八章与后两章需要分开看待,因为两者的法律效力不同。“其建议部分,并无拘束力,此不仅对中日而言,并国联亦包含之,而其对于叙述部分,则有强大法律上之力,不仅国联解决中日纠纷之任何办法,均需以之为根据”[5]2。这样一来,对中国有利的叙述部分可以采纳,而同时规避侵犯主权的建议部分,作者的良苦用心即在于此。

“吾人对于国际政治上之理由,及国联实力之理由,未尝忽视,固非谓国联必作如上述结论之执行也,所要求者,只在国联善用其法律上之地位,做道德上之制裁而已。国联本其职责,宣告其应为之判断,如何执行不妨委之于事实,此在其本身未尝不足告无罪于天下,同时导世界舆论以临日,亦绝非毫无效力。”[6]16

在当时,通过法律规约、外交协商等途径解决军事争端,显然是“现代人”的发明,是和平年代的先进思想,难怪师连舫会感叹“吾人幸而生为现代之人”,但同时“弱国无外交”之下,作者目睹强敌侵入、国破家亡的惨状,“又不幸生为现代中国之人”,这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不幸之人的有幸之事,只能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引导国际舆论反对日本强权政策,给予中国精神道义上的支持,所起的作用也“绝非毫无效力”。

五、“国际协助不足恃,必须反求诸己”

1933 年5 月,《塘沽协定》正式签字,华北局势趋于稳定,在日本扶持下建立的伪满洲国变为既成事实。东北收复无望,中国的失败无可挽回,总结经验教训成了探讨的重点。师连舫总结了四条从日本侵略得来的教训,包括组织健全国家、国防建设、精兵主义和“反求诸己”。九一八事变发生,国民政府诉诸国联,日本无视大会决议继续其军事行动,随后调查团东行,撰成报告书提交大会通过,日本又不顾国际舆论,公开承认伪政权,乃至直接退出国联。数年之间,东北三省拱手相送,大好河山顷刻失颜,这位年轻学者陷入沉思:“在此广大之土地上食息生存者,均我勤俭耐劳之神明华胄,今而一并转为东倭之奴隶,沦亡之速且易,实属空前,思之令人酸鼻!”[7]14

“日本人所给我们的第四个教训,就是‘国际协助不足恃,必须反求诸己!’有人把几十年来中国人对外国人的观念,分为三个时期,最先是看不起外国人,其后因为对外几次失败的重大打击,便一变而为怕外国人,后来又由怕外国人,渐渐转变到崇拜外国人……惟有这崇拜迷信外国人万能,丧失了民族的自信,才是真正的亡国思想!”[8]27

标榜自由和平的国联,所谓主持正义的调查团,自称具备法律效力的报告书,不管其效果作用如何,终究是外人的力量,师连舫此时才悟出:迷信外国人万能才是真正的亡国思想。停战协议是签订了,但东北失地尚未收复,中日争端趋于激烈,太平洋上风起云涌,欧洲大陆剑拔弩张,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此战争爆发之日,固难明指,但必不能延展于五年以外”[7]19,师连舫认定战争会在五年内,也就是1938 年之前爆发,可谓眼光独到。“吾人追述两年来东北问题之发展,诚不胜其悲怆!盖国势积弱由来已久,固未可徒责于一时,而现政府对事态之应付失策,则殊难为讳……无已,唯有一时的暂不过问东北失地,听其自然演进,而以全力改革内政,进行建设,以为将来之准备而已。”[7]19国运如此,并非一人一事、一朝一夕所能改变。面对沦陷的故土,千百万流离失所的同胞,只能卧薪尝胆,等待东山再起的一天。为此,国人必须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共赴国难,承担起抗战建国、民族复兴的重任。

师连舫是东北人,故乡沦陷的苦痛情感也在他的文字中真实流露:“被迫脱离了故乡的我们,以及关心国难的全国同胞,没有一刻忘记我们可爱的东北——那里是我们中华民族血和汗交织成的肥沃原野,是国防的前卫线,是重工业资源的中心地带,是谷仓,是森林之海,是唯一‘出超’的地带,是内地人口迁移以及劳动力消纳的唯一尾闾……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不能忘了这些,我们更不能忘了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三千万忠直勤俭的同胞。”[9]5东北是中国人的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拱卫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我们不仅要收复可爱的东北,而且必须建设东北,巩固东北,“使东北成为东亚战略中心之金城汤池,则不仅为我民族国家未来生存之保障,行见今后不致再有以此发展因此败亡之国家,重蹈倭寇之覆辙矣”[10]32。

猜你喜欢
国联报告书东北
东北铁锅炖
小学体质健康报告书的管理策略探析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从学术论文转向毕业设计报告书
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报告书的归档问题探讨
大东北的春节
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
无财才所以无奈——从经济角度分析国联的失败
新世界阳光花园【西区】楼号变更通知